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165 浏览:1576

帕孜来提·吐尔逊 《肿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66例恶性肿瘤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文关怀,每组33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发现,护理后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研究进展 下载:236 浏览:3363

杨静文1 王乐2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该病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导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探索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干预一直是新生儿科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介绍了NEC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治、并发症及预防的相关进展,以求进一步认识该病,在未来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早期识别 下载:236 浏览:3239

徐天齐 朱艳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期全身炎症反应,是病原体入侵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生长,产生毒素所造成的。被认为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新生儿临床治疗预后。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更加常见,新生儿死亡病因中败血症占比30%~50%[1]。我国新生儿总体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低胎龄、低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侵袭性诊疗操作增加,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在逐年增加。

儿童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儿童流行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211 浏览:2439

王壮壮 马香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是目前儿童中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两者均对于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大,哮喘及鼻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性别、过敏体制、遗传因素等)及可控因素(感染、烟草、屋尘螨、花粉、肥胖等),不可控因素我们无法干预,因此了解可控因素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发病率的降低、预防、控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了解患者、过敏原暴露和血清特异性IgE致敏的统计变量,然后评估与过敏原相关的变应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致敏特征,从而达到预防及控制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电子心力测量法在新生儿循环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214 浏览:2387

高帅1 朱艳萍2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新生儿出生后,在宫内向宫外生存环境的过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快速的转变,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尽可能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的同时,准确且连续的监测患儿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期评估患儿循环状态、及时抢救治疗及改善预后。电子心力测量法(electrical cardiometry,EC,)在临床中可以提供无创、连续、实时的心功能测量,易于操作,不需要特殊人员培训,已经在成人[1]及儿童[2]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在新生儿中却比较少见[3]。本文主要对EC的原理、准确性及在新生儿循环疾病中的应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下载:219 浏览:2287

司惠芳1 李霞2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对照组(32例),另一个小组为研究组(32例),前组选用常规护理,后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多元化护理对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25

白双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运用多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组后,每组27例,研究组运用多元化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比较差异。结果:护理后,比较对照组,研究组血糖下降以及治疗依从性分值提升,护理效果理想,并发症更少,生活质量更高,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血糖、治疗依从性分值,得出P>0.05。结论: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运用多元化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其他情况也显著改善。

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 下载:26 浏览:337

郭莉 李辉(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3年2月——2024年展开本次实验研究,共选择此期间接收的6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奇数的为对照组,偶数的为实验组,均有30例患者,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高,睡眠质量均较差,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大,低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结果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将护理干预法进行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452 浏览:1962

杨莉娜 林红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进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中心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麻醉本科生及研究生、肿瘤专科培训基地学员、手术室培训基地学员共计200人全部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予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带教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联合虚拟仿真技术带教。实习完成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思维能力、实习考核成绩及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CTDI-CV)中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理论基础成绩、技能操作实践成绩、个体化诊疗计划成绩、病历书写规范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采取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考核成绩,且该模式更受实习生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的护理 下载:298 浏览:3063

郑文 阿里米拉.哈布力哈克 陈金荣​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治疗后,一周内10名患者疼痛程度、面部红肿和口腔粘膜溃疡都获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后采用有氧治疗和针灸治疗,一个月内患者全部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结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实践 下载:319 浏览:3143

杨鹏莹 王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析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择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此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能够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169 浏览:2566

梁坤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进行数据收集与精密分析,具备遥感功能与空间分析功能。当前,该系统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各领域中,并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疾病的发生、流行与分布方面发挥重要的技术手段,为疾病的预防、控制、预警等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前还需做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其更好的在医学领域发挥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防控等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75 浏览:2037

李惠 阿迪拉·艾买提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抽选出本院在2022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组方式选择双盲抽签法,将80例病患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比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血管通路管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较而言,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理依从性、血管通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血管硬结等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有益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意义 下载:255 浏览:2364

迪丽努尔·买买提江 《诊断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均为因复极综合征到我院接受治疗青年患者,共计58例,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早期复极检出率分别为96.55%、77.5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58例患者中有31例检出ST-T差异,其中肢体导联占比最高,为74.19%(23/31);患者心率越快,ST段等电位线与T波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青年早期复极检出率高,能够反映出患者ST-T段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研究 下载:167 浏览:1497

黄臻 《设计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中,积极的引进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可以很好的提升医院诊疗水平。但是对于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结合设备的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的措施。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以及相应的维修与保养的措施,以此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1270

王悦新 《数据与科学》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化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数据信息的迭代速度提升,传统的工作模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比起传统的工作模式而言,当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处理,既能够保障数据信息的科学性,也能够减少数据管理过程中的重复流程,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内部审计体系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在进行优化改革的过程当中,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通过高效化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各项工作的发展状态进行精准预测,提高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效防控各项资金的浪费风险。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临床预测与治疗 下载:99 浏览:649

周子璇 蒋誓诚 姜海兵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心肌梗死是心衰的常见病因,心梗后心衰在临床多见,但目前对于其临床发生机制的研究仍不透彻,治疗上以改善缺血和改善心肌重塑为主。但临床心梗后心衰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仍常见,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及个性化治疗的提供。新的治疗方式或许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针对老年糖尿病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下载:81 浏览:877

栗楠楠 嵇晨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看展研究,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护理差异随机划分对照组(n=3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5,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中具有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推广。

医院党建四个合格党员考核与PDSA循环管理融合路径 下载:34 浏览:711

高璟仪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医院党建四个合格党员考核与PDSA循环管理融合路径,概述了四个合格党员的定义、考核体系及PDSA循环管理理论框架,设计了两者融合路径及实施策略,分析了融合后的管理效应,旨在为医院党建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党员考核的实效性和管理水平。

多维度强化护理结合心理支持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下载:96 浏览:812

贾雪双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多维度强化护理结合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行手术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2022.5~2023.5期间),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术后应用多维度强化护理和心理支持,对比两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以及疼痛程度。结果:PSQI评分、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VAS评分:研究组均更低(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多维度强化护理结合心理支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以及疼痛程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