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
下载:270 浏览:2781
“翻身钟”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的效果评价
下载:518 浏览:5286
摘要:
目的:研究评价“翻身钟”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采用“翻身钟”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骶尾部、内外踝部、足跟部、髋部等部位的压疮情况,评价“翻身钟”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骶尾部、内外踝部、足跟部、髋部压疮情况及压疮发生率调查结果[n(%)]分别为1(1.92)、0(0.00)、0(0.00)、0(0.00)、1(1.92),对照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骶尾部、内外踝部、足跟部、髋部压疮情况及压疮发生率调查结果[n(%)]分别为2(3.85)、3(5.77)、2(3.85)、2(3.85)、9(17.31),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翻身钟”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的效果比常规干预方法更好,“翻身钟”干预方法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骶尾部、内外踝部、足跟部、髋部压疮例数和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因此“翻身钟”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更加有效,该方法适合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中进行大范围临床推广。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下载:258 浏览:3955
摘要: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分析影响其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主要对神经内科护士,开展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评估,旨在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究临床沟通能力提升的对策,切实提升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对本院神经内科30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护理人员间的沟通评分最高,为(22.04±6.59),护患之间的沟通评分次之,为(21.18±6.72),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评分最低,为(20.26±5.36);数据提示显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文研究及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神经内科护士学历、职务、护理经验及工作年限等因素,与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方面要提升对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视,定期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内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性,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