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浅析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下载:70 浏览:663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逐渐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挑战及策略,以期为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低效老化苹果园地开发新增耕地耕作层构建采样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682
摘要:
本文依托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内部科研项目,在低效老化苹果园地开发新增耕地耕作层构建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方式方法,对宜君县低效老化苹果园地与传统粮食作物耕种地块土壤样品采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为项目后续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地质建模方面三维GIS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248 浏览:1454
摘要:
传统的二维GIS只是把高程作为地理要素的属性而并没有高程坐标,因此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遇到了瓶颈。当前的三维GIS由于其有着强大的地理空间对象建模和空间分析能力,在地质领域、采矿、环境、测量、生物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应用。主要分析了近年来,GIS基于钻孔数据在地质空间及可视化方面的成果和应用,回顾GIS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三维GIS在当前所研究和探索的技术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分析展望。
土地退化危害性理论及认知 下载:88 浏览:738
摘要:
土地退化向题是当前全球性面临的挑战,其广泛性、联动性,已经在全球范围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已然成为人类必须面临而又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土地退化危害性理论,探讨了土地退化与粮食安全、地区贫困、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呼吁社会对土地退化危害性的认知。全面深入认识土地退化的危害性是有效的控制土地退化的前提,对缓解人口、粮食、土地、经济和环境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布局研究 下载:258 浏览:2941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国土空间整体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土地利用优化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布局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预防 下载:90 浏览:739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日益重视。本论文以土壤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行的土壤环境治理策略的缺陷,并阐述了预防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研究、掌握土壤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其流布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清洁生产,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技术,并加强野外监测以及强化立法、政策研究等多管齐下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阻止土壤环境污染的发生。此外,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和参与也是推进土壤环境污染预防工作的关键。这些研究为我国未来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 下载:91 浏览:761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它还能够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下载:91 浏览:786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日益显现,乡村地区面临人口流失、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等诸多挑战。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策略。通过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和土地优化利用,既能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能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河西内陆河流域碳排放时空特征 下载:92 浏览:755
摘要:
河西内陆河流域,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生产基地。然而,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不断变化,这一地区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农业扩张、城市化进程以及草地和森林的退化,这些都可能显著影响碳的释放和吸收。监测和分析这一地区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对理解其生态环境变化和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面监测等多种手段,可以较为精确地监测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碳排放动态,进而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载:258 浏览:284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少耕和免耕三种处理方式,对比分析各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化及玉米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影响,且进一步影响玉米产量。少耕和免耕方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经营模式分析 下载:95 浏览:771
摘要: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到行政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它可以促进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并且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能够带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所以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方面,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配合规范化模式的运作,才能达到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土地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下载:98 浏览:789
摘要: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组织和引导的过程,而土地工程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因此需要采取优化策略和实践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基于激光光谱遥感图像处理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下载:83 浏览:896
摘要:
本文研究了激光光谱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探讨了其独特的优势如物质组成识别、植被分类和环境监测等。文章还介绍了激光光谱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并讨论了其在生态监测、城市规划与管理、灾害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激光光谱遥感技术与GIS融合所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处理速度、图像分辨率提升、跨平台数据整合以及数据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最后,文章展望了激光光谱遥感技术与GIS融合的发展前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多源数据融合、精准农业和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跨学科的融合发展等方面。
全域土地整治工程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分析 下载:96 浏览:801
摘要:
全域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旨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全面规划和整治,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工程在优化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工程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优质的耕地资源,还通过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全域土地整治的成功实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97 浏览:77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本文识别了项目管理人员轮岗、项目生命周期、合同签订、新增耕地质量、标段划分、招投标竞争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市场准入、项目进度、施工管理、工程质量、资料管理、变更设计和工程后期管护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下载:266 浏览:280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本文分析了土地布局凌乱、土地流转不规范以及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整理以及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督管理强度等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玉米产量影响的机理研究 下载:99 浏览:82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玉米生长发育的响应以及最终产量的变化,本研究揭示了土壤改良措施对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土壤pH值、提升有机质含量、补充氮磷钾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优化水肥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显著提高关中地区玉米的产量。本研究为关中地区玉米种植的土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探索盐渍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下载:276 浏览:2909
摘要:
中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利用,盐碱荒地锐减、土地生产力成倍提高。目前仍有约1/5的盐渍化耕地存在,且由于耕种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趋于上升、新问题逐渐凸显。土壤盐渍化及盐碱害障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利用盐渍化土地,是保证地区之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生产实践和查阅文献,综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预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和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275 浏览:287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观念也经历了显著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有效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导向与实践方法。以往,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采取的模式相对粗放,由此积累了不少管理难题。因此,深刻把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本质要求,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短板,并不断探索管理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随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措施。
添加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养分,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79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土壤养分、腐殖质及其成分的影响。通过实施不同量的生物质炭施用试验,我们全面分析了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以及腐殖质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适当使用生物质炭能够明显提升土壤内的有机物质水平,优化土壤质地,加强其保持水分与养分的能力,并促进养分的有效转换。此外,施加生物质炭还增加了腐殖质中较为活跃的部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生命活力和化学稳定性。这项工作为改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和技术参考。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