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矩阵特征体系与化学动力学参数估计 下载:35 浏览:414

左路 胡玮 《数学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矩阵的特征系统在线性代数知识体系中作为最重要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却面临学生无法直观体会其价值的困境.面对化学化工专业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针对矩阵特征体系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开辟与专业结合的应用专题.其目的在于阐明线性代数作为分析与计算工具的基础作用,同时也实现和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以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首次钝化工艺研究 下载:63 浏览:397

汲大朋 张烨亮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热态功能试验中的一回路首次钝化对核电厂一回路材料腐蚀控制和减少腐蚀产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热态功能试验过程中钝化膜的生成包含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观点,阐述了双层膜的生长机理,解释了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钝化工艺过程的合理性,推导出钝化温度与钝化膜反应速率的函数关系式,钝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升高,钝化时间缩短;明确了钝化工艺温度的理论限值应不低于260℃。

非能动氢复合器性能验证试验方法研究 下载:46 浏览:300

李志明 王宏庆 马韦刚 邱添 李杨 姜峨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消氢启停阈值和消氢速率是非能动氢复合器的关键性能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直观方便的非能动氢复合器性能验证试验方法:将非能动氢复合器放于密闭容器中,并通入氢气,只要氢复合器启动消氢反应且整条消氢过程曲线在给定值直线A以下,则验证了启动阈值不大于给定值A;只要消氢过程曲线最终的水平段在给定值直线B以下,则验证了停止阈值不大于给定值B;只要氢复合器达到稳定消氢状态,通入容器的氢气质量流量即为消氢速率。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试验装置,采用非能动氢复合器样机PARQX-15进行消氢性能验证试验,成功验证了消氢启动阈值<2%(体积浓度,下同),停止阈值<0.5%,消氢速率大于536 g/h,证明了试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梳齿型深硅刻蚀工艺研究 下载:22 浏览:415

张旭1,2 张迪雅1,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实现Faims气体传感器梳齿型离子迁移区的设计,文中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进行大深宽比梳齿型结构的深硅刻蚀。影响刻蚀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RF功率、腔室压力、气体流量等,通过调节刻蚀气体SF6流量、腔室压力等参数进行试验,分析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表面形貌和侧壁垂直度的影响,选出最优工艺参数。根据选出的最优工艺参数,刻蚀出了侧壁光滑、垂直度为90°的梳齿型迁移区。

大容量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下载:70 浏览:506

王增平1 胡加伟1 王彤1 时伯年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ramp函数建立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模型,表征功率恢复速率的大小,进而理论推导了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低压限流(VDCOL)控制参数和换相失败预测(CFPREV)控制参数对功率恢复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最后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及实际电力系统中进行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预交联体膨颗粒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55 浏览:414

彭田杰 兰锋 柳建新 徐魏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综述了预交联水膨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从初始粒径、吸水膨胀速率、抗温抗盐性能及封堵与运移能力等的调控方面,介绍了预交联颗粒的应用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联系。对常规水膨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预交联体膨颗粒类深部调剖剂的材料制备提出了建议。

紫杉叶片结构与水分蒸腾速率初步研究 下载:53 浏览:364

任宣百1 刘景巍2 唐晓杰3 程广有3 《林业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对紫杉叶片进行解剖观察及蒸腾作用测定,探讨了叶片结构与水分蒸腾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孔分布于叶片背面,纵向气孔线有8~10条,气孔带有2条,并分为四胞型气孔、五胞型气孔、六胞型气孔3种类型;叶片上下表皮各一层细胞,上表皮具较薄一层角质层,角质层平均厚度为1.02μm,中间为叶肉细胞,叶片结构不具有抗干旱特征。叶片早晨和傍晚蒸腾速率较低,在中午蒸腾速率到达峰值,平均蒸腾强度和最大蒸腾强度不同月份之间差异较大,从4月到6月逐渐增加,尤其是5月到6月增加幅度更大。

雨季期间不同耕作形式旱坡地的土壤侵蚀动态特征 下载:77 浏览:471

何永彬1 徐娟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本底值样点和坡面采样点7Be的分布特征、格局与时间变化等进行分析,调查了雨季期间农作物生长覆盖变化条件下循坡农耕地与复垦休耕坡地2块样地土壤颗粒流失特征,初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及农作物覆盖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作用。(1)在雨季前和雨季中期的7Be本底值剖面形态分布形态相似呈递减型变化,而且7Be分布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过程特征及其在土壤中迁移再分布的变化;循坡农耕地的7Be浓度分布相对较小而且变异小,复垦的休耕坡地的7Be浓度分布相对较高而且变异大,是由于土壤结构差异和锄耕扰动程度不同带来降雨渗透变化不同所致。(2)雨季开始的5月和8月坡地表土7Be含量都低于同期本底值样地的表土层7Be含量,说明锄耕和降雨过程明显地扰动了土壤颗粒的分布,土壤颗粒流失速率变化范围是在5. 31~9. 61 (kg/m2)。(3)土壤颗粒流失速率的对比是复垦休耕地大于循坡耕地。主要是耕种扰动增大了复垦休耕地土壤颗粒流失状况,而循坡耕地的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覆盖对地表土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铬酸酐电催化合成过程阳极稳定性与析气效应研究 下载:25 浏览:270

