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鱼嘴式穹隆格栅坝型泥石流水石分离拦挡结构 下载:75 浏览:491

陈紫云1,2 王希宝2 夏磊2 王延可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稀性、黏性及过渡性大流量泥石流的水石分离结构——鱼嘴式穹隆格栅坝,其为外形类似于鱼嘴状的流线型穹隆状格栅过滤筛,基本组成为格栅坝、鱼嘴及嘴前锚、坝后基础、坝下基础、驳岸等导流设施、护坦、泄流槽,格栅坝主体为纵横向劲性骨架,格栅上覆盖柔性网加密格栅网眼。就鱼嘴式穹隆格栅坝的空间形态、结构和设计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额尔齐斯河中游发现七鳃鳗——中国鱼类新纪录 下载:71 浏览:488

谢春刚 郭焱 《生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2018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中游河段渔获物中发现七鳃鳗,经鉴定为西伯利亚溪流七鳃鳗Lethenteron kessleri(Anikin,1905),系中国鱼类新纪录种。

基于L0最小化稀疏重建与梯度求导模型对斑马鱼图像的去模糊处理 下载:63 浏览:252

杨玮婕 徐建瑜 《数据与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斑马鱼是现今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定量研究需要,对经过药物处理的斑马鱼图像清晰度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常造成图像模糊,并且模糊核无法提前得知。关于图像盲去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L0最小化稀疏重建与梯度求导模型对斑马鱼图像去模糊处理,利用引入中间变量进行梯度求导求得逼近L0最小化的解。同时,分别使用Tenengrad梯度法、Laplacian梯度法和Variance法对本文以及其他算法对斑马鱼图像去模糊实验结果进行图像清晰度评价,经过比对,本文算法在三种评价指标下均取得最优结果,说明了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坡面径流调控造林效益研究 下载:92 浏览:491

王志雄 段景峰 郜文旺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期

摘要:
以典型小流域坡面径流调控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分析水平阶整地造林、鱼鳞坑整地造林与对照不整地造林的土壤水分、养分与树木生长量等,对径流调控工程的抗旱性能及其生产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面20~8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水平阶>鱼鳞坑>对照;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为水平阶>鱼鳞坑>对照,土壤容重水平阶<鱼鳞坑<对照;水平阶整地的造林保存率和树木年生长量均高于鱼鳞坑整地;整地投入水平阶>鱼鳞坑>对照。综合考虑,在黄土高塬沟壑区条件比较好、比较完整的坡面应采用水平阶整地,在条件一般的坡面及陡坡地可采用鱼鳞坑整地,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效发挥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和作用。

基于鲸鱼群优化算法的图像精准处理技术 下载:19 浏览:228

边倩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提出了一个算法,利用这种鲸鱼群算法对其中一种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图像的精准处理,在执行速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浅谈青海省鱼卡矿区三井田含煤地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下载:51 浏览:366

赵宇星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青海鱼卡矿区三井田煤层结构复杂,鱼卡矿区三井田含煤地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以及曲流河三类沉积相。大煤沟组一段沉积期主要以冲积扇相发育为主,大煤沟组二段沉积期主要发育辫状河相,石门沟组一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曲流河相,通过对典型钻孔ZK38-2沉积相划分及走向上钻孔之间的沉积相对比研究,对井田内煤层对比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野生杜鹃林土壤糖类和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下载:25 浏览:230

李朝婵1,2 钱沉鱼1 全文选1 陈雪鹃3 《土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探明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杜鹃林凋落物层和土壤表层中的糖类物质和理化性质含量变化规律,揭示不同土壤层次物质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通过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土壤中5种糖类物质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5种糖类物质中,质谱匹配度平均为92.6%,其中有4种化合物的匹配度超过9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6%。糖类物质垂直分布表现为凋落物层>土壤表层>腐殖质层,其中d-葡萄糖和蔗糖是土壤糖类组成的主要组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p H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递减,杜鹃林土壤糖类物质与土壤理化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不同还原物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冬水田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下载:43 浏览:211

