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设备大项修、预修立项审定方法探析 下载:52 浏览:384

路佳斌 敬升琦 《中国设备》 2020年5期

摘要:
根据设备大项修、预修的定义和特点,结合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近年来设备大项修立项实施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从多个角度对设备大项修立项时应该关注的维度进行分析,运用多种方法对大项修立项的判别和准则给出了条件解释,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更好地做好大项修工作。

5A06铝合金薄壁球形封头高温气胀成形工艺研究 下载:21 浏览:169

秦中环1 徐柄桐1 李保永1,2 张树科1 李信1 叶志雄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以5A06铝合金薄壁球形封头为研制对象,针对钣金工艺加工瓶颈和一步气胀成形减薄过大问题,开展预先热拉深-高温气胀成形工艺研究。利用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预成形、气压加载速率对壁厚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确定预成形和终成形优化方案,设计预成形和终成形模具,采用预拉深-高温气胀成形工艺试制5A06铝合金薄壁球形封头。结果表明,增加预成形后,球形封头最大减薄率从48.7%减小到24%,气压加载速度过大或过小对成形均有不利影响。在460~480℃温度下进行试验,加载氩气至1MPa,保压5min,成功制备出了5A06铝合金薄壁球形封头,封头表面质量好,成形精度高,型面与样板间隙小于0.2mm,封头壁厚在1.16~1.52mm之间,符合壁厚不低于1.1mm的要求。

5A06铝合金基座热挤压精密成形工艺研究 下载:60 浏览:324

郭晓琳 东栋 苏胜伟 周小京 王胜龙 王志敏 王猛团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及热挤压精密成形实验对5A06铝合金基座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与工艺试验,并研究了挤压件不同位置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在420℃、挤压速度1mm/s、保压时间1min的工艺参数下,5A06铝合金基座挤压件成形的最大成形力为28000kN,挤压件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顺利,成形质量良好。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成形出的基座挤压件各部分抗拉强度可达325MPa,延伸率最高可达25.4%,满足设计要求。

发射装置传动齿轮啮合间隙调整的工艺改进 下载:48 浏览:241

姜薛起 张庆庆 杨国云 张志华 刘骥超 赵国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发射装置传动结构,分析了发射装置偏心盘安装相位和传动齿轮啮合间隙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改进的偏心盘装配工艺流程与调整方法。经验证,改进的工艺方法可一次试装,实现偏心盘安装相位和传动齿轮啮合间隙调节,满足设计指标和使用要求,提高了装配效率。

经济新常态下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57 浏览:327

赵靖芝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制造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从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人力资本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当前高端制造业人才队伍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优化技能使用制度等路径,系统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精准对接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

复杂结构导管先焊后弯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323

王永发 王惠苗 王露予 魏强 张晔 宋建岭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运载火箭中导管产品空间结构复杂,焊接自动化程度低,开展导管先焊后弯工艺研究。得到了导管回弹与延伸的规律,提前预测,加以修正,实现了导管的准确弯制,为后续实现导管自动焊接提供了基础。

多规格卷烟装封箱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下载:55 浏览:431

胡风华 《中国设备》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开展项目现场测绘、可行性分析、布局规划、项目研发等工作,自主设计研发并应用一套细支卷烟装封箱装置。新装置采用自动化模式,可实现细支卷烟产品的自动装箱、自动封箱工艺流程。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下载:58 浏览:332

魏津瑜 李翔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视角,结合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装备制造业中的运用,以价值共创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价值共创的前因、经过和结果,在二维度价值主张前因的基础上提出三维度价值主张模型,提出制造资源需求方、制造资源提供方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三者的价值共创过程模型,最后,建立研究假设模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使其中的内在模式进一步显性化,逐步完善价值共创理论体系。

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光学性质及潜在应用 下载:55 浏览:416

费进波1 李琦1,2 赵洁1 李峻柏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二苯丙氨酸二肽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关键识别序列。因其结构简单、组装性能优异,日益成为分子组装领域构筑功能材料的"明星"基元。目前,围绕二苯丙氨酸二肽及其衍生物的可控组装,人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分子设计、结构调控和功能应用等。本课题组利用分子组装技术,通过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了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并探索了它们的光学性质以及潜在应用。本文归纳分析了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光功能化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些短肽基光功能材料在光波导、光学成像、光动力治疗、光学制造和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初步提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基于3D打印教具设计与制造 下载:86 浏览:479

郑海烈 周寿明 谢玉霞 刘晓珺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重点阐述3D打印技术对教具设计与制造的作用,针对教具的设计与制造耗时、更新速度慢、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教具的单件小批量生产,达到降低教具设计与制造成本,普及立体化教具的教学作用。

运载火箭舱段壁板自动钻铆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11 浏览:151

申林远1 曹宇1 刘东平1 杨帅1 陶现宾1,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薄壁舱段研制生产为背景,结合壁板产品的结构特点,研究壁板自动钻铆技术的工程应用。制定壁板自动钻铆工艺流程,提出了壁板自动钻铆工艺设计方法,并可视化仿真钻铆程序的执行过程,排除程序错误、执行机构干涉等问题,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工艺方案的可靠性。通过测量壁板预装配偏差对自动钻铆程序进行补偿,最终实现了壁板自动钻铆技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中的应用,钻铆质量大幅提升,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塔式熔盐吸热器结构设计、计算及工艺制造特点简析 下载:79 浏览:478

