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工业4.0背景下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掣肘与对策 下载:97 浏览:504

李存园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工业4.0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配、人才培养过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性、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成为广东高职教育适应工业4.0的发展主要掣肘因素。广东高职教育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策略来培养适应工业4.0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炼化工程公司设计质量管理浅析 下载:58 浏览:381

田镕汇1 陈宇洋2 冷方媛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行业背景下,大型炼化工程公司需要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严守设计质量关,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提高公司声誉,增进客户忠诚度,增加重复性业务和拓展客户群从而开拓市场份额。所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炼化工程公司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分析了炼化工程公司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目标的分解、生产与管理的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的分配及人员培训的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

某型快速响应微小卫星平台结构研制 下载:20 浏览:274

王洪雨 刘佳 刘硕 崔志刚 陈浩 关鑫 盛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快速响应微小卫星平台结构快速研制的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微小卫星平台结构,预先制作标准化模块化单元,根据任务载荷需要,适当剪裁、拼接标准化模块单元,能够大大加快平台结构研制周期。通过某光学成像微小卫星平台结构研制实例,证明了模块化设计、预制标准化模块单元的快速研制思路合理可行。

基于人机工程的某航天复杂柔性装备虚拟装配技术研究 下载:32 浏览:202

蔡奇彧 钟涵 陈勇 贺达龙 郑森木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结合某航天复杂柔性装备结构设计复杂、装调繁琐易出错等问题,采用DELMIA仿真平台研究其装配过程,通过对该装备结构组成与装配工艺分析,搭建基于DPM模块的PPR模型并进行人机工程仿真,分析其装配工艺、路径及顺序的合理性,操作人员工作姿态舒适性,并生成相应三维装配演示,为技术人员作装配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为现场实际装配提供方便的指导。

磁粉探伤中的磁场类型 下载:69 浏览:330

王明军 李晓斌 周京红 田杨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磁粉探伤中磁场矢量与缺陷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从磁场矢量出发,分析了磁粉探伤中常用的磁场类型,提出了磁粉探伤中磁场纬度的概念,并根据磁场纬度把磁场划分为一维磁场、二维磁场和三维磁场。结合这三种磁场的形成原理,讨论了磁粉探伤中磁场的各种形式,并详细介绍了其产生的方法及应用特点。各种磁场类型都有其检测优势,充分利用磁场类型的选择,可以提高磁粉探伤效率并避免缺陷漏检。

复杂展开路径太阳翼地面零重力试验技术的研究 下载:11 浏览:158

胡亚航 程泽 王国星 臧梓轶 段萍 王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太阳翼装配、试验需在零重力环境下进行。某遥感卫星太阳翼展开过程太阳板质心运动轨迹近似大半圆弧线,属于复杂的展开路径,其重力卸载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套气浮式零重力补偿设备,采用一套分跨式气浮装置和气浮平台解决了复杂展开路径太阳翼零重力卸载的难题,分跨式的设计也解决了太阳翼收拢后气浮装置干涉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上下调节,锁紧气管的气管固定装置解决了展开试验时气管与太阳翼联动机构钩挂的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此种装配手段,可有效地开展此种复杂展开路径太阳翼在地面的装配、展开试验、基频测试工作,保证了太阳翼的装配技术指标。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快速制造技术 下载:13 浏览:188

罗巍1 张晗翌2 矫慧1 隋阳1 丁新玲1 王福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制造技术现状,特别是铣槽式冷却通道的结构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冷却通道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内衬成形的同轴送粉激光沉积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冷却通道的磨料水射流铣削技术,以及用于封合冷却通道的激光熔丝、爆炸连接和液体冷喷涂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再生冷却推力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工艺复杂性,使发动机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70 浏览:309

毕超 郝雪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实现飞机蒙皮上钻孔点位处的法矢检测,基于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应用工业相机和十字线激光器等搭建了一套结构光视觉检测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张正友标定法和Hessian矩阵法等完成了模型参数的标定。在应用过程中,由十字线激光器将十字线结构光投射于被测蒙皮表面而形成两个特征光条,再由工业相机采集此时的蒙皮图像,而后通过图像处理解算出特征光条中心线的精确三维坐标,从而解算出特征光条交点处的法向信息,以此表征钻孔点位处的法矢。通过模拟样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重复性精度良好,为快速与精确钻孔提供了一项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运载火箭测试厂房工艺布局设计 下载:43 浏览:237

王秀芝 黄小春 肖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运载火箭测试厂房承担的任务,分析了厂房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和总体工艺布局方案。考虑合理利用厂房空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两个因素,重点分析了前后端测试间和设备存储间等基本功能间的工艺布局,并给出电源接口、气源接口、等电位端子及地下电缆通道的技术指标、工艺布局方法和注意事项。

航天产品精益并行制造方案探讨 下载:42 浏览:246

李曙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航天运载器高可靠、制造高质量及高效率的要求,结合相关结构产品研制认知,基于现代制造工程精益制造、并行工程思想并不拘泥于其形式,对产品精益并行制造方案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围绕产品研制总体工艺要求、材料工艺、关键产品工艺、专用工艺装备、可制造性、产品检测、工艺规范化与标准化等主要要求进行了探讨,有助于面向不同特点产品,系统权衡研究制定适宜的产品制造方案。

