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下载:34 浏览:1609
摘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众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在新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护理工作成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痛点和难点。急危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作为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的提升必须综合考虑急危重症患者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立足于护理教学大纲的内容设计与新时代发展导向下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新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能及护理素质。如此,才能为基层医疗体系的发展补上最为关键的一环。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757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其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接受部门的不满意程度及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481例急诊危重病人为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转运。本研究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住院的563例急危重症病人为观察组,分析其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干预。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受科室不满意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救过程中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急救工作的质量,降低医疗纠纷。
优质护理管理干预对急危重症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下载:97 浏览:1060
摘要:
目的,针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具体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其危重症病人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此次调查研究选取是我院的60名急危重症病人,根据病人的入院先后顺序共分为两组。其中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观察组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整体的康复效果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在整个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
急危重症患者的ICU监护与护理研究 下载:126 浏览:1463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急危重症患者在ICU中的监护与护理实践,涵盖从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接收的16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成效。研究着重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控技术,以及对其他生命体征的持续观察。详细介绍了心率、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关键生理参数的监测方法,以及心电图和有创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生命体征的综合监控,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些高级监护技术和专业护理,ICU团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优化临床预后。
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 下载:199 浏览:1693
摘要:
目的:观察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诊88例危急重症患儿随机分组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优质护理者纳入研究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心率对比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儿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心率水平,提高满意度。
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6 浏览:947
摘要:
研究急诊护理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调查对象,40例急危重症患者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两项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急危重症及时予以急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和卧床时间,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呼吸困难患者的教学研究 下载:143 浏览:1579
摘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是一种毕业后医学教育,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及胜任能力。临床诊疗过程中中多学科协作(MDT) 模式的出现,为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提供了设想,并将MDT 的教学模式引用到住培的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理论教学结合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