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211 浏览:2281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管理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1104
摘要:
目的:阐明胰腺癌患者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8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胰腺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68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胰腺癌,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评估可见生活质量、情绪控制、营养评分。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常见负性情绪的疏导程度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均衡性及干预前后营养总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水平,避免负性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预后生活恢复更快。
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纠正学生失范行为之我见
下载:194 浏览:2454
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下载:108 浏览:109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60名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通过评估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认知变化等指标,以及调查患者满意度,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康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分显著提高,术后认知变化也有所改善。同时,患者对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整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术后康复策略,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未来的康复护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全面策略。
基于中国北方住宅类建筑讨论居住者的开窗行为对建筑建模及建模模拟结果的影响
下载:285 浏览:1338
综合康复训练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240 浏览:2425
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99 浏览:1007
摘要: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937例照顾者,其中试验组464例,对照组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癌症患儿照顾者的焦虑情绪[SMD=-0.70,95%CI(-1.26,-0.13),P=0.02]、抑郁情绪[SMD=-0.74,95%CI(-1.35,-0.14),P=0.02]和生活质量[MD=0.55,95%CI(0.15,0.96),P=0.007]。亚组分析发现,个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38,95%CI(-0.72,-0.03),P=0.03]、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87,95%CI(-1.67,-0.08),P=0.03]均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0,95%CI(-0.69,-0.11),P=0.008]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19,95%CI(-3.06,0.69),P=0.22]更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1.09,95%CI(-1.92,-0.26),P=0.01]较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MD=-0.03,95%CI(-0.24,0.18),P=0.79]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1,95%CI(-0.70,-0.11),P=0.007]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00,95%CI(-2.52,0.53),P=0.20]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癌症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精神科护士对患者实施约束行为的因素
下载:107 浏览:1102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105 浏览:1105
家庭教养方式与“我”的亲社会行为 ——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
下载:159 浏览:1696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下载:218 浏览:2270
基于特高压直流保护高仿真度建模和动作行为评价分析
下载:315 浏览:1581
关于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的个案研究
下载:248 浏览:2555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
下载:277 浏览:2946
摘要:
综合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急诊患儿(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按照急诊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实验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患儿在抢救室滞留的时间以及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社会图书检索模型研究
下载:128 浏览:1515
眼保健知识与行为矫正对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下载:129 浏览:1430
摘要:
目的 探究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对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大学生视力检查患者中抽取106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对比两组患者用眼保健有效率、视力水平变化、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用眼疲劳症状评分及满意度指标。
结果 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23%>对照组84.91%(P<0.05); 患者视力水平(护理前)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视力水平>对照组(P<0.05);患者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用眼疲劳症状评分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研究组>对照组,用眼疲劳症状评分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 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的应用,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结果 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23%>对照组84.91%(P<0.05); 患者视力水平(护理前)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视力水平>对照组(P<0.05);患者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用眼疲劳症状评分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研究组>对照组,用眼疲劳症状评分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 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的应用,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622
摘要:
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性早熟的患儿,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5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一组则命名为常规组,每组均各自有25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行为状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依从性以及激素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性早熟患儿接受护理后的各组数据差异性可知,研究组患儿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更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激素水平、行为状况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性早熟患儿而言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这有助于减少患儿不良的行为状况发生情况,促进患儿激素水平的恢复,提高患儿依从性,降低患儿消极的心理状况以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小学生眼放松行为现状及其对视力的影响
下载:142 浏览:1525
摘要:
目的 探析中小学生眼放松行为现状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所应用到的方法为分层整群抽样,分析对象为吉林省松原市910名中小学生,为其发放自拟“中小学生用眼卫生情况调查问卷”,了解眼放松行为现状,并开展视力检查,分析各项调查结果。结果 在910名入选中小学生,经视力检查显示有视力不良的有567名,视力良好有343名,视力不良率为62.31%,不同性别视力不良发生率对比:男生(55.93%)<女生(69.46%),对比差异显著(X2=17.698,P<0.05);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65.51%)明显高于郊区学生(58.57%),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6,P<0.05);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X2=21.135,P<0.05),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计眼放松行为中最为常用的闭目、远眺、看绿色植物,其次为做眼保健操、户外运动、滴眼药水,不同性别眼放松行为选择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城区学生闭目、远眺、户外运动选择率明显高于郊区学生(P<0.05);不同学段各种眼放松行为选择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学段越高眼保健操选择率越低,闭目、远眺、滴眼药水学段越高选择率越高;选择远眺和未进行远眺的中小学生左/右眼视力变化差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择滴眼药水学生左/右眼视力改善效果远优于未选择滴眼药水学生(P<0.05) 。结论 性别、地区、学段均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闭目、远眺、滴加眼药水等眼放松行为在综合应用时可以改善视力水平,推荐中小学生在日常中应用。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下载:316 浏览:3073
沙盘游戏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
下载:236 浏览:2522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当中影响其身心健康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需要对其心理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展开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沙盘游戏疗法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调节当中所发挥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时间选择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从这一年之内我可科室接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的家属对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并且为自愿加入研究。将这100例患儿根据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为前50例患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为后50例患儿,该组以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基础,增加沙盘游戏疗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其Conners父母评定量表(P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能够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得到良好的改善,帮助患儿缓解其临床症状,使其能够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社会活动当中,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