李成未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铬酸酐传统生产技术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工艺落后等问题,研究了以重铬酸钾为原料,电催化合成铬酸酐绿色新技术。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阳极的电催化性能,扫描电镜分析了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自制钌/铱/钛氧化物复合阳极在阳极电解液中具有较低的析氧过电位和稳定的高催化活性。实验测得不同反应条件下阴极析氢速率,建立了析氢速率和析氢量随阳极液重铬酸钾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指出阴极析氢速率可用于定量表征铬酸酐电催化反应进程,讨论了析氢速率和析氢量的影响因素。

Ti-62A合金动态软化速率异常的热力学解释及其应变补偿本构方程 下载:72 浏览:464

王敬忠1,2 丁凯伦1 杨西荣1,2 刘晓燕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62A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95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出现Ti-62A合金的动态软化率降低的反常现象。(α+β)双相钛合金中Mo、Cr等β稳定元素的原子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和β相比例增大,Jmatpro软件的热力学计算表明(α+β)双相钛合金的这一现象与此有密切关系。而α钛合金和β钛合金出现动态软化速率降低,与加工温度升高β相比例增大的关系更密切。从800℃升高到950℃,Ti-62A合金中β相的比例由32.1%提高到84.3%,Mo、Cr活性的降幅均达到64%。这些因素使变形过程中Ti-62A合金的晶界迁移速度和动态软化速率均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其950℃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多为典型的动态回复型。α相的含量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且在较高的变形温度下β相的晶粒尺寸也较为粗大。构建的基于应变补偿的Ti-62A合金Arrhenius变形抗力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其相关系数R达到0.990,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983%。

淬火冷却速率对608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91

王静1 徐国富1,2 李耀1 李芳芳1 黄继武1,2 彭小燕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采用末端淬火(JEQ)实验、使用JMatpro7.0模拟软件并结合硬度、拉伸性能测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研究了轨道交通用6082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性。结果表明:(1)由JMatpro7.0模拟得到的TTT曲线表明,6082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温度区间为220~425℃,β和β''相的鼻尖温度为375℃。合金的CCT曲线表明,为了抑制淬火过程中β'(亚稳相)的析出,合金的淬火冷却速率必须大于6℃/s;(2)随着末端淬火距离D的增大6082铝合金的时效态硬度和强度下降,淬透深度为23 mm;(3)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降低淬火诱导析出相β在异质形核点α-(AlMnFeSi)相上优先析出,在后续的时效过程中β相长大并吸收周围的溶质原子,晶内时效析出强化相β''减少;(4)慢冷过程中,晶界附近的空位浓度降低,晶界的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

淬火速率对汽车用高强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下载:61 浏览:418

李承波1,2 邓运来1 唐建国1 李建湘2 张新明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电导率测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淬火速率对汽车用高强铝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速率从960℃/s降低到1.8℃/s,电导率提高了5.7%IACS,硬度的下降率为4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下降率分别为24.2%和56.9%,硬度和强度与淬火速率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随着淬火速率的降低,淬火析出相的尺寸和面积分数显著增大,导致性能下降。淬火速率为1.8℃/s时,淬火析出相的平均尺寸为465.6 nm×158.2 nm,析出相的面积分数为42.1%。

P2P-TV流媒体系统鲁棒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及仿真 下载:51 浏览:450

尹凤杰 杨晖 张颖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提出一种P2P-TV流媒体节点上行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合理设计滑模控制器从而自适应控制同时连接邻居节点信号进程的数目,进而控制上行速率,达到系统资源的公平利用。由于滑模控制对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以及网络抖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用该算法在网络条件变化时,避免了系统拥塞。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同时队列振荡较小,从而可以使传输延时抖动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使用户的感知质量有所改善。

