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健康教育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37 浏览:2613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老年病专科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完善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多学科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19 浏览:2384
摘要:
目的:探究多学科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9例)与观察组(多学科护理,49例),以住院情况、情绪和行为状况、满意度判断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费用、情绪和行为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可改善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98 浏览:4206
摘要: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各50例随机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知识掌握度等各项评分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检验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的老年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并让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下载:108 浏览:2002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98例心血管内科接受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各49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体温升高、药物过敏、皮下血肿等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造影术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更加理想,可减少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下载:232 浏览:2916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心血管内科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曲美他嗪和舒血宁,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TG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G水平(1.79±0.51)mmol/L、TC水平(4.57±0.43)mmol/L,比对照组(2.25±0.68)mmol/L、(5.62±0.59)mmol/L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73.33%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期间,配合曲美他嗪和舒血宁,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199 浏览:3287
摘要:
目的:探析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86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组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有4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但使用的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心血管内科治疗。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患者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效果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7.67%相对高于对照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还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与分析探究 下载:355 浏览:3437
摘要:
目的: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采用络泰治疗,观察络泰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治疗加络泰。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7%,(P<0.05),结果有差异。(2)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13±1.34(min),参照组为14.49±2.68(min),(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络泰治疗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心血管内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下载:65 浏览:641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住院的心血管病病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减少不安全因素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住院的200例心血管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病人的调查,发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在护理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护士的全面护理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与病人和家人的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此来增加病人的总体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
情景互动结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145 浏览:1060
摘要: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情景互动结合阶段性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护理实习生6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接受情景互动结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带教,比较带教前后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带教满意度。结果:带教前,比较考核成绩,为P>0.05;带教后,实验组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都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情景互动结合阶段性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改善护生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值得推广。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研究 下载:113 浏览:1586
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病内科患者进行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的对象共有120例,这些对象都是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低血压、血管并发症、排尿困难、拔管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治疗术后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下载:117 浏览:1548
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结果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知识,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病情不稳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结论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32 浏览:1603
摘要:
目的:研究对心血管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知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20年5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医治的老年病人(8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乙组(44例)、甲组(44例)。对两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甲组加入健康教育知识,然后对两组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总体依从率为94.87%,乙组患者的总体依从率为79.49%,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42)。甲组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7.44%,而乙组的总体满意程度为80.05%,有显著性差异(X=5.014,P=0.025)。结论:对心血管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可以提高病人的遵医率和满意度。
结构化情景模拟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4 浏览:1502
摘要:
目的:研究结构化情境模拟法对心血管专业护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在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教学法;然后在选择2021年30例在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组,对其进行结构化情境模拟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测试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测试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结构化情境模拟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使护生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可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过程紧密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170 浏览:2332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50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风险事件情况及其发生率等。结果:探究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00%显著较低于常规组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对护理期间所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显著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462 浏览:3793
摘要:
目的:进一步着重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1月到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到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50例,其中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处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而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采取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治方法。两组患者进行完相对应的治疗干预之后,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对应的随访跟踪分析和对比,能够充分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包括急性心力衰竭、致死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再住院率等相关方面,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冠脉介入性诊疗方法,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治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从根本上有效评价和判断冠脉血流对远端心肌缺血所造成的影响,针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从而以此为基准进行相对应的手术处理,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使心肌损伤程度有效减轻,这种诊治方法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广泛应用,大力推行。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下载:136 浏览:1367
摘要: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Spread软件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干预可提升护生的考核成绩,并提高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786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住院的90例病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模式介入后,观察组的 SAS和 SDS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优质的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依从性、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分析 下载:201 浏览:1794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选择 2017 年 4 月—2019 年 4 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 140 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7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防控,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9 浏览:1368
摘要:
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护理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对其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比二者压疮发生风险、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raden评分、压疮发生率、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人性化管理在改善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倦怠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48 浏览:1356
摘要:
探讨对心脑血管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以缓解工作倦怠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进行,在此期间,共有40名在心内科工作的护士被纳入研究对象。将选定的对象进行了分组。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并对两组中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工作倦怠评分明显要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对缓解心内科护士工作倦怠有显著作用,能更好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