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下载:88 浏览:469

杨记昌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以新时代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为对象开展探究,在分析传统应急救援设备管理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并从系统构建、软件设计和测试分析三个方面对新系统开展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更好地开展应急救援设备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鹿台山煤矿带压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与评价 下载:89 浏览:423

张军鹏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华北型煤田C-P系煤层底板水是煤矿开采的主要水害威胁。为探讨鹿台山煤矿2号、15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水突水危险性,在收集井田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煤层赋存及变化趋势特征、煤层围岩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垂向组合特征;采用《煤矿防治水细则》中规定的突水系数进行了底板突水危险性研究,计算了2号、15号煤层底板突水系数,提出了临界开采深度评价模型,并确定了临界开采深度的量化取值,对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为该矿未采区水害管理与防治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

华胜煤业3105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下载:88 浏览:455

赵振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华胜煤业3105综采工作面受高强度采动影响,围岩稳定难以控制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分别推进到40 m、90 m和120 m时,支承压力的峰值分别在8 m、12 m和15 m左右,影响范围分别在40 m、45 m和45 m左右,最大支承压力分别为8.3 MPa、11.2 MPa和11.6 MPa。3105工作面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7.3 m、19.4 m和16 m,工作面的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7.6 m;周期来压期间支架的平均末阻力分别为6 262.7 kN、7 471.6 kN和7 580.5 kN,平均值为104.9 kN;影响范围分别为5.4 m、7.4 m、5.8 m,平均值为6.5 m。监测断面顶板累计下沉159.8 mm,两帮累计的相对收敛量达到了92.5 mm。

半盲孔及盲孔液压缸内壁无划痕光整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20 浏览:208

吴珂珂1 王威2 吴洪喜3 艾敏2 李腾2 申林飞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典型半盲孔及盲孔液压缸内壁切削光整加工划痕难以避免问题,通过分析减材加工切削光整加工技术的不足,采取粗磨或精镗加精车建立光整加工基准、超声滚压光整强化加工缸筒内壁等工艺措施,实现了半盲孔及盲孔液压缸构件内壁的无划痕光整加工,对机械构件半盲孔及盲孔内壁的无划痕光整加工起到了指导及借鉴作用。

高瓦斯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分析 下载:85 浏览:470

秦锦华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以高瓦斯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为对象开展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巷道布设方式的基础上,对作业面沿空留巷支护进行全面的设计分析,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沿空留巷作业体系,对于提高矿井生产效益意义重大,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高河煤矿优化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 下载:85 浏览:435

王婷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在煤矿开采中占据重要位置,结合高河煤矿具体情况,阐述了优化资源储量所采取的无煤柱开采的先进工艺,大大提高了采区回采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所揭露的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与原勘探储量相比,实际储量管理工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实现了储量的动态管理,确保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

一种链传动设备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75 浏览:396

陈光 杜刚华 申晨 马晓 宇殷森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一种链传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爬行现象,分析了导轨的结构形式及发生问题的原因。为消除或降低该爬行问题,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通过试验验证了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或降低装填过程中的爬行。为今后的链传动设备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的依据。

薄壁半盲及全盲小型深孔筒体内壁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58 浏览:256

骆新营1 王威1 朱志强2 李春雷1 艾敏1 李腾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通用加工技术的不足,通过工艺性分析,采取加工中心定心找正、非标硬质合金内冷钻加工底孔、非标硬质合金内冷铰刀加工成孔、超声滚压光整加工孔壁等工艺技术,实现了薄壁半盲及全盲小型深孔机械构件内孔的有效加工,对机械加工领域中结构元件的小孔径、大长径比、薄壁、半盲及全盲内孔的无变形、稳态加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软岩巷道掘进扰动机理及范围分析 下载:87 浏览:442

杨茂生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软岩巷道掘进扰动作用大、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以山西煤炭运销煤集团四明山煤矿软岩巷道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岩巷道掘进扰动机理及扰动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巷道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弱掘进所带来的扰动影响,巷道掘进的影响区域主要为以掘进头为圆心、半径40 m的圆形区域,当超出该区域后,围岩受到掘进的扰动影响基本趋于平稳。

