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亚健康失眠 下载:75 浏览:421

李崖雪1 刘梦佳2 张洋2 曹丹娜1 赵旭1 刘潇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与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亚健康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及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γ-氨基丁酸(GABA)、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方面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方面,治疗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NPY、GABA、IL-1、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在治疗亚健康失眠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日间功能及睡眠质量,对其体内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物质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及推广上价值颇高。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载:80 浏览:516

​李佳宾1丁常宏1张爽1郭慧1崔红花2王振月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为提高毛脉酸模生物量,筛选促进毛脉酸模生长的内生真菌,初步研究其促生作用。方法:研究比较了17种毛脉酸模内生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提高毛脉酸模生物量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有5株内生真菌显著增加了毛脉酸模的生物量,2株内生真菌对种苗没有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剩余10株内生真菌对毛脉酸模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从毛脉酸模中筛选出5株促进生长的内生真菌,分别来自于丝核菌属、小尾孢属、齿痕霉属、长蠕孢属、木霉属。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几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501

​王蔚1周忠光1刘旭1王晓璐2费洪新3李宝龙1韩玉生1仲丽丽1王金涛2李冰2乔羽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研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醇提物对消化道几种恶性肿瘤增殖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对这几种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讨论桦褐孔菌(IO)醇提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性。体内实验采用鼠系的胃癌细胞接种于Balc小鼠造模,按桦褐孔菌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给小鼠灌胃,经过7 d,10 d后,解剖小鼠取肿瘤,测算IO醇提物的抑瘤率。体外实验采用MTT法及免疫荧光观察IO醇提物对胃癌BGC-823,胃癌MGC-803,肝癌Hep G-2,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内试验可见,IO醇提物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体外试验可见,IO醇提物对四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对胃癌BGC-823细胞有促凋亡作用。结论:IO醇提物具有明确的抗消化道肿瘤作用,可抑制BGC-823、MGC-803、Hep G-2和Bxpc-3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柴胡-白芍药对干预大鼠抑郁症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下载:86 浏览:524

​张洪财1陈雁雁2王文姌2付新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抑郁模型血清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与柴胡-白芍药对干预抑郁症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CUMS方法造模,通过糖水偏爱率和摄食量实验评价。建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柴胡-白芍药对组、氟西汀阳性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收集血清样品。样品通过UPLC-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v4.1进行PCA分析。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色氨酸、尿酸、胆酸、溶血磷脂酞胆碱发生明显变化,给予氟西汀或者药对后,代谢物组发生变化并具有回调作用,推测潜在的标志物可能是上述内源性代谢物。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下载:27 浏览:318

高步婵1 赵锐2 杨帆1 刘宴君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减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FSH、AMH、LH、E2水平及妊娠率结局等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经后开始口服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经期停服,每月穴位线埋1次。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妊娠率结局和卵泡刺激素(FSH)、苗勒管抗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在改善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FSH、AMH、LH、E2水平方面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妊娠率结局、FSH、AMH、LH、E2水平明显改善(P <0. 05)。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增加妊娠率。

枳壳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 下载:77 浏览:500

邢娜1 徐炳清2 舒尊鹏3 王秋红3 匡海学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从枳壳黄酮组分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探讨这7种化合物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及现代色谱技术获得橙皮素、红橘素、川陈皮素、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采用MTT分析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变化。结果在1~200μM浓度范围内,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预处理4 h后4种黄酮苷元具有明显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其作用顺序为川陈皮素=红橘素>橙皮素>柚皮素,而3种黄酮苷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预处理24 h后4种黄酮苷元的生物活性变化不大,而3种黄酮苷的生物活性明显增加,其作用顺序为新橙皮苷>橙皮苷>柚皮苷。结论 7种黄酮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强于二氢黄酮类,黄酮苷元的活性强于黄酮苷,极性低的黄酮苷元又强于极性较大的黄酮苷元。推测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结构中C-2,3共轭双键可能是对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母核分子的取代类型,黄酮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可能发挥生物活性。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511

​孙嘉婧1刘勇1马岩2马伟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相关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构造48只SD雄性大鼠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对其进行尿液及血清的采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尿液中尿蛋白含量,血液中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血清蛋白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低、中剂量组相对效果不显著。结论:该复方注射液对有病理学改变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在适宜药物剂量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其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下载:86 浏览:514

​胡喜姣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分析针刺配合口服膈下逐瘀冲剂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口服膈下逐瘀冲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受孕率为24.00%,观察组受孕率为48.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孕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