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下载:42 浏览:620
摘要:
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实施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MIST)进行治疗,予以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实验组予以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参照组则接受经鼻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SaO2、P/F、FiO2)、时间指标(上机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肺炎、气胸)。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显示为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相比于参照组均较好,互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都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实施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 下载:201 浏览:2503
摘要:
分析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比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下载:241 浏览:2445
摘要:
分析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治疗药物,研究组此基础上实行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状况。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PCO2、IO三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pH值、IO值高于对照组,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优,患儿的呼吸功能获得改善,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更少,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下载:289 浏览:2487
摘要:
分析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抽取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36例患儿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单独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则再给予固尔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固尔苏+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疗效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下载:368 浏览:3958
摘要:
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