基于模型分析研究航天制造需求链管理 下载:55 浏览:237

崔鑫 葛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航天制造符合需求链管理的需求驱动原理,将航天制造与需求链管理相结合,形成航天制造需求链管理,是航天制造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面向对象的Petri网集成模型,分析和探索航天制造需求链管理,提出其发展的要点和对航天制造带来的影响。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制造、供需平衡、动态响应达到理想状态的航天制造需求链管理,最终通过高效的制造链运作提升航天制造整体竞争力。

一种超大尺寸高精度复合材料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下载:36 浏览:287

蒋贵刚 房怡 陈静 周占伟 董本兴 陈浩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以某卫星相机支撑结构研制任务为背景,阐述了一种超大尺寸、高精度复合材料桁架结构制造技术,重点对工艺方案、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对于超大尺寸的结构,依靠装配工装一般无法满足设备接口精度要求,需组合机加保证;杆件和接头装配时,需控制胶接间隙在0.1~0.3mm,且保证杆件和接头同轴,才能保证最优的力学强度;通过超声无损检测及随炉试件力学检测,可有效验证桁架结构的胶接质量,制造的桁架结构产品内部质量和产品尺寸精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TC11钛合金电子束熔丝增材复合制造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274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对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成形TC11钛合金工艺进行研究,探索"增材+锻造"复合制造大型钛合金构件的更优工艺。使用改造设备开展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束流20mA,运动速度180mm/min,送丝速度15mm/s,椭圆扫描模式下获得熔覆层表观形貌良好,此时成形件的强度比锻件标准高,增材金属塑性略低于锻件标准,结合处金属塑性略高于锻件标准。两处试样的拉伸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铆钉方向对Φ4mm 2A10铆钉铆接性能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294

万书会 王镇 吴贇 张遵生 于晓蕾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铆钉装配方向是运载火箭舱段产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Φ4mm2A10铆钉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铆钉装配方向对结构件铆接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铆钉采用电磁铆接过程中,铆钉头朝向薄结构件一侧装配有利于钉杆的均匀膨胀,有益于提高运载火箭舱段铆接质量。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曲面轮廓度坐标测量技术 下载:49 浏览:244

欧阳婷婷 刘延平 彭江涛 宁丽霞 韩晋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曲面轮廓度问题,分析两件航天产品工装在有基准约束、无基准约束条件下的轮廓度测量方法差异。不完全基准约束的曲面轮廓度测量,测量点与被测件理论模型只能在公差带未被约束方向最佳拟合;完全基准约束曲面轮廓度测量,应按照被测曲面的设计基准建立测量坐标系,且不应对测量点与被测件理论模型最佳拟合;无基准约束曲面轮廓度测量,应对测量点与被测件理论模型六自由度无约束最佳拟合;不同的测量坐标系建立方法对无基准约束的曲面轮廓度的实测值无影响。

某运载火箭环抱型分体式滚动环的研制与装配 下载:10 浏览:155

邱大芦 常超 李亚军 金卫健 瞿德超 余小波 浦岩昊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传统装配模式无法满足运载火箭研制生产需要的情况,以某型号运载火箭滚动装配中的环抱型分体式滚动环为例,分析了运载火箭滚动装配中的滚动环研制过程和装配过程,为运载火箭装配模式优化改进积累了实践经验。

双刚体的连接减振分析 下载:67 浏览:281

张庆庆 姜薛起 钮鑫钰 王辉均 王学林 温伟伟 梁梦瀚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对两种发射箱单独进行XYZ三方向上的正弦扫频实验,得到两种发射箱的共振频率及振幅放大倍数,并根据单自由度振动模型方程解出两种发射箱XYZ三个方向上的振动参数。再建立双发射箱刚体连接振动模型,解出两个连接后发射箱新的频率、振幅与连接件刚度、阻尼的关系。最后,通过制定寻优目标,最大程度减小两箱的共振振幅,解出两箱中间连接件的弹性系数及阻尼系数。将优化后的计算结果与两箱未连接时比较,取得明显减小共振振幅的效果。

堆内构件制造多项目管理探究 下载:21 浏览:250

刘洋1 胡卫兵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鉴于各种核电技术路线同时在行业内发展,制造厂需要同时生产各种机型的堆内构件。在业主对交货期均有严格要求的背景下,堆内构件制造厂需要具备多项目、多技术路线同时进行生产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各种堆型堆内构件的结构、工艺和进度计划进行分析,首先从生产的角度提出按生产线进行生产组织的模式,给出了资源调配原则;然后从管理的角度,对堆内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多项目管理方法提出了建议。

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分析 下载:54 浏览:408

王艳红 高亚飞 赵小青 刘涛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统弯管工艺成形精度、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导管逆向建模技术、导管精确成形技术和导管数字化检测技术,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制造信息从设计图纸、制造过程及检测技术的全过程数字化传递。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6 浏览:418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采用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以TC11钛合金丝材为原料打印实体试块,经双重热处理后,研究其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基材组织为等轴组织,在基材与增材金属结合处观察到魏氏组织,增材金属组织为α+β相重复交错的网篮组织。电子束增材金属的拉伸性能特点为高强低塑高韧,结合处强度低、塑/韧性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