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地铁盾构始发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下载:10 浏览:130

王明亮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盾构始发施工风险较大,也是盾构施工最受重视的环节。依托北京地铁17号线某工程,对盾构始发过程中涉及的反力架和始发基座安装、盾构机始发调试、端头加固、负环管片的安装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盾构始发试掘进及相关参数选择的要点和始发施工注意事项,以期为类似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复杂城市环境下既有地铁车站新建联络通道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10 浏览:141

高立业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北京轨道交通4号线宣武门站新增换乘通道工程为例,介绍了复杂城市环境下新建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接驳过程中洞门的开口问题,提出洞门分块破除技术,降低了对既有结构的损伤;为有效控制受开挖扰动既有结构的变形,实施深孔注浆降低了近接施工风险;在城市地下工程常见的大转角变断面隧道施工中,使用了转弯与变断面特殊区段格栅布置技术,给出了异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新思路。研究结论能够为相似条件下地下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盾构隧道曲线下穿铁路客站风险源的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下载:14 浏览:173

龙刚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城市地铁网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股道和建筑物等风险源。为确保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的不间断运行和沿线风险源的安全,结合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盾构下穿呼和浩特火车站的施工实践,针对风险源的特点,提出了洞内管片背后二次深孔注浆、轨道结构扣轨加固和预埋注浆管等措施,保证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各项风险源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视角的市政工程规划措施研究——以屯溪老街为例 下载:59 浏览:379

祁祖尧1 钱川2 胡敏2 《中国城镇》 2020年6期

摘要:
传统小城镇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等要素,都随着城镇发展问题的凸显而亟需提升改造。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措施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保护工作的不断实践而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为例,基于"保护"的视角,着重探讨在保护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市政工程规划与传统的街区保护规划的技术思维融合,更好地开展小城镇街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技术思维创新,实现一种渐进式更新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市政工程规划与历史遗存保留利用、设施品质提升、景观风貌协调等方面的耦合关系,阐述遵循小城镇道路街巷肌理、业态发展和建筑布局,以及遗存保护利用等条件下,适用于小城镇街区更新保护的市政工程规划技术应用方法。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四点弯曲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判据研究 下载:78 浏览:432

李亚春 陈春城 孟辉 卢福新 史平文 朱嘉辉 徐鹏飞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对四点弯曲梁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加载,然后对各种工况下的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变化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正变化量频率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负变化量频率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梁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时,正负变化量频率各约为50%。此统计规律可以作为判断梁构件是否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的一个判据。

多种车辆荷载下公路钢桁梁桥横梁受力分析 下载:24 浏览:384

赵晓梅 陶重民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公路钢桁梁桥的横梁一般设置在桁架节点处,桥面系上的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给桁架。横梁的纵向间距达到10~15 m,车辆荷载的纵向布置形式对横梁受力的影响较大,由于加载情况比较特殊,现行规范未明确规定计算横梁受力的车辆荷载参数。以上海大叶公路的金汇港桥为例,参考桥梁规范关于车队布置的相关规定和车距调查文献,考虑车队标准间距和极端堵塞间距两种工况,研究3类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横梁受力状况。结果表明:标准间距下,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加载下的正应力比单辆重车加载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12.8%和17.0%;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极端堵塞情况下的正应力比标准间距情况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35.8%和40.0%。此外,两片桁架之间横撑的设置方式、桁架外侧人非桥面结构对横梁正应力的影响分别约为9%和5.5%,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苯磺酸甜菜碱表面改性阳离子交换膜 下载:87 浏览:477

黄全江1,2 南君1,2 王三反1,2 李欣怡1,2 邹信1,2 张学敏1,2 《新材料》 2018年7期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在以聚苯乙烯为基膜的阳离子交换膜表面接枝苯磺酸甜菜碱(SBMA)单体,制备出具有高选择透过性的阳离子交换膜。对改性前后的膜进行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氯离子泄漏率测试,表征膜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在SBMA浓度为60g/L,等离子照射强度为0.7 W/cm2,照射时间为7min,照射气体氛围为氩气的条件下,改性效果最佳。改性膜含有的活性基团明显增多,表面致密均匀,氯离子泄漏率由原膜的14%降低至2%以下。

瞬变电磁探水雷达研究 下载:64 浏览:461

叶英1,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隧道掌子面探水问题,是交通隧道、采矿业、地下空间开发行业一直未解决的难题。由于不同地质环境各种蓄水构造的复杂性,使得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地质预报技术面临着挑战。地震反射法对构造敏感,电法对水敏感,但常规电法由于装置问题很难在隧道掌子面施展。地质雷达由于高频微波段穿透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在隧道掌子面探测深度有限。瞬变电磁法利用不接地回线,以其自身的方法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隧道掌子面的地质预报中。首次利用浅层瞬变电磁法原理、定源回线装置、全期视电阻率计算、雷达波谱图像处理等技术,研制了相应瞬变电磁探水雷达,并在隧道掌子面、地面岩溶探查方面进行工程应用,验证了浅层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探查中的应用效果。

动态规划法在输气管道运行优化上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48

皮礼仕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的运行能耗,以输气管道的依次相接的单条管道和压气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输气管道理论基础及动态规划法,分别建立了输气管道稳态仿真模型和以各压气站总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的输气管道稳态运行优化模型,明确了该模型的优化对象为各站压缩机开机台数和出站压力,根据仿真、优化程序,求解了某管道在一确定输量下的算例。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输量及开机方案下,输气管道自定义仿真结果与TGNET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表明了该仿真程序的模拟精度符合工程实际要求,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块的准确性,可作为优化程序运行的基础计算模块;②相同输量下采用优化开机方案可使全线压缩机总功率有效降低,验证了所建优化模型的优化性,对管道的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③建立的输气管道稳态运行优化模型也适用于前期设计阶段,将设计与优化相结合,能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SCV加热盘管可靠性评价 下载:56 浏览:474

