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提高预制梁混凝土外观质量验收合格率的方法 下载:71 浏览:390

朱红文 湘禹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预制梁外观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评定优良率,对能否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鉴江高岭拦河闸重建工程交通桥预制梁外观质量,针对预制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点合格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策实施后,预制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点合格率提高到93. 3%,达到了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浅析水土保持新理念新领域 下载:82 浏览:471

潘永安 王巧利 何文虹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土生态学、景观水保学、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新理念,生态清洁小流域、城市水土保持、立体绿化、生态边坡等新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在梳理和总结水土保持新理论和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积极适应和吸纳这些新变化,以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汾河中游闸坝区枯水年环境流量调控研究 下载:75 浏览:402

李扬 孙小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汾河中游闸坝区为研究对象,从闸坝群联合调控和环境流量目标入手,在研究区最小环境流量计算的基础上,以满足最小环境流量为目标,设置5种不同工况对闸坝区枯水年天然来水进行调度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3种建议方案,确定其优先顺序,通过合理的闸坝调度,缓解建坝对河道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闸坝工程的效益。

泾河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下载:70 浏览:405

张宜清1 张琳英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采用线性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分析了1960—2017年泾河流域环县站、崆峒站、西峰站、长武站4个观测站降水和温度的年际变化,探究了泾河流域降水-径流-输沙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微下降趋势,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幅度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降水因子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和泾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归因提供参考。

浅谈辽宁省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及发展态势 下载:67 浏览:395

张成1 李成元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辽宁省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本文从阐述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本质入手,对辽宁省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现状进行判别分析,查找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辽宁省特色,提出辽宁省水利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基于DPSIR模型的许昌市水生态安全评价 下载:77 浏览:412

商震霖1 王志齐1 魏梦现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水生态安全建设对维护人类正常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许昌市2005—2014年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筛选,采用熵权法对筛选出的19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评价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未来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仍有上升的可能。

凌源钢铁集团多水源联合供水水资源论证要点 下载:77 浏览:443

孟晓路1,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取水水源论证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一项重要内容,论证过程中经常涉及多水源联合供水及水源替换的问题。本文以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水资源论证项目为例,分析了多水源联合供水水资源论证的重点及难点。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新建县石埠镇集中供水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要点 下载:65 浏览:389

邓颖新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农村供水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供水工程建得成、建得好、长受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江西省新建县石埠镇集中供水工程为例,浅议农村供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要点。石埠镇集中供水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严格的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方法选择及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施工进度服从建设质量"的总体原则,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农村供水工程施工管理有借鉴意义。

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研究 下载:47 浏览:502

于梅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大部分山洪灾害易发小流域缺少资料的特点,尝试研究了无资料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的确定方法。本文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解决了国内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结果普遍不能直接用、需要结合专家经验进行判断的问题,可以为无资料地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提供参考。

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85 浏览:489

李悦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主要探讨了区域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和特点,阐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对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今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其他区域效益评价工作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辽宁省水利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估 下载:47 浏览:386

王民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调查了辽宁省内水利风景资源条件相对优越,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具有一定开发意愿的107家水利风景区。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水利风景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景资源优质、开发条件良好的水利风景区比例较高。从打分评价的结果看,大部分景区的前期建设可满足水利风景区建设标准的要求。

云南省干旱特点分析及典型干旱年的确定 下载:47 浏览:378

韩艳 姜秀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在对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干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理了云南省126个气象站的月降雨资料,分别按全年降雨量、枯水期(12月至次年5月)降雨量进行排频,初步选定各站点三种典型干旱年对应的年份,然后对126个站点初选的三种典型干旱年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后确定全省典型干旱年。

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466

胡玉杰1 屈创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平台,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相关工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数据的技术手段。在分析无人机遥感系统特点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无人机数据获取、处理及指标提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无人机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管,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贵州山区渣场选址关注点刍议 下载:73 浏览:512

吴平1 邹燕娜2 吴维维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水土保持法赋予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所选渣场的合法地位,确定渣场时必须慎重。各类渣场选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能破坏区域原有的生态功能,不得逾越或破坏生态红线。贵州地处西南岩溶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山高坡陡,受地形条件限制,渣场选择困难,各类型渣场选址的关注点各有侧重。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在水库移民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下载:56 浏览:474

杨忠华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普及化发展,分析了GIS开发技术用于水库移民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方案,以贵州省近年来实施在建的水库工程的移民工作着手,展开对系统设计与系统应用的探究,实现水库移民工作的信息化处理、分析与输出等管理,为移民工作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决策分析成果。

精河县地下水开发凿井工程设计及施工分析 下载:54 浏览:483

周哲文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新疆博州精河县地下水开发工程为实例,对凿井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进行分析,包括机井规划、机井参数设计、打井施工技术等内容。精河县在灌区内建设地下水开发系统,缓解了灌溉用水矛盾,为类似地下水开采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基于CFD的压力交换器压力能转换效率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下载:44 浏览:423

方勇1,2,3 马光飞1,2,3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分析压力交换器的压力能交换效率及内部流动特性,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对不同进、出流管道半径R和不同转速下压力交换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发现:进、出流管道半径越小,压力转换效率越低,高压管路进出口压差越大,高、低浓度盐水的掺混率越高;转速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并不具有唯一确定性,转速对压力器压力能交换效率的影响程度具有周期性,但是每个周期的幅度不同,其中转速n=1000r/min时压力转换效率最低;转速越小转换效率越高,但是存在转子转速不适应能量转换效率的转速存在,即n=1000 r/min时,不能适合实际应用需求;在给定设计流量和转速情况下,本文设计的压力交换器可以用于压力交换,但效率有待提高,需要进行模型优化。

基于SWAT模型的浑河流域水污染特征模拟 下载:91 浏览:486

赵丹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模拟流域水污染特征,确定水污染分布区域、时间特征及污染源类型,能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本文基于SWAT模型确定浑河研究区氨氮负荷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情景设置法分析其氨氮污染来源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流域水污染特征,可为相关部门精准化治理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下载:87 浏览:487

丁新辉1,2 刘孝盈1,2 刘广全1,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利用文献荟萃法,对我国沙障的类型及其固沙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沙障固沙技术的理论尚有待完善,沙障的规格、材料选取没有相应的规范,沙障固沙体系布局不合理,沙障对沙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不充分,重大工程中的沙障效益评价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我国沙障治沙技术研究趋势为:(1)重大工程沙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在现有沙障设施内,开展沙障—沙生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3)防风固沙体系模式的优化研究。

高速公路项目植被自然恢复研究 下载:87 浏览:448

苗春玲 陈子平 王小军 彭贤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结合包头至茂名粤境段高速公路工程2015—2017年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资料,分析了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等区域的植被自然恢复情况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因素等。结果表明:在雨量充沛的广东地区,在临时堆土场保留种源的情况下,植被自然恢复面积达可绿化面积的80.54%;取土场、弃渣场等区域仅靠自然植被恢复的过程来减轻水土流失是不可行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种,在植被自然恢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砾石覆盖能够保存种源,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植物生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