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饮食调节与肠道菌群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下载:76 浏览:496

刘怡萱1,2 马红梅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人体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菌群的结构、功能被发现与人类的多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除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体肠道菌群的稳态平衡,因此通过饮食干预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的变化进行了总结,综述了饮食调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反馈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通过饮食干预的方式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个性化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海峡两岸大学生适应性比较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和彰化师范大学为例 下载:46 浏览:245

陈惠尹1 张敏强1,2 倪雨菡1 霍紫莹1,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以华南师范大学及彰化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被试,抽取大一至大四共440人为预测样本及1493人为正式施测样本,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并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两岸大学生适应性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由目标规划、学习趋向、人际关系及环境认同4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两岸大学生在总体适应性、目标规划、学习趋向及环境认同维度上差异显著;(3)不同专业的两岸大学生适应性差异显著,且校园活动对两岸大学生适应影响显著。

一种基于RBAR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 下载:45 浏览:308

赵柏山1 李嘉欣1 陈瑜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动态变化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时,选择适当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目前已经有多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被提出。针对RBAR速率自适应算法需多次发送RTS/CTS控制帧浪费网络带宽这一缺点,提出一种改进速率自适应算法。改进后算法兼容IEEE802.11标准,通过监测系统吞吐量的变化,判断是否发送RTS/CTS帧更新传输速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吞吐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可以通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

基于自适应权重Retinex和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下载:46 浏览:311

冯红波 李萍 王博 《无线电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技术容易出现细节丢失、局部曝光不足、过曝光或颜色失真,不能兼顾对比度和色彩保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权重Retinex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AMSR-WT)。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I空间,对亮度分量I进行小波变换分解为低频亮度图像和若干高频亮度图像,对低频图像使用自适应权重Retinex进行增强,对高频图像使用改进的阈值去噪算法进行去噪,通过小波逆变换重构亮度分量,经过Gamma校正进一步增强对比度并转换回RGB空间得到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和颜色保真度,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纹理。

地铁富水漂卵石地层盾构滚刀适应性研究 下载:12 浏览:140

薛俊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依托成都地铁6号线尚锦路站至红高路站盾构区间的施工实例,对穿越富水漂卵石地层的盾构滚刀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滚刀破岩机理分析及破岩效率评价,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盾构机及刀盘配置进行了优化改造,对滚刀刃宽及滚刀启动扭矩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滚刀对富水漂卵石地层的适应性,降低了刀具磨耗,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减少了换刀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MF-TDMA和FDMA传输自适应体制下的资源分配 下载:64 浏览:357

许楠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作为卫星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体制,MF-TDMA高效灵活,FDMA稳定可靠,2种体制混合组网后,用户能够根据实际能力来自适应的选择传输体制,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性能,而如何统一、高效地利用有限频带资源则成为了混合组网的关键技术一。提出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能够同时满足2种不同体制的需求,通过对算法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灵活地分配公共资源,完全满足MF-TDMA和FDMA体制混合组网时不同的资源需求。

新时期适应新动能经济的城乡空间拓展研究 下载:40 浏览:356

高宜程1 宋晓璐1 赵科科2 《中国城镇》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新旧动能逐步发生转换,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改善要求下,原有的城市土地扩张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新动能经济发展的需求。探索新的城乡空间拓展方向,成为新动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表明,随着新动能经济的不断推进,城乡空间拓展模式已经逐步由原来的大规模建设用地扩张转变为建成区的逐步挖潜、城市空间向乡村空间拓展等。本文在分析新旧动能经济本质区别和原有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城乡空间的主要内涵与形态。并以三亚"城市双修"、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践为例,系统介绍了新时期适应新动能经济的城乡空间拓展的具体项目实施和取得成效。

陕南小城镇安置社区地域适应性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下载:46 浏览:351

李伟1 陈大鹏2 向远林3 《中国城镇》 2018年4期

摘要:
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对陕南三市深受自然灾害和贫穷困扰的240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建设成为了搬迁中的重心工作之一。本文以陕南小城镇安置社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地域适应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并综合各层因子评价标准的判断得出结果。通过分析评价结果,为社区策划与设计提供思路与建议。本研究初步构建一套基于陕南小城镇安置社区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安置社区的建设,并帮助居民提高其对社区实际策划、设计、管理的认知。

