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MMC-HVDC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型接口算法 下载:89 浏览:470

江守其1 李国庆1 辛业春1 王丽馨1 刘博文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已成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MMC-HVDC)的重要研究手段,而接口算法是保证其系统稳定性和仿真精确性的关键技术。基于理想变压器模型法与阻尼阻抗法接口特性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新型接口算法,可在保证MMC-HVDC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仿真精度。针对阻尼阻抗法,提出了物理动模交流场等效阻抗的精确计算方法,并简化了MMC交流侧等效阻抗的计算过程,实现了阻抗的实时匹配;根据2种接口算法的结构原理,在阻尼阻抗法的附加阻抗支路增加了一个可控开关,并以理想变压器模型法接口稳定性为依据设计了开关的动作条件及其误动的解决方案,进而设计新型接口算法的实现流程,保证接口特性的有效切换。通过数字仿真对比分析了新型接口算法与常用接口算法的接口特性,验证了其优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最后,设计了适用于MMC-HVDC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的启动方案,并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光伏微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下载:84 浏览:446

殷桂梁 董浩 代亚超 王海轮 王硕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当太阳能大规模接入光伏微电网时,系统的惯性将会随之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在遭到扰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频率振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可有效增强系统惯性。该策略通过构建虚拟惯量和阻尼与频率偏移量间的自适应关系,使得系统可根据其暂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系统特性来自由配置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使得系统在相同负荷扰动下受到的冲击减小,从而减小了系统在振荡过程中的超调量和振荡时间,有效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其次,该文对系统关键参数的选取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根轨迹法确定各个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利用Mtalab/Simulink仿真工具,通过与传统控制策略相对比验证了文中新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 下载:73 浏览:499

陈来军1,2 黎立丰1 郑天文1,3 郭岩1 梅生伟1,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然而,由于逆变器可能呈现负阻抗特性,并联逆变器系统存在较大的谐振风险。谐振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并网的电能质量,还可能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电压控制模式下逆变器的等效阻抗模型,分析了逆变器阻抗特性与控制延时间的解析表达和定量关系,指出其负阻抗特性会随着控制延时的减小而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谐振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减小等效控制延时,重塑逆变器对外阻抗,实现了谐振抑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自适应差分扰动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下载:16 浏览:216

刘紫阳 郑韩飞 李丛萱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布谷鸟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全局寻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自适应差分扰动的布谷鸟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布谷鸟算法框架下加入自适应差分扰动量,使目标函数适应度在当前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加速算法收敛。差分扰动量由扰动系数和适应度负差分向量决定。适应度负差分向量作为扰动方向有助于适应度降低。扰动系数与算法进化阶段相适应,使算法在迭代初期有较快收敛速度,而后期有更高的寻优精度。将该算法和标准布谷鸟算法在多个单峰和多峰标准测试函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分级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68 浏览:523

闫吉春 柳杨 单臣玉 崔耀东 李建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在对宁夏自然条件与气候、传统建筑特点分析研究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筑的气候影响因素,确定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标层次结构,包括3个准则层指标,9个指标层指标和21个方案层指标,通过分析确定各层指标对系统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数,根据指标值判断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程度。

利用全桥MMC注入特征信号的直流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下载:89 浏览:460

宋国兵 王婷 张晨浩 吴磊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交流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利用健全相和跳开相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永久性故障性质判别,考虑到直流线路故障清除后,健全极与故障极无耦合关系,并充分利用换流器的高可控性,提出了一种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特征信号的选取原则、特征信号的产生原理与调节;其次通过附加控制策略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利用该特征信号在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的传播特性差异进行故障性质判别,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利用全桥换流器注入特征信号判别故障性质方法的有效性。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 下载:89 浏览:430

陈登义1 李啸骢2 刘松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基于反步法,进一步应用自适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含SSSC的非线性控制律。首先,建立了含SSSC的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模型,将其简化为两机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引入非线性阻尼算法(nonlinear damping algorithm,NDA)改进反步法,减小了"计算膨胀"问题,设计过程简单可行,并且闭环系统仍然是渐近稳定的;另外,对不确定参数设计了自适应律,并引入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反馈控制律,增强了SSSC控制器的鲁棒性。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含SSSC的两区域四机系统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并且优于传统的反步法。