陈琨1,2 康思文1,3,2 武法池1,2 秦鱼生1,2 喻华1,2 钟习兵4 涂仕华1,2 《土壤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探究水稻在土壤淹水还原性条件下坐蔸成因以及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添加不同还原物料,对比分析两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土壤还原性条件下生长反应。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冬水田长期渍水状况,研究了3种还原物料(稻草粉、硫酸亚铁和白糖)不同用量和4种潜在改良剂对两个水稻品种(川香优9838和川谷优7329)生长的影响。试验设12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结果表明,稻草粉20 g·kg-1和白糖5 g·kg-1处理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影响最大,这两个处理对川香优9838有效穗分别比对照下降40%和25%,对川谷优7329均下降45. 8%。低量的稻草对水稻生长有一定促进和增产作用,随着稻草用量增加,水稻生长受到抑制,产量降低; 20 g·kg-1稻草粉处理降低了川香优9838和川谷优7329产量,降幅分别达19. 7%和46. 1%。与对照相比,硫酸亚铁比过量施用稻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川香优9838的产量;所有其他处理均较稻草粉20 g·kg-1处理增加或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稻草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Fe2+和Mn2+含量,降低了Eh值,并与稻草粉用量呈正相关;而白糖、硫酸亚铁处理对土壤Fe2+、Mn2+和Eh影响不显著。在稻草粉20 g·kg-1处理基础上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石灰和硼砂对水稻苗期毒害有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四川省冬水田前季水稻收获时局部残留稻草堆积是翌年水稻坐蔸发生的主要原因,稻草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抑制了水稻生长,从而造成水稻减产;在冬水田稻区,少量稻草还田能促进水稻生长,比其他大多数处理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基于改进YOLO和迁移学习的水下鱼类目标实时检测 下载:72 浏览:382

李庆忠 李宜兵 牛炯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实现非限制环境中水下机器人基于视频图像的水下鱼类目标快速检测,提出基于改进YOLO和迁移学习的水下鱼类目标实时检测算法.针对YOLO网络的不足,设计适合水下机器人嵌入式系统计算能力的精简YOLO网络(Underwater-YOLO).利用迁移学习方法训练Underwater-YOLO网络,克服海底鱼类已知样本集有限的限制.利用基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的水下图像增强预处理算法,克服水下图像的降质问题.利用基于帧间图像结构相似度的选择性网络前向计算策略,提高视频帧检测速率.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能实现在非限制环境下海底鱼类目标的实时检测.相比YOLO,文中算法对海底鱼类小目标和重叠目标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改进与教学实施 下载:84 浏览:495

​高露 雷明 陈月艳 赵晓刚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教材中发现的"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带领学生进行斑马鱼胚胎全身血管和血流的观察,不仅取得了更好的观察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PCR技术鉴定河豚鱼的探索 下载:94 浏览:496

​江瑞宁 万苾馨 苏新华 窦向梅 《生物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弥补河豚鱼形态学鉴定的缺陷。方法:通过阅读文献,确定河豚鱼鉴定的靶基因并筛选特异性引物,提取河豚鱼DNA,优化PCR反应条件,扩增河豚鱼特异性DNA片段,并通过DNA电泳显示特异性扩增的DNA条带。结果:选择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作为河豚鱼成分鉴定的靶基因,PCR最佳反应条件是退火温度68℃,镁离子浓度2.0 mmol/L,DNA模板加入量0.07~0.1μg。河豚鱼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市场上常见的鲤鱼、草鱼等水产品无交叉反应。结论:所建立的PCR方法可以有效鉴定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下载:53 浏览:375

燕红1 马琼芳1 李杰玲1 姚明远1 张超凡1 马逊风2 《林业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2017年5月、7月、10月和2018年5月分别对长白山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共记录鱼类29种,隶属7目12科27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8%,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近10年来,区内物种数增加,宽鳍鱲为池北区新见种,鲿科的黄颡鱼、乌苏拟鲿为本次调查保护区新发现物种。针对长白山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江苏省泰州市长江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调查研究 下载:59 浏览:390

孙海涛 卜伟 朱希希 朱宇芳 张宗祥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掌握泰州市长江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了水体的21项水质理化指标、底栖动物及6项鱼类残毒的现状,用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水质总体较好,满足Ⅲ类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的要求,大部分时间水质达Ⅱ类水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因子是总磷和氨氮;底栖动物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的水质整体处于轻污染至β-中污染之间,鱼类残毒显示水质为轻污染。