基于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的乡村振兴路径——以山西省河曲县五花城堡村为例 下载:61 浏览:387

任凯 《中国城镇》 2020年1期

摘要:
过去单纯依赖城市资本驱动的乡村振兴对乡村社会生态的冲击较为严重,而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可以从物质空间、社会秩序、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助力乡村实现复兴。在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内涵在于从广义生态链中寻求可持续振兴路径,并且依托高度自治化的优势构建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包括物质空间建设中的格局—过程—机理营造模式、被动城市化作用下的状态—响应—适应机制,以及文化生态的暴露—融合—创造体系。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巡镇镇五花城堡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认为其振兴路径符合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的发展路径。

混沌信号自适应协同滤波去噪 下载:46 浏览:378

王梦蛟1 周泽权1 李志军1 曾以成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混沌信号协同滤波去噪算法充分利用了混沌信号的自相似结构特征,具有良好的信噪比提升性能.针对该算法的滤波参数优化问题,考虑到最优滤波参数的选取受到信号特征、采样频率和噪声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该算法的自适应性使其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基于排列熵提出一种滤波参数自动优化准则.依据不同噪声水平的混沌信号排列熵的不同,首先选取不同滤波参数对含噪混沌信号进行去噪,然后计算各滤波参数对应重构信号的排列熵,最后通过比较各重构信号的排列熵,选取排列熵最小的重构信号对应的滤波参数为最优滤波参数,实现滤波参数的优化.分析了不同信号特征、采样频率和噪声水平情况下滤波参数的选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参数优化准则能在不同条件下对滤波参数进行有效的自动最优化,提高了混沌信号协同滤波去噪算法的自适应性.

海洋湍流中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特征参量研究 下载:49 浏览:342

吴彤 季小玲 罗燏娟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水下光通信、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应用的发展,研究水下光学系统成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海洋湍流对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特征参量(如Strehl比、Greenwood时间常数和等晕角)的影响.推导出了海洋湍流中短曝光成像Strehl比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证明:除了在近场DG/r0=1附近外(DG和r0分别为光学系统的光瞳直径和海洋湍流中可见参数),该近似公式均可保证足够的精度.此外,还得到了海洋湍流中Greenwood时间常数和等晕角的表达式.研究表明:随着海水盐度变化引起的海洋湍流逐渐占主导地位时,这三个特征参量值均减小;随着海水湍流动能耗散率的减小或海水湍流温度方差耗散率的增大,这三个特征参量值也均减小.本文研究结果对工作于水下湍流环境中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应用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基于RTDS的VSC控制参数分环拟合方法 下载:25 浏览:280

徐鹏1 米建宾2 蒙小飞3 谢欢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troller,VSC)作为风电、光伏及换流站等设备的主要电力电子元器件,其控制方式和参数整定对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半实物仿真和纯数字仿真,提出一种用于拟合实际VSC控制模型参数的方法。以典型VSC并网系统模型为例,首先,借鉴锁相环原理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性观测坐标系建立方法,用于对比拟合2种仿真模型的阶跃响应;其次,分别给出了VSC锁相环、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拟合方法,其中在电流内环控制参数拟合过程中,利用观测坐标系在控制器锁相环输出角度未知时实现电流阶跃;最后,通过不同控制环节模型参数拟合时的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5G地面移动通信技术在低轨星座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3 浏览:435

孙晨华 张亚生 王力男 赵伟松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5G移动通信旨在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与2G/3G/4G网络相比,用更多维度的指标去描述,全新的生态系统,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国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的推进,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备受关注。主要从体系架构融合和地面5G技术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低轨移动通信星座系统的网络架构、协议设计以及空口传输体制,对我国未来要建设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绍兴山地古村落的环境适应性分析——以上虞丁山村为例 下载:68 浏览:432

