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在大型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321

于颖1 陈新琪2 陈蓉3 王一鹤2 韩兵4 《电气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控制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PSVR与调差的区别;以温州发电厂300 MW发电机PSVR实际应用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验证了PSVR在提高机组动态无功方面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修改PSVR系数,可以使PSVR静态特性与调差系数基本一致;PSVR的放大倍数越大,其负调差特性越好。

贱金属Ni电极的制备和性能 下载:63 浏览:424

骆迁1 姜朝斌1 黄万雄2 刘赐宇1 严航1 陈勇1 叶波1,3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使用Ni、B粉和玻璃粉制备贱金属Ni电极浆料,加入松香松油醇作为有机溶剂。两组浆料中Ni粉,B粉和玻璃粉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0%、15%、15%和68%、16%、16%。将浆料涂覆在PTC半导瓷上在790~870℃烧结,制备出贱金属Ni电极。用SEM电镜观察电极样品截面的形貌。对不同烧结温度的Ni电极做截面EDX线扫以获取电极和陶瓷各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的变化。改变浆料的组成和烧结温度调节了电极的匹配性以及体电阻、方阻等电学性能。在810~850℃区间内保温20 min,在PTC等半导瓷上得到的Ni电极具有良好电学性能。根据电极和瓷体主要元素的原子百分比的变化研究了陶瓷与电极的匹配性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扩散系数D以及原子浓度百分比变化的影响,探索了客观性质的微观机理。实现了Ni电极与PTC陶瓷的良好匹配。

某换流变阀侧套管电压测量系统谐振过电压分析 下载:65 浏览:485

郭铁 韦德福 宋云东 刘旸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某换流变在运行过程中阀侧套管电压监测数值升高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信号处理、理论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确认引起此次异常的主要原因为二次系统发生分频谐振,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对其他换流变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110kV精密电压互感器主变比校准线路分析及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97 浏览:512

刘罡1 常源1 冮若嘉1 禹加1 房琛2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110 kV精密电压互感器根据变比不同采用2种不同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对主变比按照JJF 1067—2014 《工频电压比例标准装置校准规范》要求采用参考电势法得到20%额定电压及以下误差值;采用串联加法得到电压系数曲线,按照规定算法推算出20%以上额定电压误差值。对所有数据进行6次重复性测量,从4个方面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标准不确定度,为220 kV和500 kV标准电压互感器误差测量和不确定评定打下基础。

一起22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故障的处理及分析 下载:82 浏览:502

黄晓峰 吴胥阳 王益旭 王颖剑 张健聪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作为一次电压监测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二次电压的准确采集和继电保护的正常工作。首先介绍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典型结构,并针对一起220 kV母线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故障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解体发现由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磁单元一次线圈的短路烧蚀造成了这起故障。最后对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提出了相关建议。

基于旋转矢量模型的任意电网电压基波相位快速检测方法 下载:69 浏览:402

许杏桃 徐晓康 陈群 黄文静 《电气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正>为了实现10 kV配电网故障的快速精准定位,需要实时获取电网电压电流基波相位、幅值等关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矢量模型的任意电网电压基波相位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正交坐标系,通过连续两次采集旋转电压矢量信息,即可实时获取该电压的相位值。以配电网信息采集。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81 浏览:490

潘丰 程凡华 骆聪 简好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考虑到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有利于稳定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和优化充放电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为控制目标,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外部功率平衡,结合超级电容的快充能力和蓄电池的续充能力,以超级电容电压和蓄电池的荷电状态为判断条件,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内部功率平衡。在Matlab/Simulink环境构建孤岛模式下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了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在负荷功率波动时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同时降低了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

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分析 下载:84 浏览:494

迟丹一 李爽 耿丽娜 马一菱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在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负荷不平衡、系统三相参数不对称等都会引起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针对变电站三相参数不平衡现象,阐述了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并选取变电站,根据其实际配置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

两种绕组变形判别方法的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498

赵春芳1 王世民2 蒋大伟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变形将降低绝缘水平,引发变压器严重故障。文中对频率响应分析法和低电压阻抗法两种绕组变形判别的原理和标准进行分析,通过实例阐述了变形故障的判别过程,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变压器变形检测提供参考。

光伏发电站无功系统设计 下载:86 浏览:507

李博1 陈国龙2 吕忠华2 吴昊2 温继胜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大规模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受交直逆变的影响,对电网运行有极大的影响。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进行无功补偿。依据国家规程,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实现光伏电站利用逆变器发出无功计算,以减少电容器配置,降低工程造价,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厦门柔性直流换流站保护系统信号回路改进方法研究 下载:92 浏览:507

田存建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结合厦门±320 kV柔性直流换流站"12.13"跳闸事件及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动作特性,对柔性直流换流站典型的控制保护系统信号回路进行研究。针对直流分压器二次回路设计缺陷,提出了3种改进方法。给出了详细电路,并通过仿真验证了3种方法的可行性。结合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工程实际应用,对3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改造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断路器电弧模型对瞬态恢复电压影响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447

王珍珍 何柏娜 宁家兴 孔杰 《电气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电弧发展过程直接影响瞬态恢复电压的特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断路器电弧模型十分必要。针对某75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别采用理想开关模型、Mayr电弧模型、Cassie电弧模型以及Cassie-Mayr电弧模型来模拟断路器开断过程,并利用EMTP-ATP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位置时,断路器电弧模型对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研究表明,断路器采用Cassie-Mayr电弧模型能够更贴切地模拟开断暂态过程,仿真结果更准确,推荐采用Cassie-Mayr电弧模型。