煤矿开采地面沉陷变形预测及防治对策 下载:84 浏览:438

薛红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地下煤层开采有可能会诱发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矿井的生产安全。为了保证矿山能够安全开采,减少开采时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今后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大倾角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模拟分析 下载:88 浏览:453

马育红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对平舒矿沿倾向上开采时的大倾角放顶煤的冒落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参数下放煤过程的煤矸冒落图形。通过对不同采煤高度、放煤步距的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上向放顶煤开采的最合理放煤工艺参数,为后续大倾角放顶煤不同开采方向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华胜煤业综采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432

郭锦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在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场和围岩压力显现规律及控制是采矿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结合华胜煤业实际地质条件对工作面回采围岩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巷道和煤柱受力位移变形机理,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煤柱在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及水平位移情况,以期为同类型围岩煤矿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回采面合理采煤方法的确定 下载:86 浏览:440

张文明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以8601回采面开采8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地质构造、顶板、煤层倾角、硬度和泥岩夹矸对不同采煤方法的影响。由于8601回采面内陷落柱发育,且顶板破碎、有淋水现象,煤质松软,不适宜采用大采高综采的采煤方法。从经济、安全、适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8601回采面最佳的采煤方式为综放开采,同时,从采面煤壁稳定性、顶煤冒落性、夹矸位置和厚度等方面综合确定了综放开采合理的割煤高度为3.3 m,采放比为1∶1.2。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提高的有效措施 下载:88 浏览:445

亢鹏飞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综采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综采技术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差,导致煤炭资源的回收率较低。由于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煤炭回采率的措施。

变厚煤层沿空留巷支护分析 下载:89 浏览:451

张建光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沿空留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巷道布设回采工艺,其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于提升矿井综合效益意义重大。以此为着手点,针对变厚煤层沿空留巷支护的应用开展分析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对沿空留巷技术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沿空留巷的实际应用进行设计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案实现了对沿空留巷围岩的有效支护,提升了使用有效性。

基于分层铣削和激光扫描的模型重构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423

申军伟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铣削和激光扫描相结合的零件特征重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零件外轮廓扫描获取整体外形点云数据后,通过分层铣削并进行逐层扫描获取零件内部结构的点云数据,然后导入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零件的三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数据获取准确快捷、不易受环境光干扰的特点,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且能对复杂零件的内部特征进行准确重构,拓展了实际应用中模型反求的方式和方法。

正升煤业二次重建水文地质情况浅析 下载:88 浏览:450

马生勇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对汾西正升煤业区域水文地质的分析推断,预计了矿井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总涌水量、矿井采空区涌水量、矿井总涌水量。

综采面通风系统优化及瓦斯治理分析 下载:80 浏览:431

穆嘉奇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综采作业过程中由于煤炭一次性采出量较大,使得回采中瓦斯涌出问题突出,实现对瓦斯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以此为着手点,对综采面通风系统优化及瓦斯治理开展综合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原矿井通风系统不足的基础上,对通风系统改造要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践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风系统实现了对上隅角瓦斯浓度的有效控制,并提高了回采作业效率。

矿井通风瓦斯治理探究 下载:82 浏览:429

王大伟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以矿井通风瓦斯治理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煤矿井下作业面瓦斯灾害的基础上,从作业面瓦斯治理方式、通风系统优化和采空区瓦斯抽采设计三方面对作业面瓦斯治理开展分析探究,并对优化后方案的应用效果做出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案实现了对井下瓦斯的有效治理,提升了作业安全。

提升煤质化验准确性的措施 下载:83 浏览:456

朱亚丽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煤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还是一种工业原料。由于煤的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使用煤,需要区分煤的类型。区分各种类型煤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煤质化验,因此,保证煤质化验的准确性对于煤炭的合理利用十分重要。通过分析煤质化验的主要内容及要点,提出了一些提升煤质化验准确性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煤质化验人员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