戴美纳1 张懈1 玄峰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山地古村落是绍兴地区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聚落形式。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丁山村为例,以自然环境适应性和人文环境适应性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村民访谈及现状卫星图分析等手段对其村落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与地形、气候及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探究绍兴山地古村落在布局与形态等方面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及其所承载的古代匠人的营建智慧。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浙江省关于坡地村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举措,提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平原河网区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植物适应性研究 下载:75 浏览:451

丁飞 吴芸 严妍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以平原河网区格宾网片生态护岸、阶梯式格宾网石笼挡墙、斜坡式格宾网石笼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抛石护岸、圆木桩护岸、植生袋护岸、斜坡式植草砖护岸8种生态护岸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生态护岸植物覆盖度、植物多样性、植物与护岸的融合性、水质改善效果及景观效果。结果表明:格宾网片生态护岸、阶梯式格宾网石笼挡墙、植生袋护岸植物适应性较好,斜坡式格宾网石笼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抛石护岸不推荐使用。

WYD260液压挖掘机高原适应性设计 下载:68 浏览:386

张宇1,2 《冶金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依据高原环境电气系统设计原则,从使用现有高压部件采用系统降容方案和使用现有铲斗采用增容方案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高原电气设计的相关重点内容,并给出了WYD260液压挖掘机在西藏现场的高原降容使用依据。电气系统的高原适用性改造将保证了WYD260在西藏巨龙现场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对相关设备的高原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考虑我国驾驶行为特性的可变限速适应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431

唐一夫 杨海飞 翟学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可变限速技术通过自动化采集交通流运行数据,并按照控制策略实时调整限速值以适应交通流运行的时空变化特征。目前,该技术已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我国尚未开展大规模的实践应用。以我国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性为主要考虑因素,通过采集城市快速路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数据,标定参数得到符合我国驾驶员行为特性的智能驾驶员(IDM)模型,构建微观交通仿真环境,研究快速路可变限速技术在我国驾驶行为环境下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限速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快速路通行效率,但受驾驶行为特性参数差异性的影响,其改善幅度低于国外驾驶环境的快速路交通流。

一种面向大规模网络仿真的自适应拓扑划分机制 下载:47 浏览:344

戴宁赟 邢长友 王海涛 陈鸣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网络空间靶场等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网络仿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限于主机的处理能力,大规模网络仿真需要在多台主机上部署,而如何合理对网络拓扑进行划分就成为影响仿真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提出了基于物理仿真主机性能约束的自适应拓扑划分模型,并在典型拓扑划分工具METIS的基础上实现了相应的划分算法。拓扑划分算法包括仿真规模预估和拓扑划分调整两大步骤,前者根据网络拓扑和物理主机性能约束估算需要划分的子块数目,后者根据物理主机性能约束进行拓扑的划分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划分机制能够有效针对大规模网络的仿真需求进行拓扑划分,并保证划分结果满足物理主机性能约束和子块间负载均衡等目标。

基于分数阶最大相关熵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54 浏览:399

王世元1,2 史春芬1,2 钱国兵1,2 王万里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为提高最大相关熵算法对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数阶最大相关熵算法.在采用最大相关熵准则的基础上,利用分数阶微分设计了一种新的权重更新方法.在alpha噪声环境下,采用新的分数阶最大相关熵算法对Mackey-Glass和Lorenz两类具有代表性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分数阶的阶数对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均方算法、最大相关熵算法以及分数阶最小均方算法三类自适应滤波算法相比,所提分数阶最大相关熵算法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非高斯脉冲噪声干扰的影响,具有较快收的敛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

非一致通信时滞动力学网络上的接连滞后同步 下载:58 浏览:359

张迪 张银星 邱小芬 祝光湖 李科赞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在动力学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存在时滞,并且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时滞往往是不同的(即非一致通信时滞),研究非一致通信时滞动力学网络上的接连滞后同步,更具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首先构建含有非一致通信时滞的动力学网络模型.其次分别设计线性反馈控制和自适应反馈控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重点分析了该网络的接连滞后同步的稳定性,得到了同步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选取蔡氏电路作为局部动力学,又分别选取了链式网络和星型网络这两种拓扑结构来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