基于组合运算的不平衡电网谐波检测方法 下载:80 浏览:459

万钧力 刘浩 黄曌 《电气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三相不平衡条件下传统谐波检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改进型ip-iq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三相电压进行坐标变换、三角函数变换及组合运算,提取基波正序电压,并将平均值滤波串入低通滤波器中以减小基波正序电流中的纹波。改进方法比传统ip-iq检测法能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电网负序电流、谐波及无功电流,明显降低了基波正序电流的谐波畸变率(THD)和检测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轰击电压对钕铁硼表面蒸发镀铝膜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502

苏一凡 石倩林 松盛 宋可为 胡芳韦 春贝 李洪 代明江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为提高钕铁硼磁体的耐腐蚀性能,采用离子辅助蒸发镀技术在其表面沉积Al防护膜层.试验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通过电化学方法及中性盐雾试验检测膜层的腐蚀性能,通过拉伸试验评价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以研究轰击电压对膜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轰击电压0-1500V下沉积Al膜层,随着轰击电压的上升,Al膜层的晶粒先减小后增大,在-1200V下制备的Al膜层的晶粒最细小;随着轰击电压的上升,Al膜层的耐盐雾腐蚀时间增加,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低.在-1500V下制备的Al膜层的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72h,自腐蚀电流密度可达1.203μA·cm-2,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施加轰击电压可以提高膜基的结合强度及耐盐雾腐蚀性能.

电压约束条件下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特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490

程孟增 张明理 梁毅 张子信 刘凯 《电气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单个分布式光伏电源集中接入和多个分布式光伏电源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后配电网馈线节点电压变化机理,给出以静态电压限值为约束的接入容量极限。探讨了影响低压配电网静态电压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光伏接入位置、接入形式、出力大小、电网线路参数和负荷大小及特性等。运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软件搭建了分散光伏发电多点接入低压配电网的系统模型。结合仿真算例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修正了不同线路长度接入容量方案,并提出了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负荷网源不协调工作引起的电压偏差的措施和方案。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PQ解耦控制系统研究 下载:93 浏览:505

汪小青1 赵艺婷2 赵艳旭3 杜诗瑶4 傅琪雯5 《电气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变速恒频系统双PWM变换器及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电压矢量定向双环控制策略,推导了电流内环前馈解耦公式。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建立了9 MW双馈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Q解耦实现了最大有功功率跟踪,吞吐无功功率抑制电压波动,进相运行提高暂态稳定性等。

基于直流电压信号的光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89 浏览:494

范亚楠1 刘天羽1 张新松2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以光伏系统、储能装置、并网逆变器、交直流负荷构成的光储系统基础上,分别对离网和并网两种运行方式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考虑到光伏装置的随机性、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属性和负载多变的现象提出直流侧电压分层控制方式。以直流电压幅值为依据,协调储能装置自适应下垂控制,同时网侧双向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技术,能较好地稳定直流侧电压,降低系统内部功率冲突,保证内部功率交换的稳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在离/并网模式下,分别仿真验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离网模式下,与下垂控制进行对比,虚拟同步技术的引入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协调控制策略保证了系统稳定并实现储能装置的有效利用。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集中-分散控制策略 下载:79 浏览:471

孟明1 李宽1 周晓兰2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系统优化调度与本地分散控制的协调问题,提出了一种集中-分散式控制架构,在集中控制层,以系统网损最低以及新能源最大水平消纳为优化目标,通过优化调度算法计算出系统中各可控单元的最优功率参考值,为本地分散控制层提供初始运行指令;在分散控制层,将直流母线电压分为正常状态、风险状态、越限状态,在正常状态和风险状态,各从换流站通过基于优化调度指令的下垂控制实现系统的平稳运行,在直流电压越限时,蓄电池作为后备单元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直流电压的二次恢复。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该控制策略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对系统功率进行灵活、高效的调节,主换流站退出运行时,通过蓄电池单元的充放电实现系统电压的二次恢复,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

考虑无功裕度的电压自适应分区方法及主导节点的选择 下载:81 浏览:456

颜湘武 李若瑾 徐韵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当前二级电压分区未能较好实现动态无干预调节的现状,基于电压/无功灵敏度及模块度函数,该文提出一种随电网运行工况实时变化的自适应动态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方法。以每个无功源为分区中心,根据电压/无功灵敏度大小将负荷节点映射到对应的无功源;构建考虑无功裕度的改进模块度函数,以其为衡量指标进行区域合并自动形成最佳分区。引入其他区域节点对本区主导节点的抗干扰指标,结合主导节点在本区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指标,确定主导节点选择方案。从区域内无功源控制灵敏度、无功裕度及主导节点的可观性出发,对分区结果进行评估验证。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主动配电网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 下载:83 浏览:487

廖剑波1 陈清鹤1 监浩军1 许鹏程1 卫春峰2 张路3 《电力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主动配电网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构建了配电管理系统总揽全局、区域调控终端负责分区的调控框架。采用经济性与安全性协调统一的两阶段调度策略:日前执行经济调度,降低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运行成本;日内阶段正常时各子区域跟踪日前计划进行分区局部修正,存在电压越限时DMS执行系统全局调整以消除越限。建立了日前经济调度、日内分区局部功率修正与系统全局电压调整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和声搜索算法来求解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能够适用于日前-日内两个阶段,保障ADN经济安全运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