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实践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09
摘要:
随着2018年《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发展报告》的发表,近年来,我国初中法治教育已取得很大进展,法治教育进一步得到强化。但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初中生的法律知识储备很少;初中法治教育实践性不足,教育模式单一;初中法治教师教学能力较低等问题。初中阶段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已成为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首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法治意识,然后分析初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现状,最后主要就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培养策略,通过提出了在教学中将法治知识与丰富的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法律专业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法治意识培养、完善法治教育评价机制的部分提出建议。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实践 下载:255 浏览:1301
摘要:
数学是一门知识涵盖量比较广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除了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数学建模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法,老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下载:27 浏览:1792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将人类从信息时代推向智能时代,它是一门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社会进步。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目的是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增强高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力,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基于“三融合二结合“建筑类现代学徒人才培养实践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育人模式 下载:302 浏览:3323
摘要:
教育部于2014年8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度“边看、边干、边学”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优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是学生与学徒双身份、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投入、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学生学业评价。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