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89 浏览:2399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入高校课堂,该系统可以从正面、俯面、侧面、剖面等各方向上展现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增强了学生学习直观性,对刚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尤其是空间想象差的学生帮助极大。此系统在其他高校和各医院运用十分广泛,受到了院校教师、学生和临床工作者的一致认可。本文从“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应用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以自己所带班级进行试点,应用“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了解剖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统一,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于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下载:445 浏览:2027
摘要:
口腔医学是由理论和实践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实验教学环境的优劣对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传统医学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化,课堂无法展示人体组织结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逐渐进入口腔医学教育领域,该软件技术建立的人体结构模型,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人体解剖结构,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本文综合有关的文献、经验、国内外的研究,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全面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相关对策以及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口腔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汽车行业虚拟仿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 下载:478 浏览:2042
摘要:
数字转型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是必然的。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数字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的焦点,美、英、欧盟等国家纷纷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虚拟仿真技术作为如今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近年来其融合建模仿真、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发展至今,虚拟仿真技术已成为建筑、医疗、制造等各领域的智慧新代表。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虚拟仿真技术更是贯穿了汽车制造的整个生命周期。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试析 下载:459 浏览:2152
摘要:
医学检验必须注重专业性,而为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性,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教学平台,也可以有效地对传统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弊端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水利电力工程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发展研究 下载:459 浏览:2036
摘要:
在计算机技术深度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已经朝着智能信息化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都逐渐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新的科技产物,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时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保障,应该走在发展的前沿,在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时代,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已逐渐形成。本文主要阐述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意义,以及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参考。
虚拟仿真实验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63 浏览:1995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了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本研究将以体育教学实训课程为例,探讨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了解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未来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装(设)备类课程​应用的研究与探索 下载:100 浏览:858
摘要:
虚拟仿真教学手段能解决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装(设)备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指出了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并从虚拟仿真模式构建多维模型、构建“虚拟-现实”场景、构建新形态教材、构建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究了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装(设)备类课程的应用探索。
数字逻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下载:267 浏览:29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数字逻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知识点,综述了实验教学平台设计思想,分析了实验教学组成部分与方法,从应用角度出发,探究了仿真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目的是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质量,也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浅析虚拟仿真软件在中职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225 浏览:2452
摘要:
本文以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全站仪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及“工程测量三维仿真实训”软件在测量教学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测量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分析虚拟仿真软件在测量教学中使用的意义,探索测量教学对虚拟仿真软件的开发需求,并提出虚拟仿真软件在测量教学中的使用建议。
基于Unity的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 下载:101 浏览:1349
摘要:
为了利用工业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及开发相关应用系统,本文对如何利用Unity引擎搭建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进行了阐述。该系统以FANUC LR Mate200iD为研究对象,以机器人技术相关理论为支撑,结合Unity引擎进行搭建,分析了机器人正、逆向运动行为在虚拟仿真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与离线编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以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下载:69 浏览:1825
摘要: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范围逐渐扩散开来,从最开始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维修业推广到其他的制造业。但是,技能人才紧缺和培养模式不完善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院校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刚开设不久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中探索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与离线编程课程为例,探究“岗课赛证”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融入岗位需求、技能大赛需求、1+X证书考证技能需求,进行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
基于西门子NX机电概念设计的PLC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 下载:214 浏览:2099
摘要:
为克服传统PLC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空间时间有限、设备台套数不足、维护成本高、学生参与度低等不足,本文利用西门子NX机电概念设计软件和西门子PLC仿真软件PLCSIM ADVANCED,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探索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以期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课题为虚拟现实型实验,采用半实物仿真理念,即控制对象为虚拟化,控制器为实际设备,目的在于熟悉自动化生产线、了解智能制造过程、验证PLC程序。
虚拟仿真技术在技工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95 浏览:2613
摘要:
现代的技工教育要求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要着眼于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是该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在对信息技术加以应用的虚拟仿真技术,可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技工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虚实结合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下载:211 浏览:2006
摘要:
近年来“OBE”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高校都积极开展成果导向课程内容建设。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依托,积极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实验课程建设。本文以石油石化产业背景下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为例,深入探讨虚拟仿真技术与分析化学实验的结合和发展。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 下载:287 浏览:3076
摘要: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它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本文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更多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基于虚拟仿真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下载:885 浏览:2512
摘要:
物理实验是理工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影响导致物理实验不得不采取虚拟仿真的形式进行。本文对虚拟仿真物理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分别给出了虚拟仿真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根据自身教学中的体会提出一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期更好的提高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
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0 浏览:828
摘要: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并将记忆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实践内容有所缺失,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文章对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进行思考,进而分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 下载:356 浏览:1372
摘要:
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专业科目,其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是集合理论知识、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巧融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研究。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