挤压速率对流变挤压铸造铜合金轴套零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87

陈泽邦 肖寒 李乃拥 周荣锋 卢德宏 周荣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采用流变成形技术,采取冷轧-重熔的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流变浆料,研究挤压速率对流变挤压铸造ZCuSn10P1铜合金轴套零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ZCuSn10P1铜合金充型流动过程中固液两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成形比压为250 MPa,挤压速度为15 mm/s时,流变挤压铸件的组织较均匀,固液协同流动性最好。此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371.1 MPa,延伸率为8.43%,与液态挤压铸件相比,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提高了57.3%、78.7%。在流变挤压铸造ZCuSn10P1铜合金轴套零件过程中,不仅垂直方向上存在液相偏析现象,且在水平方向上也会出现液相偏析现象。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下载:39 浏览:474

赵宽厚 苏治军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屈佳伟 包海柱 《农业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选育籽粒脱水速率快的玉米品种,以23份早熟玉米高代系和4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92份组合,对其穗部产量性状、穗部水分性状等8个指标与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轴粗、粒长、百粒重均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籽粒脱水速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籽粒脱水速率与成熟时苞叶含水率、成熟时穗轴含水率、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粒长、轴粗、穗粗、百粒重与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成熟时苞叶含水率与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在选育脱水快的品种时,应选择果穗较小、百粒重不宜过大且成熟时苞叶含水率低的组合。

根区温度对嫁接黄瓜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503

刘念奇 宋阳 孙世君 高宇 吴佳旺 崔晓晗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以黑籽南瓜、白籽南瓜和"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在适温(18~20℃,CK)、亚适温(13~15℃)、低温(8~10℃)的根区温度条件下,对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温(CK)相比,随着根区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参数(qP)、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均显著降低。亚适温和低温处理下,黑籽南瓜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和自根苗,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黑籽南瓜嫁接苗抗逆性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及自根苗,光能利用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富集二氧化碳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510

袁文1 任嘉琪1 邵姗姗1 赵轩2 高利强3 祁智1 《农业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富集CO2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在探索富集CO2能够调节植物生长的机理和合理利用大气中升高的CO2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温室培养、水培等室内实验和自由空气CO2富集实验(Free-Air CO2Enrichment,FACE)。文章从FACE、温室实验、施肥条件以及重金属毒害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CO2富集对植物的影响,综述了富集CO2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大黄鱼生长速率差异个体肌肉组织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下载:76 浏览:491

张波 姜丹 张东玲 王志勇 方铭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为了探究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实验从同一个网箱内养殖的大黄鱼中选取生长速率较快的体重均值为(527.1±83.6) g的个体182尾、生长速率较慢的体重均值为(238.4±52.3) g的个体230尾,共412尾进行研究。对其肌肉组织进行总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并对2组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Padj <0.05、abs[log2(FoldChange)]> 1为标准,共筛选到22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25个上调基因、102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在NCBI-nr和Uniprot(Swiss-Prot)数据库的注释率分别为99.12%、81.94%。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结果,初步筛选出了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的候选功能基因,如gdf9、ckm、tnni2和des等。GO和KEGG分析预测出部分与肌肉生长相关的信息,如GOterm有肌动蛋白丝组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肌动蛋白丝基过程、微管组织中心和发育生长等,KEGG通路有细胞和生长因子、脂肪酸生物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等。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分析发现,purple模块与体重性状相关性较强,其核心基因myoz1、tpm1和tnni2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相关基因功能的深度挖掘验证以及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福瑞鲤2号不同生长速率个体肌肉组织转录组分析 下载:78 浏览:459

王兰梅1,2 朱文彬1 傅建军1 董在杰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鱼类通过选育获得优良生长性状的遗传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实验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组织的转录组文库。组装后共获得392 238条测序序列(contigs)。其中可比对上斑马鱼、弓斑东方鲀、青鳉、三刺鱼、尼罗罗非鱼和松浦镜鲤的蛋白序列的比例为56.01%~77.71%。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转录组比较,获得74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48个上调基因和401个下调基因。鉴定出了与肌肉生长相关关键基因,如mb、myl2b、tnni1、fhl1、lamb3和pdk2等。研究结果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鱼类新品种优良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了基础。

基于比特交换的多用户电力线通信系统资源优化分配 下载:51 浏览:449

付彩梅 李有明 陈斌 雷鹏 《天线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多用户电力线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引入速率比例约束条件,建立了功率最小化模型,然后分步进行子载波分配及功率分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比特交换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先根据各用户的目标速率要求,在其占用子载波上进行等比特分配;再根据功率最小化准则,将剩余比特分配给增加1比特所需额外功率最小的子载波;最后在各用户分配总比特不变情况下,根据比特交换准则在子载波间进行比特交换,从而使功率分配达到最优。在经典电力线信道环境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满足各用户间速率比例约束下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