基于运行状态评估的双馈风机自适应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下载:90 浏览:441

高澈1 田新首2 李琰2 迟永宁2 刘超2 唐冰婕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双馈风机机械与电气解耦,使得接入电网总有效转动惯量降低,增加电网频率调节压力。分析了双馈风机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实现对系统频率响应技术,研究了双馈风机在调频过程中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能量变化评估方法,提出基于机组状态评估的双馈风机自适应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运行状态评估的双馈风机自适应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在不同出力水平下可以对系统频率提供有效支撑,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同时调频过程中保证机组运行稳定。

抑制虚拟同步发电机低频振荡的自适应阻尼控制算法策略 下载:23 浏览:212

马成松1 赵耀1,2 刘庆飞3 杨帆1,2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发展,以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策略为主的逆变器在电网中渗透率将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低频振荡现象在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中未得到相应的研究。为了研究低频振荡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影响,在详细分析VSG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中出现低频振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低频振荡时功角特性的关系,提出一种自适应阻尼控制算法,能够自适应控制系统阻尼系数,抑制低频振荡。最后,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VSG系统中低频振荡现象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自适应巡航系统车辆跟驰控制策略仿真 下载:47 浏览:451

翟志强1,2 许进亮1 袁皓1 周永明1 赵龙飞1 王世谦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对行车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间距的车辆跟驰控制策略。建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运动模型,近似估计本车质心轨迹的曲率半径。建立前车目标辨识模型,根据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运动状态判定前车跟踪目标。设计车间距离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车速控制本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驶。开展本车换道、曲线路径的复合工况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车能够快速、平稳地跟踪前车目标。

基于区域灰度的双目视觉映射适应性匹配 下载:88 浏览:503

黄政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1期

摘要:
双目视觉作为模拟人眼感知视差的系统,通过两个视图中对同一个物体的整体位置感知差异来理解其对于自身位置的距离感。当把视点看成两个点时,平面物体表面也会因为和左右视点发生细微的单应变换,而当物体表面为曲面时,仅可看成局部单应变换。而类如基于区域灰度匹配方法中的区域框大小要表述其相互之间的差异,经由焦距视差的放大,曲面视差必定存在一定差异。利用映射适应理论对经典相关度计算理论进行修改,加入迭代拟合生成的差异因素的影响,通过算法迭代实现求精匹配。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与多元化负荷条件下配电网接入标准适应性研究 下载:43 浏览:281

白桦1 吴奎华2 孙充勃3 孔王莺1 邱益林1 《电气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逐渐丰富。为顺应能源改革需求,以实现风电、光伏和燃料电池等分布式电源高比例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微电网和电能替代技术对应的多元化负荷接入为目标,通过比较国内外配电网发展现状,横向对比接入规划、设计以及评估环节的国内外标准,基于当前国内政策导向,结合国外分布式电源接入现状,研判新型发用电设施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现行标准应对的适应性,并提出适应于常规用电负荷与新型发用电设施的标准化工作建议。

一种自适应时间性反走样算法 下载:78 浏览:484

陈文倩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时间性反走样算法使用启发式方法导致的模糊、闪烁和子像素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时间性反走样算法。对于历史颜色失效的像素,使用超采样来代替传统时间性反走样算法中的启发式方法,并通过层次化的分割掩码和几何着色器在屏幕空间上剔除不需要超采样的三角形,以执行稀疏光栅化来加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时间性反走样算法能有效解决传统时间性反走样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较好的反走样效果。

具有动态步长和发现概率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下载:59 浏览:479

刘景森1,2 刘晓珍2 李煜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改善算法搜索过程中存在的求解精度偏低、收敛速度缓慢等现象,提出具有动态步长和发现概率的布谷鸟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步长调整因子动态约束每一代种群的莱维移动步长,使算法的莱维飞行机制具有自适应性。在发现概率上,使用具有均匀分布和F分布特性的随机惯性权重,改变发现概率的固定取值,加强种群的多样性,保持算法全局搜索、局部探索之间的平衡状态。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其寻优结果、收敛速度均有提高。

