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众创空间集聚的连续距离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2 浏览:400

陈锦其1,2 徐蔼婷1 李金昌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253家浙江省众创空间的微观数据,文章在运用连续距离的测度方法测算众创空间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众创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地理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分布在杭州和宁波市辖区,选址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回归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均对众创空间的地理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尽管不能直接促进众创空间的集聚,政策引导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较显著的互补效应。据此,文章从培育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沉管干提土式矩形咬合灌注连续桩墙施工技术及设计要点 下载:67 浏览:491

陈建兰1 翁功伟2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当前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坑支护桩——矩形沉管干提土式咬合灌注连续桩。理论计算及应用表明该桩型能降低基坑支护造价15%25%。沉管干提土工艺施工能彻底摒弃泥浆污染,降低挤土对周边桩和环境的影响。

C/SiC复合材料高温有氧重复使用条件下力热性能演化研究 下载:48 浏览:392

张晗翌1 陈伟华1 王丽燕1 程响1 李冠姝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压缩、三点弯曲、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空气重复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利用SEM观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所形成的断口形貌,得到以下结论:随测试温度升高,C/SiC复合材料的抗压、弯曲和拉伸强度性能均出现了降低。高温氧化引起碳纤维结构损伤,纤维增韧机制消失,导致强度迅速衰减;在25℃、500℃和1000℃下,C/SiC复合材料经过50次循环载荷后,试样的压缩强度增长,弯曲强度小幅降低,拉伸强度则出现大幅度下降。

基于连续语音识别的码本数据信息优化研究 下载:18 浏览:127

魏艳娜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矢量量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矢量量化的码本设计过程中,经典的LBG算法对初始码本非常敏感,初始码本的选取不但影响迭代的收敛速度,很大程度上还影响最终码本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初始码本生成算法,通过距离调节参数进行迭代来更细致地划分矢量空间,进而改善码本质量。新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在类间离散度、矢量量化不均匀度和收敛性等性能指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将新算法得到的初始码本经LBG算法再次优化后,应用于非特定人汉语连续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证实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加劲肋拓宽研究 下载:47 浏览:368

吴文清1 翟建勋2 张娴1 赵昊1 张慧1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横向拼接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横向加劲肋的新型柔性横向拼接结构。保持新旧箱梁翼缘板分离,在新旧箱梁翼缘板下侧增设沿纵向均匀设置的横向加劲肋,将新旧箱梁翼缘板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基于横向加劲肋的柔性拼接结构。依托实际工程,考虑了车辆活载、基础沉降差、新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变形等多重作用,对拼接结构自身及拼接前后既有箱梁的受力状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拼接拓宽后结构整体刚度有明显提高,且能有效减小旧桥的活载作用效应,说明横向加劲肋能够有效连接新旧箱梁,使得拓宽结构共同受力;在新建桥梁的材料收缩及徐变效应作用下,拓宽后整体结构产生较明显的横向变形,尤其要关注梁端截面的横向变位和加劲肋主拉应力值;在基础不均匀沉降差作用下,各支点截面加劲肋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可能造成结构开裂损坏,需要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或进一步优化设计横向加劲肋。此外,文章还研究了加劲肋尺寸参数及布置间距变化对新旧桥梁及加劲肋自身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加劲肋拼接结构用于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拓宽是可行的,它为类似桥梁拓宽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择方案。

沉管干提土式矩形咬合灌注连续桩墙施工技术及设计要点 下载:68 浏览:406

陈建兰1 翁功伟2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当前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坑支护桩——矩形沉管干提土式咬合灌注连续桩。理论计算及应用表明该桩型能降低基坑支护造价15%25%。沉管干提土工艺施工能彻底摒弃泥浆污染,降低挤土对周边桩和环境的影响。

曲线独柱墩连续箱梁桥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下载:35 浏览:368

王强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结构的整体性失稳破坏为连续箱梁桥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公路TJ5标独柱墩桥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分析,对丹霞互通D匝道桥、E匝道2号桥以及G匝道桥进行抗倾覆稳定性研究,提出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的抗覆性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弯曲性能研究 下载:83 浏览:483

熊鑫 蒲颖 邓荣坚 宋威 范欣愉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积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数据,通过改变相容剂PP-g-MAH含量、环境温度、复合材料铺层结构等方法,研究各种因素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PP-g-MAH能提高板材的弯曲强度,PP-g-MAH的合适用量是树脂基体的3.0%~4.5%;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板材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降低,由于夹芯板玻纤含量相对较低,其弯曲性能的降低幅度更大;不同的铺层结构对复合板材弯曲性能影响较大,0°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高于90°方向上的.

基于PWA模型的安全诊断方法在CSTR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466

王宇红 杨璞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仿射(PWA)模型的安全诊断方法。该方法需要先建立石化系统的PWA模型,该类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石化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混杂特性;再采用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形式验证算法,求取系统状态所有可能的运行轨迹,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危险进行预判,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将该方法应用到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中,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连续梁桥整体横向旋转复位技术 下载:53 浏览:266

田学志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摩擦阻荷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平移复位装置,适用于空间狭小的柱墩支撑桥梁结构整体复位,复位过程中桥墩几乎无附加水平力。某曲线连续梁的横向复位实践表明:该复位装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施工便捷,周期短、成本低;梁体旋转复位水平力随位移量逐渐增加,最大旋转复位等效摩阻系数应按照6%进行预估。

