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377

饶晓英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50)在一般护理前提下,给予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比较两组眼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眼压值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采取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促使眼压迅速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协同护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413

刘丽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诊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Lovett肌力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运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步行能力,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肌力等级≤2级的病例数均有所减少,肌力等级≥3级的病例数均有所增多(P<0.05),且观察组减少或增多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MA、FAC和SS-QOL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探讨 下载:69 浏览:390

徐金凤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微创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BAI、BD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和开腹胆道探查取石的疗效对比及预后影响 下载:51 浏览:384

徐新军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和开腹胆道探查取石的疗效对比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胆管结石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对照组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取石,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以及结石残留率、手术成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费用高,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可以达到开腹胆道探查取石对患者的预后效果。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下肢不稳定闭链运动治疗早期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61 浏览:375

王关杰1 潘燕1,2 王馨悦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下肢不稳定性闭链运动对早期创伤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早期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男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停止服药1个月;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下肢不稳定性闭链运动训练,每日2次,共5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对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进行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下肢不稳定性闭链运动对运动损伤后早期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

磁共振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下载:69 浏览:443

邵松明 张凤宇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2例宫角妊娠,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9例子宫瘢痕妊娠,3例卵巢妊娠,2例子宫颈妊娠,1例子宫残角妊娠。MRI诊断准确率为95.24%。异位孕囊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T1WI、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异位妊娠破裂可合并盆腔积血异常信号影。结论:异位妊娠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对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初产妇产后按摩对其泌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45 浏览:335

陈艳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初产妇产后按摩对其泌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接收的初产妇90例,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乳房按摩)与对照组(常规乳房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泌乳指标、生活质量与乳房胀痛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产后血清泌乳素与生活质量高,乳房胀痛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按摩护理能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缓解乳房胀痛感,值得推荐。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下载:43 浏览:381

吕梅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脑卒中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即使经过治疗,也会出现残疾的情况,由于疾病发生主要表现为供血困难,会导致颈动脉、椎动脉缺血,椎动脉缺血则会导致吞咽困难,常会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会影响营养摄入,呼吸道也会受到影响,会导致营养不良,还有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给后续恢复造成较大阻碍,属于危险性较高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针对此种情况加以控制。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是目前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的方案,对于营养支持和改善吞咽功能障碍起到了较好效果。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下载:59 浏览:375

郭蕊1 朱红芬1 周雪慧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术后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5 浏览:388

缪艳 朱红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术后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的循环护理方法探讨 下载:55 浏览:390

李粉竹 朱红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患者的循环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循环护理方法。结果:术后观察发现,66例患者中有24例在36h内脑积水自行缓解;有28例患者病情无恶化转变,脑积水在1周内无明显加重,医护人员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其余14例患者由于脑积水加重给予特殊护理干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护理过程中要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脱水剂护理、预防脑室内发生感染、神经外科特殊护理干预、脑室穿刺引流的护理干预。

术前心理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耐受性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69

徐乐平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耐受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手术耐受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分、SDS评分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耐受性优良率为8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 89%(P<0.05)。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手术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值得推广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2 浏览:405

孙垚1 高蕾2 潘丽1 李亚芳1 曾洁1 金蕾1 阚燕3 史宝欣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类风湿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病人健康问卷-9及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37例RA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得分为[1.65(1.20~2.20)]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面对、服药依从性、疼痛、文化程度、抑郁、是否规律锻炼、疲劳及疾病活动度对躯体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60.8%。结论 RA患者存在中度躯体功能受限,自我效能、面对、服药依从性、疼痛、文化程度、抑郁、是否规律锻炼、疲劳及疾病活动度是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从而维持躯体功能,延缓关节功能丧失,提高生存质量。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长期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载:68 浏览:487

张菊 吴庆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高位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不仅可使患者了解术前、术后护理内容,还可提高护士的穿刺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及解决能力,使患者血管可以顺利使用,保证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24

黄文杰 袁朝勇 刘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辅助化疗用药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URBT术后,给予含多柔比星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治疗后24个月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 ICAM-1、s VCAM-1、IL-6、CRP、TNF-α、VEGF与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多柔比星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肿瘤活力。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86

廖银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为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患者,对照组为家属送入医院就诊患者,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9.1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2.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2%和88.5±1.3分(P<0.01),且溶栓时间1.5±0.6天、抢救时间45.2±2.8min、住院时间22.5±1.6天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系统评价 下载:63 浏览:424

何书萍1 石静华2 罗昌韦3 李颖1 郭晓霞1 周复霞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CNKI、VIP、Wang Fang及Pub Med、the Science Dic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后,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5篇,共1 307例患者(对照组639例,试验组668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SMD=0.86, 95%CI(0.70, 1.02),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SMD=-0.85, 95%CI(-1.21,-0.49), P<0.001],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得到有效提高[RR=1.24, 95%CI(1.12, 1.37), P<0.001],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0 浏览:1130

黄惠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0例,均于2023.04-2024.04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下载:90 浏览:1133

唐冰洁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临床为ICU脑出血非手术患者科学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ICU接受的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作对比组、观察组各32例。对比组会实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会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经干预后的NIHSS分数相较对比组偏优(P<0.05),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经干预后的Barthel分数相较对比组偏高(P<0.05)。结论:临床为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适宜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稳步恢复,且有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序提升。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4 浏览:1310

徐小红 耿慧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两组病人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他们的血压都比护理前高了很多(P<0.05)。护理1年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运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