异质性GIC治理及其“鱼/渔”效应——基于mvQCA方法的本土制造企业实证 下载:57 浏览:397

陈渤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是本土制造企业创新战略的必由之路。突破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范式局限,文章基于全球创新链新范式、从"异质性"假设和二元关系视角,揭示"技术范式、技术差距和权力地位"等不同情境下,"解构类型、分工模式和空间结构"不同的异质性全球创新链治理,对本土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溢出("鱼"效应)和创新能力溢出("渔"效应)的显著差异。采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QCA)方法,对80个异质性全球创新链治理二元关系样本,进行组态视角复杂路径构型分析,揭示了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异质性维度和所处情境特征影响"鱼/渔"效应的交互与匹配机制。研究结论对探索全球创新链研究新范式以及本土制造企业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战略与策略决策具有启示意义。

鲫鱼牙齿提取液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28

华睿清 韩旭 吴刚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3期

摘要:
25℃下,在鲫鱼牙齿提取液存在时,用Na2CO3和Ca(NO3)2·4H2O作为原料合成碳酸钙,研究提取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和粒子形貌的影响。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粒子的形貌。研究结果显示,在反应时间是30s时,合成得到的产物是球霰石晶型和方解石晶型的混合物,并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球霰石所占比例呈现增加趋势;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球霰石的含量会降低,但是产物粒子的形貌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说明,提取液的确能够影响碳酸钙的晶型和粒子形貌。

水利水电工程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研究展望——基于文献综述的思考 下载:54 浏览:425

黄滨 傅菁菁 芮建良 赵爽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3期

摘要:
为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本文从鱼类栖息地生境保护的评估理论和保护实践两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各电站所处开发河段河道特点、支流分布及开发等因素,凝练出现有鱼类栖息地保护的模式类型。最后,针对水电站栖息地保护工作,提出方法应用、验证以及相关技术的探索方案。

鱼眼图像矫正算法比较研究综述 下载:80 浏览:492

刘裕拯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0期

摘要:
鱼眼相机因为其超广的视角使得所得图像有较大畸变,为了更好地利用鱼眼图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矫正。同时鱼眼相机已经大量进入廉价的民用消费市场,并且因为短视频的兴起开始出现新的需求。比较分析传统鱼眼矫正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新应用场景下做出更好的选择。

一种基于拼接算法的鱼眼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下载:82 浏览:489

何志东1 张建伟1 梁斌斌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鱼眼镜头带来宽广视野的同时带来严重桶形畸变问题,传统投影变换模型的鱼眼校正方法算法原理较为简单,实现容易且成本较低,但是通常校正效果不尽人意。提出一种新颖的鱼眼畸变矫正方法,首先将原始鱼眼图像进行平面投影,通过合理的投影方式得到多个有视野重复区域的图像块,再参考使用半投影变换的图像拼接算法的思想构建直纹面方程对不同的图像块进行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量略微偏大但对畸变的校正效果达到预期,生成图像质量较好,符合人眼的视觉直观感受。

纵向变厚度EH40钢板的组织和性能 下载:80 浏览:486

李广龙1,2 李靖年3 李文斌1,2 严玲1,2 张鹏1,2 王晓航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采用拉伸、冲击、硬度、OM和TEM等方法研究纵向变厚度EH40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由于EH40钢板的薄端和厚端的制备工艺过程不同,其纵向的组织和性能呈现多样化;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屈服强度由534 MPa降低至489 MPa,抗拉强度由599 MPa降低至569 MPa。在-60℃进行冲击实验时,钢板薄端的冲击吸收能量大于200 J,而厚端的冲击吸收能量出现波动。钢板厚端的晶粒尺寸比薄端的粗大,贝氏体的含量低。在30 mm和40 mm位置全厚度都有贝氏体组织,厚度为8 mm时50 mm位置的贝氏体组织全部消失。薄端和厚端的析出相均为(Nb,Ti)C,但是薄端析出相的数量多、尺寸小,厚端析出相的数量少、尺寸大。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LED布局 下载:91 浏览:399

韩雨 岳殿武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由于室内照度不均匀导致的通信性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基于一种新型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的LED布局设计方案,即利用WOA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求解效率高等优点对LED布局进行优化。首先,以室内照度均匀度为目标函数,迭代优化得到LED布局;其次,根据优化后的布局,对室内光照度、接收功率、误码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将WOA算法和遗传算法(GA)的收敛曲线进行比较。在布置有4个LED阵列的房间中,经WOA算法优化布局的照度均匀度比GA算法提高了12.8%,平均接收功率优于GA算法0.659 8 dBm,并且WOA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最终收敛值更优。因此,考虑照明和通信,WOA算法是更好的选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