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边坡恢复技术探讨 下载:83 浏览:471

曾晓东1 孙其河2 穆秋月2 胡云龙2 吴正国2 刘金荣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高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不仅影响周围区域的生态安全,还威胁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在介绍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不同的边坡类型,以及讨论边坡喷播技术、边坡水泥抹面技术、植生带护坡技术、生态草毯护坡技术、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得出,无土生态草毯护坡技术和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在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快捷、有效地修复各类边坡。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 下载:45 浏览:376

潘盟 张建同 陈晓东 杜娟 《管理与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汽车供应链具有节点企业多、链条长、节点企业间关联度高、技术和资金密集等特点,在竞争白热化、需求多样化的市场背景下,更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且风险引发后往往损失巨大。依托上海汽车集团及其合作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创造性地将机器学习领域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运用于潜在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显示高风险指标集中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两段,其中制造商的生产风险、意外风险和财务风险以及供应商的战略风险对汽车供应链整体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同时以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风险评估状况为典型代表,为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和安全运转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建议和决策支持。

永磁涡流风力制热装置的参数设计 下载:24 浏览:258

张仲彬1 杨勇1 纪晓东2 金韦辰1 姜铁骝1 曹丽华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永磁涡流制热是利用风能的一种制热形式,因其对风质要求低、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且拥有较高的制热效率,是分布式能源的有效应用。以永磁涡流制热装置为研究对象,根据电磁场原理推导制热装置运行输入转矩,将其与垂直轴风力机输入转矩进行对比,建立关于装置内部不同部件之间几何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永磁涡流制热装置各部件结构参数,为永磁涡流制热装置布置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空间分布和纹理特征的图像显著性检测 下载:74 浏览:345

丁华 王晓东 徐梦洁 《数据与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基于空间分布的显著图无法突出纹理细节的问题,论文结合图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全分辨率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尺寸按比例从图像四周提取像素,组成一个边缘背景图像,然后分别对原始图像和边缘背景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原始图像块和背景图像块的颜色空间特征,并且结合图像的纹理特征信息,获得了整幅图像的全分辨率显著性。此外,通过简单的阈值分割方法得到图像中的显著性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显著性检测算法相比,论文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性能。

基于Kalman滤波的CN跟踪算法研究 下载:49 浏览:349

代云超 周宇叶 庆卫 陆志华 王晓东 《数据与科学》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CN跟踪算法难以应对目标完全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将Kalman滤波算法与CN跟踪算法相结合的视频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初始化目标位置和Kalman滤波器,并利用Kalman滤波器预测下一帧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然后在预测的位置坐标周围选取检测窗口并利用核相关滤波器进行目标检测,在此设定判决机制,合理利用检测结果校准Kalman滤波器,如此循环直至遍历整个视频序列。通过与原始的CN跟踪算法进行对比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被完全遮挡后,改进算法仍能保持较好的跟踪效果。

不同气量高含水油井低温输送试验研究 下载:62 浏览:490

杨晓东1 王广辉2 吴颖2 张军霞2 周艳丽2 田晶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油田的深入开发,油田的大部分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期,对高含水原油采用加热或伴热的方式会使得集输能耗大幅上升,造成热能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在现场对不同气量的高含水油井开展了降温试验,对降温过程中的流型和压降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得出当温度较高时低含气量油井采出液为油水分层波浪流型,高含气量油井采出液为气液分层流型;当温度较低时,两种油井都出现了原油凝堵现象,可将第一个压降峰值定义为安全输送的温度界限,温度界限可比原油凝点低2~8℃。研究结果可为高含水原油不加热输送提供理论依据。

智能电表主控芯片中的电源设计 下载:54 浏览:319

闫书芳 张晓东 吴懋珏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对于智能电表的设计而言,由于其使用场景的特殊性,主控芯片的供电可以是电池或变压器等。因此对于电能表主控芯片的设计来说,其内部的电源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重点论述电能表主控芯片中电源管理的设计,包含POR、BOR和电源切换开关的设计等。

交叉验证对土壤制图模型的影响研究——以亳州市微量元素预测为例 下载:30 浏览:198

齐虹凌1 元野2 朱俊3 李莞晴4 程晓东5 程显明6 吴举6 白海7 《土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以亳州市谯城区农田土壤的有效铁与有效铜含量预测为例,探讨了基于10%、20%验证点的Holdout验证与留一交叉验证在数字土壤制图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现代土壤属性模拟提供更合理的验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Holdout验证方式在执行一次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度量建立模型的质量,需要重复多次构建训练集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2)模型在高值区的预测精度差异较大,这些区域应是补充采样的重点区域;3)预测模型在制图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尽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比分析。

瞬变电磁法在山西余吾煤矿水害因素识别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64

白锦琳1.2 宋嗣麒2 郭晓东2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根据山西余吾煤矿地质水文背景,以瞬变电磁法在余吾地区勘探效果的应用为例,通过与已知地质资料的分析对比,解释区内含水层富水情况。结合区内构造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上构造的电阻率特征来识别构造的富水性特征,从而进一步评价含水层及构造的水力联系情况。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 下载:472 浏览:485

