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下肢疲劳性骨折X线诊断分析 下载:85 浏览:863

周新军1 林亚平2 徐艳茹2 《诊断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肢疲劳性骨折X线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中,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均行X线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在临床诊断准确性上,为87.5%;疾病特征、诊断结果表现明显。结论 在X线诊断中,下肢疲劳性骨折表现特征显著,准确性好,主要表现为骨膜反应以及骨折线的形成等,能够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132 浏览:1595

李海亮 杜晓波 刘洪庆 胡建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脊柱内镜手术在治疗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参选患者均为在我院治疗的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按照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40例,共计患者的总人数为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脊柱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评分、临床指标。结果: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的评分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后发现差异具有临床对比意义;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对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时,脊柱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存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中医特色疼痛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04 浏览:2223

李瑞萍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行中医特色疼痛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2例(2023.3-2024.3),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常规护理)、观察组(n=36,常规护理+中医特色疼痛护理);统计两组疼痛程度(VAS)、睡眠质量(PSQI)。结果:术后24h VAS、PSQI评分,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行中医特色疼痛护理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可推广。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231 浏览:2636

于立新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428例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4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最后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斑块数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数据,然后对比分析。结果 病变组患者各项下肢动脉斑块数量高于对照组。病变组患者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指标数据高于也对照组。结论 在针对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能够为诊断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数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在实际的诊断检测中积极推广使用。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下载:155 浏览:2610

田盼盼 张丽 《光电子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选取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从而为相关的护理总结出经验,希望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顺利,术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中医护理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下载:31 浏览:487

包芬太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下肢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护理前后下肢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的凝血状况、下肢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老龄患者实施行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探讨 下载:411 浏览:4252

王佩珊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研究老龄患者实施行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治疗的老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48例老龄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布比卡因麻醉,将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老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3.21±1.02)s、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0.21±1.02)s、T12阻滞维持时间(128.65±1.32)min、最大Bromagr评分(136.56±12.32)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老龄患者实施行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对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560

杨碧花 彭怡芳 钟路路 《国际护理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研讨病发股骨粗隆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手术治疗阶段,同时进行足底反射、专职化护理联合干预的价值。方法:对高龄罹患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0例开展观察研究,接收时间在2021年2月—2023年1月,以随机规范化的分组模式,针对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针对35例观察组实施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研究。结果:经对观察组进行并发症的评定,DVT发生率5.71%,对照组22.86%,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护理工作实施前,经对两组的各项功能结果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经对SF-36量表评分、康复结果、疼痛结局展开测定,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呈现更明显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骨折中,可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下载:87 浏览:875

张观音生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实施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干预后的成效。方法 择取我院60例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分为30例、对照组分为30例(随机数字表法)。此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受试者,实施0.3%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干预措施,对照组受试者实施0.4%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干预措施。结果 麻醉干预工作开展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中,给予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患者0.3%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干预,其实施后的效果相对较好。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下载:97 浏览:1003

刘关挺 乔新利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气管插管静脉麻醉,50例),观察组(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50例),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T1,观察组的HR(81.06±2.25)次/min、DBP(85.57±4.26)mmHg、SBP(107.42±5.73)mmHg,低于对照组的(89.69±3.16)次/min、(112.04±6.68)mmHg、(148.51±8.66)mmHg(P<0.05)。结论:在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进行外周神经阻滞的同时还添加静脉快通道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预防性护理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1131

杜雨萌 《肿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护理措施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2019-2020年到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然后在术后7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明显(P<0.05)。结论 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促进术后的凝血功能恢复,促进正常的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探究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价值 下载:104 浏览:1167

吕虎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针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高龄危重患者,本文研究在于分析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6-2023.6我院收治的110例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以麻醉方法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n=55)实施常规全麻,观察组(n=55)实施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神经的起效时间均更短,维持时间则更长,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SBP、SDP两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全麻相比,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整体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研究 下载:106 浏览:1182

谢丙豪 陈晨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痉挛性脑瘫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缩窄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下肢各功能姿势及自我料理能力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50例患者下肢各功能姿势、自我料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下肢各功能姿势,提升自我料理能力,利于机体进一步恢复。

腔内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下载:559 浏览:3583

汤波 《光电子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为了研究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时应用腔内激光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2014年2月到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496例患者。其中248例患者接受腔内激光微创治疗,将其作为实验组;另外248例患者接受传统的静脉高位结扎术+抽剥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所用时长、术后患者的疼痛度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再者就是患者的住院时间这些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切口延迟愈合、创口血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出院后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有14例复发,而对照组有8例,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腔内激光微创治疗能够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下载:159 浏览:1780

刘湘君 《肿瘤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科接诊宫颈癌根治术病人(n=100)。试验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4.0%,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229

罗莎 李越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姿势控制训练和NEMS治疗相联合的效果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中医院康复科5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人。在对照组中,采取传统康复方式,在观察组中,我们要在传统康复的基础上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姿势控制训练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数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有所提高(P<0.05)、步行能力分级级别均有所提高(P<0.0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即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疗效更明显。结论:姿势控制训练与NEMS相结合治疗,提高了自身的协调平衡功能、下肢功能恢复的速度、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基本实现生活自理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效率。

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比较 下载:577 浏览:3616

谢飞 《光电子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时间范围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与对照组, 且切口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均具有一定疗效,其中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效果更佳,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下肢骨科手术中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 下载:187 浏览:2572

张孟伟1 宫慧姝2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采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作为麻醉研究目标,以患者的麻醉方案作为分组标准,腰硬麻醉组、连续阻滞组分别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连续外周神经神经阻滞。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连续阻滞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起效时间均比腰硬麻醉组长,p<0.05。连续阻滞组在拔管时、术后48h的VAS与腰硬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的三项应激反应指标对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患者麻醉30min、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腰硬麻醉组,p<0.05,p<0.05。连续阻滞组不良反应率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选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明显,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比较好,该麻醉方式具有临床价值。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下载:53 浏览:536

​孙曼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76例来我院接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结果差异显著,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FAC与FMA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手段的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5例;无效例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71.05%。采用针灸与康复训练的研究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1例;有效例数为14例;无效例数为3例,总有效率为92.11%。2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联合运用针灸与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偏瘫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下载:51 浏览:556

尹雪燕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以早期康复运动护理进行干预,对预防其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19.01至2021.12在医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组,将25例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病例数共25例,干预措施为早期康复运动护理,比对恢复情况、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液流速峰值及静脉血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早期康复运动护理施护,有利于改善患者肌力及运动功能,增强其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患者下肢凝血状态与血液循环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及增加其满意度起着积极意义,临床借鉴意义较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