高强度铝合金履带板体的研究 下载:80 浏览:455

耿江波 龚雪莲 李珂 高剑 梅素媛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根据履带板的结构和载荷特点,开展了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在履带板体上的应用研究.以降低危险截面应力为目标,通过局部结构强化达到了使用要求.样品试制采用半连续铸造和等温模锻相结合的工艺成型方法,保证了履带板的强度.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同外形尺寸的铝合金板体经过优化后可以达到与钢制履带板相接近的极限拉力,重量减轻了30%,验证了铝合金材料及其工艺技术在履带板上应用的可行性。

环境温度对单薄壁墩连续刚构0#块水化热的影响 下载:62 浏览:494

唐杨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以重庆市某单薄壁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FEA建立0#块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平均环境温度和温度变化幅值下单薄壁墩连续刚构0#块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了此条件下0#块水化热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0#块的拉应力区域主要出现在通人孔附近、横隔板与箱梁腹板和顶板交界的位置、横隔板内部中心区域以及横隔板位置对应的翼缘板,横隔板内部中心区域拉应力范围最大,通人孔附近通常出现拉应力峰值;横隔板内部的主应力大致表现为先压后拉;平均环境温度的改变对横隔板内部的主应力影响不大,温度变化幅值越大横隔板内部的主拉应力越大;平均环境温度和温度变化幅值越大通人孔倒角位置的主拉应力峰值越大。

大跨度连续梁桥临时固结组合设计 下载:53 浏览:274

陈谦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新建徐宿淮盐线(100+200+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介绍大跨径连续梁桥临时固结的设计方法。该桥具有跨径大、桥面宽等特点,箱梁临时固结为该类型桥梁悬臂对称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该桥临时固结体系由临时支座组成的墩顶固结与0号块钢管混凝土支撑体系组成的墩旁固结两部分构成。通过计算分析该方案满足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抗倾覆的要求,且临时固结体系充分利用0号块现浇支架作为钢管混凝土支撑体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可为同类型桥梁临时固结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硅胶管采集-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空气中氨 下载:61 浏览:387

周霞 李双 乔小迪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硅胶管采集-连续流动分析测定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用酸性硅胶管短时间采样,经0.01 mol/L硫酸溶液超声洗脱,取洗脱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硅胶管平均洗脱效率为97%,方法线性范围0.02 mg/L~5.0 mg/L,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0.008 mg/L,以采集7.5L空气计,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1 mg/m3,相对标准偏差0.56%~2.95%,加标回收率96.0%~102.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测定。

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下载:117 浏览:1514

莫秋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优化管理和连续性护理联合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n=40)。试验组采取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关于Barthel指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81.35±2.59)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3.64±3.18)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更好(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20.0%,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联用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基于阻抗缓冲概念的连续逆F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下载:55 浏览:456

赵国华 吕昊晟 储龙威 《天线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宽频带和高效率的需求,介绍了一种高效率连续逆F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并基于CREE公司的CGH40010F高功率管设计了验证电路。在分析连续逆F类模式的基波和谐波阻抗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基于阻抗缓冲概念的新型谐波控制网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1.2GHz~2.3GHz宽带的连续逆F类功率放大器。ADS版图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1.2GHz~2.3GHz工作频带内,漏极效率在58.9%~74.4%之间,输出功率为39.3dBm~41.3dBm,增益大于10.3dB,增益平坦度小于±1dB。本文的设计方法能为功放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SIW的W波段CTS天线阵列设计 下载:51 浏览:448

罗伟 《天线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的W波段连续切向节(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CTS)天线。该天线采用SIW功分器结构,经过16组锯齿腔状的线源产生器直接激励CTS辐射槽,从而将传统全并馈CTS天线的纵向层数缩减为2层。这不但降低了天线剖面高度和成本,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效率。从HFSS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在75~80GHz的频段内,反射系数在-10dB以下的带宽1.31GHz,在中心频点处反射系数达到-22.2dB,其最高增益为22.22dBi。

基于抛物面反射器馈电的多波束CTS阵列天线设计 下载:57 浏览:455

陈中英 《天线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于Ku频段的多波束连续横向枝节(CTS)阵列天线,该天线通过切换馈电端口实现多波束扫描。该天线主要由抛物面反射器波束成形网络(BFN,beamforming networks)以及CTS辐射枝节两个部分构成,结构简单,采用PCB(印刷电路板)工艺制作。其中抛物面反射器波束成形网络包括基于SIW的H面扇形馈电喇叭以及抛物面反射器平面波转换结构;辐射部分为串馈CTS天线,通过预偏20°实现H面正方向波束扫描。天线工作在12.5GHz,通过改变馈电喇叭可实现0°-60°的大扫描角度。

一种调频连续雷达波超低相位噪声频率综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3 浏览:451

陈建辉 滕娟 李青 《天线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低相位噪声锁相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设计了一种调频连续雷达波(FMCW)超低相位噪声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X波段频率不仅可以实现相位噪声-106dBc/Hz@1kHz和-147dBc/Hz@1MHz的指标,而且还具有捷变频、数字幅度控制、低功耗、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异特性。

跨界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生成的有效路径 下载:47 浏览:455

邹晓明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2期

摘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强调阅读知识的综合性、技能的多样性、情志的积极性、过程的创造性和结果的实践性。跨界学习对生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拓宽学习场域,打通学生的知识壁垒;活化认知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交往对话,引发学生的深度体验;注重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元阅读、课程整合、生活实践和复式评价等多种跨界学习方式,以丰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知识背景,锤炼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能力,完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知能结构,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情志动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