赵博厚 李艺 缪娅娅 李玉明 田蒙鸽 刘晓东 刘云华 韦涛 苏衍萍 隋宏书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哺乳动物中,生发泡期(GV期)作为卵母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决定了其未来的发育走向,而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与转录活动、卵泡闭锁状态及体外胚胎发育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不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在生长和成熟期间其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

软岩巷道底臌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 下载:53 浏览:366

王晓东 汪海平 张红卫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软岩巷道底臌防治技术是软岩巷道支护中的一项技术难题。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矿在对矿井大巷底臌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底角锚杆+底板注浆+底板锚索耦合支护技术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软岩巷道底臌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试验 下载:51 浏览:367

任晓东1 张伟光2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上层煤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这一实际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相似材料试验的方法对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底板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采动条件下底板的破坏特征与工作面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为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开采回采巷道布置、支护及顶板管理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

实时更新的全局一致三维栅格建图 下载:81 浏览:427

易晓东1 杨思宁2 杨绍武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未知的三维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通常需要实时构建与环境全局一致的栅格地图,而现有大部分系统缺少地图更新策略,构建的栅格地图与实际环境不一致.文中将同步定位与建图模块获得的环境信息以点云形式提供给栅格建图模块处理,同时提出基于关键帧的高效数据结构和地图实时更新策略,实时构建可用于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全局一致的地图.室内动态的实验数据测试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实时更新地图,生成与环境一致的三维栅格地图,支持其后续的自主导航操作.

地方政府影响金融发展模式的效果差异分析——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下载:41 浏览:476

王晓东 赵勍升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以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佛山市南海区为案例,实证检验1997~2017年间政府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下的地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验证结果发现:金融深化指标、效益指标不适合作为县域层面的地方金融发展的检测指标;金融结构指标可以反映地方金融发展成效。过去,地方政府的直接影响模式对经济增长数量有积极贡献,但现在却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间接影响模式才能对经济增长质量起作用。据此文章对完善地方金融统计指标,有效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下载:59 浏览:386

郑晓东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推动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企业敏捷性以快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LQ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识别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企业敏捷性影响因素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程度。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企业架构、企业团队和企业合作对企业敏捷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企业团队和企业合作与企业敏捷性存在强相关关系,而企业架构与企业敏捷性存在弱相关关系。本研究发展了企业敏捷性理论和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理论,可以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合理架构平台,规划运营方向,从而为提升企业敏捷性提供借鉴。

红松优良无性系选择技术研究 下载:59 浏览:371

王江1 桑晓东2 刘广承2 张济慈2 王颖1 刘克俭1 《林业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选择生长、结实、子代因子,采用q检验和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对34年红松无性系分别进行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按无性系生长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29%;按生长、结实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22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7. 8%;按生长、结实、子代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8. 5%。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35 浏览:177

梁晓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基础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传统的电气工程管理控制技术已经逐渐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的同时还经常会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差错,而电气工程代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水平,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使原本需要人为干预的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自动分析完成自动操作,在改善了控制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错误率。

Cu含量和烧结温度对Fe-Cu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509

石磊1 赵齐1 罗成1 陈浩1 杨继彪1 张晓东2 李贤斌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了铜含量和烧结温度对Fe-Cu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20%~60%,随着Cu含量的提高耐磨性能先随之提高,Cu含量为40%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值,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72,磨损量为0.007 g;随着Cu含量的进一步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烧结温度为1096~1296℃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耐磨性能随之提高,温度达到1196℃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23,磨损量为0.0018 g;烧结温度再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在最优工艺烧结过程中液相Al分别与Fe和Cu基体生成固溶体,使材料的密度和强度提高。MnS分解后,Mn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部分C也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两者促进了合金的固溶强化。其余的单质C,使合金的润滑性能提高。烧结后,Cu晶粒组织变得均匀细小,在Fe基中以网状形式存在。以上各组元的特殊作用使Fe-Cu基复合耐磨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力学研究 下载:81 浏览:510

邸士杰1,2 杨晓东1,2 张伟1,2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声子晶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周期性结构.其显著特点是弹性波在传播时,受其内部结构的作用,在一定频率范围(带隙)内会抑制弹性波的传播,而在其他频率范围(通带)可以无损耗地传播.本文提出并设计一种新型的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研究并且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于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振动通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次结构数值计算进行验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 下载:56 浏览:464

吴诗辉1 刘晓东1 邵悦2 张发1 杨闽湘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提高仿真优化问题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的逼近能力,由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以减少所需仿真次数。按照提出的3种样本选择策略,由仿真模型产生一定数量的样本,借助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学习速度、网络稳定性、参数选取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样本进行训练,生成能够反映仿真模型输入输出关系的回归曲面,以实现用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利用优化算法对回归曲面进行寻优。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