邓娇 侯磊 李丽敏 文亚成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ubmerged Combustion Vaporizer,SCV)的水浴对加热盘管具有腐蚀作用,威胁气化器的安全运行。为研究加热盘管的腐蚀过程,采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评估标准,对加热盘管的腐蚀失效进行分析,建立加热盘管的极限状态方程。考虑初始腐蚀尺寸、工况载荷、机械强度、轴向及径向腐蚀增长速率等参数的不确定性,应用Monte Carlo方法对加热盘管的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抽样计算,抽样次数为106。通过对加热盘管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价,明确加热盘管可靠度随时间和运行压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盘管失效概率随使用年限和运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增快,若以0.8为可靠度下限,则加热盘管的使用寿命为14 a。这一可靠性分析为掌握气化器总体运行状况和合理安排维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市政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推进属地化战略研究 下载:69 浏览:490

张彦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从市政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实践和国外公司管理经验,针对目前全国性大院全国市场布局遇到的问题,对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综合性企业推进属地化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出属地化战略推进路径,提高全国市场布局效率。

壁面辐射对具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影响 下载:56 浏览:433

王烨1,2 赵兴杰1 马兵善1 管国祥1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为研究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壁面发射率(ε)对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流体为空气、高宽比为1的封闭腔内的温度场、流场、壁面传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内置翅片与壁面辐射的综合效应使得竖向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厚度均增大,腔体顶部及底部区域水平速度产生了一定波动。考虑壁面辐射时,双翅片结构对热壁面局部传热能力的影响趋势与单翅片结构类似;ε为0.3、0.6、0.9时,单翅片对热壁面平均努塞尔数(Nu)分别提高39.95%、88.55%和144.97%,双翅片对热壁面平均Nu分别提高41.09%、87.32%和141.23%;ε过大对双翅片结构的封闭腔内对流散热反而不利。

海绵社区综合实施效能的评价研究——以青岛案例海绵社区为例 下载:56 浏览:427

强小飞 孙梦 梁浩 肖传晶 刘志强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海绵社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综合实施效能评价将综合反映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本文以从事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家经验、项目运行效果为依据,借助网络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青岛市综合实施效能评价体系,并以青岛某海绵社区的实施情况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综合实施效能评价,获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

降水及等效堆载对桩侧摩阻力影响的对比研究 下载:68 浏览:385

原华1,2 李临庆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解析降水及桩侧地面等效堆载作用下,桩周不同区域土体有效应力增量分布的异同,用规范提供的解析式和数值方法研究降水与等效堆载时单桩侧摩阻力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规范给出的负摩阻力解析式属极限分析法,在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时结果偏大,依照解析法进行桩基设计偏于安全。数值法得到的侧摩阻力曲线呈明显的三段式,而解析法得到的侧摩阻力曲线存在突变,中性点处侧摩阻力不为0,与实际显然不符。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下载:71 浏览:391

杨嘉昕 吕谋 张风芝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提高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的运行效果,有效解决水污染严重问题,简述了DMBR的基本概念。从膜基材、出水水头、膜孔径、反应控制条件方面分析了对DMBR运行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动态膜的生成及膜污染的清理与再生。总结了近几年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DMBR中还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重金属吸附剂二硫代羧基化玉米秸秆的制备 下载:32 浏览:350

程小龙 王刚 徐敏 戴亮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以玉米秸秆(CS)、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二硫代羧基化玉米秸秆(DTCS)。考察了DTCS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DTCS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秸秆粒径10目(2.0 mm)、浸泡时间45 min、CS/CS2/NaOH质量比1∶1∶2、预反应温度25℃、预反应时间30 min、主反应温度40℃、主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制备的DTCS对Cd(Ⅱ)的去除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100%。DTCS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S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二硫代羧基。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体系研究 下载:36 浏览:466

张晓楠1 郝生凤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有交通影响评价指导交通设计。但其是事后评价,无法反过来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依据该规划提出的规划条件,降低了交通影响评价的作用。同时,中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缺乏相对应的交通规划体系,导致宏观综合交通规划难以落实,微观交通影响评价考虑范围有限。基于此,试图构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交通规划体系,明确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内容深度,并以咸阳市文体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规划体系的应用加以分析和实证。

以天然气作辅助燃料的垃圾电厂焚烧车间电气防爆安全问题探讨 下载:55 浏览:428

胡海金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以天然气作辅助燃料的垃圾电厂焚烧炉主厂房电气设计中存在的垃圾焚烧车间是否属于爆炸危险区域及燃气用气安全的争议问题,结合规范,提出技术观点供业内参考。垃圾焚烧车间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而不必电气防爆设计,但设计中应考虑用气安全保障措施的可靠性等。

探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下载:10 浏览:416

陈媛 《低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即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其规划设计工作频繁出现于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活动中。本文明确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分析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简要总结绿地规划设计经验,丰富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不足点及对策 下载:11 浏览:435

王曦 《低碳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市政工程作为当地政府的门面以及当地的代表,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整修和重新管理。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应就其易发问题的管理机制、质量以及安全和施工监管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整改管理,全力提升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综合质量,完善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体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切合当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讨论,以期在相关的建筑行业方面取得一定的参考经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