基于惯性扰动与自适应调节的量子粒子群轨迹覆盖算法 下载:77 浏览:493

宋凡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轨迹覆盖技术在航线监测、拥塞处理、灾难预防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轨迹覆盖率和减少传感器的数目,往往是两个冲突的目标。基于概率的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是一种用波函数表示粒子位置,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求出粒子位置的全局优化算法。QPSO算法不使用粒子速度来描述粒子在解空间内的移动,而是以概率的方法来表达粒子在解空间内出现的概率以此保持群体多样性和提高全局与局部搜索的能力。然而,其中的粒子概率出现使算法的随机性大大增加,产生较多适应值差的解,降低算法收敛速度。提出一种改进的AGQPSO算法,该算法将全局粒子群算法中的惯性扰动操作引入到AGQPSO算法中,并且还引入两个评价粒子群状态的指标:迭代速度因子、收敛度因子。实验结果表明AGQPSO算法在收敛速度以及覆盖率上比QPSO的方法更优,更好地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

一种增强型基于失败者淘汰的多模态烟花算法 下载:58 浏览:462

申晓宁1,2,3 王谦1 黄遥1 游璇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3期

摘要:
提出一种增强型基于失败者淘汰制的多模态烟花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新型的考虑位置特征的映射规则,把超出爆炸空间上边界的爆炸火花映射到爆炸空间上边界附近的区域、把低于爆炸空间下边界的爆炸火花映射到爆炸空间下边界附近的区域。所提算法引入了自适应调整爆炸火花数量参数的策略,以更好地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选取CEC2013标准测试函数集中的28个函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优的搜索性能。

基于LDPC码的可靠自同步网络语音隐写 下载:60 浏览:465

高瞻瞻 汤光明 宋海涛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0期

摘要:
网络语音(Voice over IP,VoIP)建立在UDP/IP协议族上,网络分组丢失不可避免。VoIP隐写数据流无头无尾且实时性强,接收方难以准确提取秘密信息。提出一种可靠自同步的VoIP隐写框架,在兼顾隐蔽性的前提下解决了以上问题。利用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对秘密信息进行纠删预处理,再结合矩阵嵌入实现隐写,增强了隐蔽通信的可靠性;利用LDPC码的译码特性和校验约束关系建立编码辅助同步,实现秘密信息的自同步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隐写框架可以有效同步收发双方,且抗分组丢失能力优于已有算法。

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无传感器PMSG闭环I/f控制 下载:56 浏览:460

畅达1,2 余洋1,2 米增强1,2 郑晓明1,2 孙辰军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机械弹性储能系统动力源扭矩变化特性,提出一种无传感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闭环I/f反推自适应控制策略。建立机械弹性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定子电流矢量定向下的PMSG数学模型,在分析PMSG开环I/f控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I/f闭环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和电流闭环使定子电流定向的dq轴和以电机转子定向的dq轴之间的转角恒定。仿真结果表明,能够抑制转速波动,I/f控制的"转角-自平衡"特性使系统无须加装速度传感器,能够防止启动阶段过流,构建的定子电阻和电感自适应律可以准确辨识PMSG定子电阻和电感,提高了控制的鲁棒性。

结合自适应波束形成的NUFFT二维成像算法 下载:24 浏览:279

尚秋峰 郑国强 李炎 《光电子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推导了安检系统近场信号传播方程,并引入了一维近场响应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LMS(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NUFFT)二维近场成像算法。先对多阵元接收信号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处理,再通过NUFFT重构目标图像。对文中算法与传统的波束形成NUFFT二维成像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效果,提高了毫米波近场成像的质量。

火星探测器制动捕获多目标优化策略 下载:80 浏览:494

刘博1 王云财2 张松涛2 韩柠2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权算法的火星探测器制动捕获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在火星探测器制动捕获过程中同时考虑制动目标轨道精度和燃料消耗,相对于传统的捕获策略,具有同等运算量下更易收敛到最优解的优势.本文以制动推力方向沿火星探测器速度反向的制动捕获方法为例,首先,描述了有限推力下火星探测器的制动捕获问题,然后,针对优化模型的非线性动态耦合特性,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参数调整的动态PSO算法,最后,应用动态PSO算法和动态加权算法,设计了火星探测器制动捕获多目标优化策略.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目标优化策略,本文设计的火星探测器制动捕获多目标优化策略,不仅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而且更容易得到燃料相对最优值,减少燃料消耗.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