丁路 奚正稳 何杰 臧平伟 孙登科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塔式熔盐吸热器作为光热发电站最主要的核心设备之一,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运行可靠性及性能优劣性对整个电站的安全与经济性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东方锅炉自主研发的大容量熔盐吸热器的结构特点,并通过详细的性能计算,分析了熔盐吸热器在高热流密度太阳光辐射下的壁温分布与热效率情况。在保证吸热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依据阻力计算结果对吸热器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设计,最后,阐述了熔盐吸热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和注意要点。

7A04铝合金接头等温挤压成形工艺 下载:71 浏览:352

刘奇1 李保永2 张素敏1 刘萍1 薛杰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7A04铝合金接头等温挤压工艺,通过Deform分析成形过程中金属充填流动、载荷变化以及变形均匀性情况。设计了接头等温挤压结构和模具,通过工艺试验验证等温挤压工艺参数,并获得了满足要求的等温挤压件。其中,模具温度(400±5)℃,坯料温度(420±5)℃,成形最大挤压力为3500kN。试验表明,Deform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工艺试验的结果一致,对等温挤压工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采用等温挤压工艺制备零件力学性能提高,相较于原"自由锻造+机械加工"工艺,材料利用率提高57.5%,加工周期缩短约40%。

载人航天器光壳结构用胶接支座设计与强度分析 下载:57 浏览:322

刁常堃1 周强1 金玮玮1 沈锋钢1 杨淇帆2 严利娟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的光壳结构,设计了一种变厚度的胶接支座,并对其胶接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了胶接支座的承载能力,为在光壳结构上使用胶接的形式进行安装孔设计时提供了设计参考。

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下载:54 浏览:449

胡建华1 李海燕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得到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基于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除尘效率随不同电极线数、不同极板间距、不同极线间距和不同极线偏离距离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极线越多,除尘效率越高,电压越高,电极线对效率的影响越明显;电极线间距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除尘效率最高;极板间距增大,使得颗粒沉降需要更长时间,不利于除尘;低速时(0.3 m/s),离子风有利于颗粒沉降,电极线的偏置使离子风的双螺旋变成单螺旋结构,更多的颗粒从线板距大的一侧流过,当电极线下移7.5 mm时,平均场强最大,除尘效率最高。

大型航天器结构离线组合加工误差分析及控制 下载:74 浏览:330

张霞 高立国 刘汉良 乐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为解决大型航天器结构无法在线组合加工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大型航天器结构精测→拆卸零件并加工→复装的离线组合加工方法,分析了离线组合加工过程的误差产生来源,并提出多项误差控制措施。最终,尺寸范围为Φ2600mm×5600mm的某大型舱体结构上200余个舱外支架经过离线组合加工,其线性尺寸公差精度达到±0.1mm,角度尺寸公差达到±3′,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四自由度串联式机械臂精度测试技术研究 下载:33 浏览:223

刘博 何鹏鹏 张加波 王凯 张杰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四自由度串联式机械臂精度测试过程中关节、臂杆组件基准转移、零位标定、立方镜准直及末端定位精度测试等关键技术难点,给出了相应实施方案及解算方法。提出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激光跟踪仪联合标定的方式解决关节、臂杆组件动、静态基准转移及复现。采用激光跟踪仪-经纬仪联合标定的方式建立整臂器上装配基准。讨论了机械臂关节零位标定流程及求解算法,给出了四自由度机械臂末端精度测试流程,并详细阐述了末端定位精度解算方法。为多自由度串联式机械臂精度测试提供了技术途径。

TC4薄腹高筋构件等温塑性成形研究 下载:36 浏览:325

刘飞1 贾晓飞2 王文宁1 崔岩旭1 李彦忠1 朱锡川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以TC4钛合金薄腹高筋构件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成形特性以及零件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锻件的成形方式及金属流动的特点,基于DEFORM-3D软件对锻件等温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工艺优化,制定了最终的等温成形工艺方案,最后进行了等温锻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及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方案可以成形出符合形状尺寸及性能要求的钛合金锻件。

全球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启示 下载:67 浏览:457

郭进1,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态,是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的高地,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制造方式和技术经济范式。当前,智能制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表现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各国政府强力推进和竞争主体多元"三个典型特征。未来全球智能制造业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向新一代的智能体系升级,传统制造业也将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把握全球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机遇,中国制造需要从研发核心智能技术、掌握智能产业发展主动权、鼓励企业跨界创新、培育智能产业链领导企业等方面,加快推进智能经济的发展。

表贴玻封二极管失效问题探讨 下载:51 浏览:334

高伟娜 胡凤达 何宗鹏 马信娜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表贴玻封二极管本体开裂导致产品失效的问题,探讨了表贴玻封二极管的封装结构构成情况、常见失效模式及导致原因、失效机理及装联应对措施、表贴玻封二极管的常见检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表贴玻封二极管的装联可靠性提供有益的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