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恩施州财政扶贫模式及减贫效果分析 下载:60 浏览:418

万瑶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3期

摘要:
自2013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恩施州把握住机遇发展经济,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恩施州有效的脱贫成果增强了其他贫困地区脱贫的信心。为探究恩施州的减贫效果,文章主要从财政扶贫角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财政扶贫模式减贫效果,得出财政扶贫对减贫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与此同时,财政扶贫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不完善的扶贫模式,恩施州应作出相应的措施。

绩效提升视域下产业扶贫瓶颈与路径优化分析——来自甘肃省漳县沙棘产业的调查 下载:71 浏览:388

董雪梅 张艳荣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选取黄土高原地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农户素质、长效机制综合考量扶贫效果,并引入三角模糊数改进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甘肃漳县沙棘产业化扶贫绩效水平。发现其绩效提升过程中主要发展瓶颈表现为:产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效益尚待挖掘、社会保障效益低下、农户参与产业能力提升缺乏推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减贫与生态耦合目标下的产业扶贫路径优化策略: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与行政支持、培育龙头产业发展深精加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人力资本培养。

云南省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87 浏览:494

廉超1 陆凤娟1 黄洛曦2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3期

摘要:
云南省作为我国的贫困帮扶大省,在健康扶贫道路上存在交通不便、药品供给不及时、资金投入不足,医疗人才流失、医疗服务观念落后、医疗服务技能提升平台缺失等现实问题。可以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政策引领"模式和"创新机制"模式等推进健康扶贫方式和模式的构建,并通过成立医疗事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资金管理,提高村民健康意识,搭建学习平台等方式推进云南省健康扶贫工作,防止居民因病返贫和致贫,决胜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梅坪村为例 下载:72 浏览:451

李星1 叶勇2 许红梅1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速乡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内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内外乡村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从乡村发展的全局入手,综合考虑生态、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就业、人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提出将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最后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梅坪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具有类似资源禀赋的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财政支出与贫困治理研究——基于广西县域实证分析 下载:43 浏览:483

陈艳红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财政扶贫则是贫困治理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2007~2018年广西79个县市面板数据,使用两步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广西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贫绩效具有阶段性特征,2007~2012年精准扶贫前阶段,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2013~2018年精准扶贫后阶段,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当前应加大财政支出扶持,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政府还需继续对农村进行财政扶持,该阶段扶贫力度可以适当放缓,做到脱贫不返贫。

开发性金融助力产业扶贫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储备林项目为例 下载:39 浏览:480

李昱呈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在系统总结传统"+贫困户"带动模式和政策性金融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模式的现存问题,梳理了未来产业扶贫的新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农业+高端产业",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投融资机制——"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模式、"基础设施"收益平衡模式和"投贷结合"产业基金模式,破除了传统模式的痛点难点。最后,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林扶贫项目为例,提出了"四融""四到"规划先行、强化全流程动态风险管控、协助构建合格融资主体、健全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完善前后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分类分层的扶贫长效机制等合理建议,助力扶贫资金实现产业可持续内生造富。

革命老区农村金融排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省芷江县的实地调研 下载:39 浏览:425

朱小琼 刘思惠 刘叶云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金融排斥现象,广大农户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暂未得到满足,缓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对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革命老区芷江县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发现芷江县农村金融发展不充分,存在的金融排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最后,本文针对革命老区芷江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排斥现状,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机制,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建议。

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让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更精准了吗?——来自2014、2016两期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 下载:47 浏览:242

张春海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利用2014年、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FPS),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DID双重差分法对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收入测度和MPI测度的贫困状态对政府补助金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地区的扶贫资金或补助资金较多地配置到贫困家庭,总体上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较为精准;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增加了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政府补助金额,扶贫的精准性有所提升,但在统计上不够稳健;精准扶贫方略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相应的精准扶贫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边境地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广西龙州县为例 下载:79 浏览:479

徐少癸 甘永萍 方世巧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可以激活当地的经济活力,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开发目标。通过回顾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文献,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广西龙州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龙州县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旅游扶贫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旅游扶贫对贫困户收入、就业和当地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需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外部力量进一步推进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模式。龙州县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以实现脱贫目标,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推进边贸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推进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等4个方面着力。

