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燕山南麓水库群水质评价 下载:63 浏览:317

曹阳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依据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成随机样本数据,应用RBF神经网络构建监测指标与水质量级之间的模式规则,以燕山南麓水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库区水体质量予以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属于II、III类,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污染,其经验可为其他地区的水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山口反调节水库泥沙监测资料分析 下载:63 浏览:345

王文山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更详尽地了解山口反调节水库的入库泥沙量,本文以山口反调节水库上游水文站1962—1968年、1977—1987年、1989—2002年共计32个完整年的悬移质泥沙监测资料作为设计依据,以实际资料选取典型年份,计算水库实际淤积面积,通过水库运行后的入库站实际监测数据资料对水库的泥沙状况进行分析,为山口反调节水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从而指导水库的运行管理。

大连市小型水库工程水文监测方法和难点分析 下载:65 浏览:340

王丰玮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小型水库工程运行管理中,水文监测是重要的监测手段,在水库调度运行、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小型水库水文监测重要性,本文以大连市近年来小型水库水文监测情况为背景,分析了小型水库安全监测工作方法,并提出了水文监测工作难点和解决措施,可供其他小型水库水文工作者参考。

饮用水水源地建设迹地生态恢复技术探讨——以甘肃成县磨坝峡水库水源工程为例 下载:77 浏览:445

李丹雄 王进辉 张雪 赛硕 杨之恒 王辛羽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建设水源地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保护水源地、恢复水源地迹地植被是保障水源水质的重要举措。在分析水源地迹地生态恢复研究现状及常用技术措施的基础上,以甘肃成县磨坝峡水库水源工程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围栏、标志牌、拦污索、边坡植被恢复及放流增殖这5类适用于地表水水源地建设迹地的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大泉沟水库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下载:95 浏览:462

张亦冰 高宗昌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大泉沟水库承担灌溉、旅游、养殖等任务,是新疆重点水质监测的水库之一,现状水质不能达标。本文在大泉沟水库水质分析、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查找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供有关单位参考。

生态湿地削减水库型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332

刘建飞 龙小龙 李文婷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大房郢水库湿地建设工程针对农田退水、雨水径流和农村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采用生态涵养林湿地、自然湿地塘、自然表流湿地、复合人工湿地4种生态湿地系统,以近自然的方式,结合现状地形采用不同的生态湿地类型和工艺设计建设,并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形式,来最大限度地截留非点源污染物,对进入水库及14条入库河流的非点源污染物进行拦截和削减。该方法既降低了建设保护成本,实现了工程的建设目的,又符合自然可持续的生态规律,充分发挥了本工程的效益。

黄河河口段河道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冲淤变化 下载:81 浏览:486

李小娟 王光涛 高洁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流路的淤积延伸与改道。本文根据多年的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结合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水量、沙量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河道清4——汊3河段的冲淤演变过程,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分析研究淤积问题提供参考。

基于集中度的南水水库径流年内分配探讨 下载:69 浏览:352

焦晓东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为了研究南水水库流域的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径流在汛期的集中程度和汛期分期的变化,本文以该流域1970—2016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径流年内不均匀分配系数、年内完全调节系数等,并在汛期采用集中期和集中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讨论结果提出应对建议。

乌鲁木齐河流域60余年降水量的Morlet小波分析 下载:65 浏览:356

徐继红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研究区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旱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乌鲁木齐气象站1951—2014年的降水量数据,结合统计检验方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降水时序进行了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全年降水量未来均以偏枯为主,年降水量周期主要受春夏季降水量周期的影响。

白龟山水库防洪调度风险研究 下载:65 浏览:499

徐章耀 刘永强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为了挖掘白龟山水库调蓄能力,协调兴利与防洪之间矛盾,探讨提高汛限水位的可能性,在分析白龟山水库调整汛限水位所涉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风险因素,利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技术,研究建立白龟山水库防洪调度风险模型,结果表明适当抬高白龟山水库汛限水位增加的系统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大伙房水库水质的BP神经网络模拟预测 下载:84 浏览:433

费丹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选取大伙房水库2011—2015年的水质指标溶解氧(DO)、高锰酸盐(CODMn)、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6项指标的实测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大伙房水库2016年水质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水质指标,可以运用到大伙房水域水质指标的预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当中。

福建省河长制工作实例分析 下载:89 浏览:472

吴伟浩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以小溪河流域和延平区养殖污染为例,从污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治污方法,建立有效机制。全面严格按照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切实改善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使小溪河流域水污染和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为今后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在水库移民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下载:56 浏览:474

杨忠华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普及化发展,分析了GIS开发技术用于水库移民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方案,以贵州省近年来实施在建的水库工程的移民工作着手,展开对系统设计与系统应用的探究,实现水库移民工作的信息化处理、分析与输出等管理,为移民工作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决策分析成果。

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下载:84 浏览:483

雷晨曦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以珊溪水库移民安置问题为对象进行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利用多因素指标的分析方法对绩效评估体系进行模型选取和量化评估,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绩效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微生物水质改善原位处理技术在潘家口水库的应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484

王少明1 王雄伟2 陈月妹3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采用"三步法"水质改善技术,通过大型水上自动综合平台投加微生物制剂,在潘家口水库库区进行了试验。不同点位、不同深度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指标降解率较高,技术可行且效果明显。

干旱区城市景观水体优化调度研究 下载:78 浏览:492

徐继红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满足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的要求,实现合理经济高效的景观水体运行维护,建立了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耦合的优化调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新疆库尔勒市杜鹃河景观水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合理确定运行参数如补水方式、补水周期、循环周期等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度,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景观水体的日均运行维护费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景观水体治理方案优化决策、水质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评价 下载:76 浏览:463

吴计生1 梁团豪2 吕军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以松花江流域的26条河流、7个湖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需水满足状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富营养化状况、河流纵向连通性、重要湿地保留率、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6项指标,评价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态较好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干支流上游区;水质污染、生境萎缩问题在松花江流域广泛存在,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面临较大压力。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90

李洁1 马香玲1 任启文2,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官厅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以距库区和主要河流水域距离、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耕地情况、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上游流域6区5县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不同及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分为官厅库区周边水域防护生态修复区、桑干河洋河两岸河道防护生态修复区、接坝区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冀西北间山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修复区,并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特点提出了生态修复实用技术模式。

嫩江流域尼尔基水库上游河段入河排污口建设适宜性评价 下载:88 浏览:487

郑国臣1 张怡1,2 吕军1 刘洪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分析嫩江流域尼尔基水库上游河段典型入河排污口现状及其建设适宜性,明确排污口建设的影响指标,以期为改善嫩江流域典型区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水功能区特点及距入库点距离是影响嫩江上游入河排污口位置的主要指标。河段内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或林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排污口距入库点较远时,入河排污口的建设适宜性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或建设用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排污口距入库点较近时,入河排污口的建设适宜性较低。

基于动态权重系数的串联水库供水规则研究 下载:94 浏览:495

何建航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针对串联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在单库调度图上添加补偿供水调度线的方式将各成员水库联系起来,采用动态分水权重系数计算得到上游水库补偿下游水库水量。以观音阁、葠窝水库为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联合调度模型决策变量进行优化,得到满足不同用水户保证率及破坏深度要求的水库供水调度规则,为水库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