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路径 下载:14 浏览:265

姚文彬 杨曰建 徐建新 赵峪杰 崔阳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习主席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贫困人民,贫困人民脱贫的关键在于智慧脱贫。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阐述目前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提出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提出新路径。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 下载:43 浏览:350

韦家干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了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同时也为金融业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特支持作用,及当前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瓶颈,梳理了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并基于广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工程SWOT分析及效果评价——以施甸县摆榔乡和木老元乡为例 下载:83 浏览:483

戴波 徐涛 毕忠鹏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精准扶贫理论中"五个一批"的最重要一环,是实现永久脱贫、真脱贫和避免返贫的根本出路。保山施甸县精准扶贫乡村一级的产业扶贫"三百工程"的"政府+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小区/园区+农户"模式、"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等,是因地制宜精准到村到户的实效做法,培育了一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生态效益明显、扶贫收效好。存在资金扶持持续性、农户参与积极性、示范带动性不足问题,打造品牌、加强技术服务和促进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发展是解决对策。

“后脱贫时代”国定贫困县金融扶贫政策延展策略研究 下载:51 浏览:381

康彦华1 豆小强1 张明春1 王晓娟2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受地域、产业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定贫困县产业单一,发展能力不足,贫困人口脱贫后容易返贫。本文分析国定贫困县金融扶贫政策变迁情况,立足西北五省选取9个样本县,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计算各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金融扶贫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确定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巩固脱贫成效、提高金融扶贫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议对脱贫摘帽后的国定贫困县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在保证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扶贫效率,深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推进金融扶贫由"特惠"向"普惠"发展。

信任视角下的信贷扶贫政策实施困境 下载:38 浏览:360

毛安然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在当前脱贫攻坚倒计时新形势下,金融信贷扶贫成效显著,逐渐成为多地扶贫工作抓手。随着扶贫工作深化,精准到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制约了信贷扶贫政策发挥效果,其中贫困户与基层政府为主导的扶贫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就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贵州省贴息贷款项目"特惠贷"在推进过程中遭遇的"不愿贷、不敢贷"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贫困户对基层政府信任度影响项目参与度,基层政府需要积极应对,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能力、畅通信息上通下达渠道,有效重建政府公信力,将贫困户—基层政府信任关系作为破解以提高信贷扶贫实施效率为代表的扶贫工作的突破口。

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下载:37 浏览:374

孟凡训 李宪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扶贫小额信贷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已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金融服务品牌。本文利用毕节市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数据,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绩效。从需求方——贫困农户的角度来看,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农户具有正向的减贫效应;从供给方——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能够获得一定风险低且稳定的收益,这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扶贫小额信贷操作和财务的可持续性。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湖南为例 下载:75 浏览:420

吴盛光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湖南某贫困村97户贫困户为分析样本,深入分析当下扶贫过程中贫困户贫困情况,全面剖析政策扶持、金融服务支持不够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基于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 下载:28 浏览:441

曾武祈1 郑翠红2 朱扶蓉3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高职院校因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赋予其参与精准扶贫的使命,因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赋予其参与精准扶贫的能力。改革招生制度以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体系以实现精准资助,优化人才培养以实现精准培养,优化就业环境以实现精准就业,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效果。

清镇市生态家禽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下载:81 浏览:496

杨成文 《中国农业》 2020年10期

摘要:
2017—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扶贫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强化政策扶持与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布局,发挥特色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实施品牌引领,构建完善生态家禽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网络化,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基于此,分析清镇市生态家禽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豆角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 下载:80 浏览:472

潘能强 《中国农业》 2020年7期

摘要:
豆角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蔬菜,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豆角种植的质量与产量也有了更高要求。但是,在当前豆角种植中,气候、病虫害、种植技术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豆角产业的发展。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在豆角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应用高产种植技术,使豆角种植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豆角的种植现状,对豆角的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探讨。

深度贫困彝区产业扶贫路径探索 下载:80 浏览:492

阿力非日 张艳 《中国农业》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在四川省凉山彝区美姑县沙溪洛村的扶贫工作和调查发现,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彝区产业精准扶贫收效甚微,主要是受彝区百姓思想、企业市场、扶贫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此,探索适合深度贫困彝区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彝区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沙溪洛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该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以期能够助力彝区脱贫。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