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综述 下载:34 浏览:115
摘要:

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消化道肿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早期诊断是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综述主要集中于探讨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消化道肿瘤的背景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然后系统地综述了当前在临床上以及在研发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包括基因标志物、蛋白质标志物和代谢物标志物等。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生物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表明,多标志物联合检测以及新型高通量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提高这一领域的诊断准确性。本综述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研究方向。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与骨折防控研究 下载:59 浏览:857
摘要:
本文概述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早期诊断方法和骨折防控的研究进展。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和代谢变化,易患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早期诊断依赖症状观察、骨密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文章讨论了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和药物干预等措施防控骨质疏松性骨折,减轻老年患者负担。研究强调医务人员,尤其是骨科医生,在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重要性,需提升骨质疏松知识,规范诊治流程,以实现早期预防和有效防控。
中医药在肺结节早期诊断和干预中的独特角色与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88 浏览:3065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中医药在肺结节早期诊断和干预中的独特角色及其临床效果。首先,论文概述了肺结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其次,详细讨论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及肺结节与中医肺理论的关联,强调了中医药诊断方法在早期识别肺结节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中医药在调节肺气、化痰散结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具体中药方剂及其对肺结节的潜在影响,并讨论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优势。此外,通过文献回顾,评估了中医药干预的临床效果,指出其对肺结节患者生活质量的正面影响及治疗的局限性和挑战。最后,对中医药在肺结节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创新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潜力,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旨在为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PCR检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42 浏览:3506
摘要:
探讨PCR技术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从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选择在本院收治的200名可疑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PCR和PPD诊断,并对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进行比较,比较两组AUC值。结果:PCR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PD诊断,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PCR诊断的检验AUC值高于PPD诊断的AUC值,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PCR法对肺结核的诊断比PPD法有更高的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神经内科慢性病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措施探讨 下载:80 浏览:892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神经内科慢性病的管理策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治疗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以及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和数据来源有限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范围,采用多元化的数据收集方法,并探索新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以提供更全面的临床指导。
神经内科慢性病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措施探讨 下载:84 浏览:962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神经内科慢性病的管理策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治疗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以及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和数据来源有限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范围,采用多元化的数据收集方法,并探索新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以提供更全面的临床指导。
观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下载:63 浏览:740
摘要:
目的: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78例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例数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均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等差异。结果:研究组CRA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1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4.88%,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较为高发的疾病类型,对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更高,值得重视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1066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 Web of Science、PubMed、CBM、 CNKI、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结果:AD早期诊断方法有生物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手段。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AD的早期诊断方法日趋成熟,神经保护治疗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
口腔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下载:89 浏览:1014
摘要: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包括牙龈癌、舌根癌、唇癌、颊癌、口底癌、软硬腭癌和颞下颌关节癌等。由于口腔内缺乏痛觉神经末梢,早期口腔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慢性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临床症状逐渐显现出来,如:张口受限、溃疡反复发作、麻木感、咽喉异物感、咀嚼无力等。目前口腔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方法。本文就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口腔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例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个案随访管理经验 下载:254 浏览:2510
摘要:
探究有效的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的随访管理方法。方法:于我院展开实验研究,对2019-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满18月龄的HIV暴露儿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其发病特点,并以1例母婴传播的HIV感染儿童为例,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相关检测情况进行整理,并给予随访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指导用药、并监测随访,动态指导,在此过程中总结有效的追踪和管理方法,以便于为后续管理工作总结经验。结果:父母能够积极配合预防工作,认识较强,本例患儿健康,未发生感染,效果较好。结论:加强对艾滋病感染婴幼儿的随访管理,对降低HIV暴露儿童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广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保证婴幼儿健康,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下载:120 浏览:1272
摘要: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内窥镜和超声造影等。此外,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受益于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以提供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下载:140 浏览:1510
摘要: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但新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一些关键的致病机制。治疗方面,药物疗法、基因编辑和干细胞疗法等新兴治疗方法正在不断涌现。此外,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也变得更为重要,以延缓或预防这些疾病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治疗策略的多样性和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97 浏览:1107
摘要:
目的:剖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期内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开展生化检验,统计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以及尿素蛋白/尿肌酐等具体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生化检验指标如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以及尿素蛋白/尿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开展生化检验的价值理想,能为后期治疗方案制定和疾病预后提供科学参考。
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下载:135 浏览:1322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入院收治,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相关测定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例NSE、CEA 、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E、CEA 、CYFRA21-1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P<0.05)。结论:CT与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C—P、HbAlc、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与监测的影响 下载:385 浏览:3721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45例正常Ⅱ型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将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4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B组的HbAlc、fbg、2hPBG均高于A、C两组,空腹C-P及餐后2hC-P略低于A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C-P、HbAlc、fbg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糖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CT诊断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422 浏览:3344
摘要:
目的:探讨CT诊断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进行诊断,对CT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达99%以上;随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增加,致残率,死亡率也不断提高。结论: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颅脑损伤,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在体检中心的应用研究 下载:112 浏览:1286
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体检中心,防病于未然成为关注焦点。本研究围绕医学影像技术在体检中心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采用前沿的影像技术如CT、MRI、PET/CT及X线等进行体外无损伤性的体检。研究发现,利用高级医学影像技术能较早地发现疾病,且疾病的定位明确,使得体检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并改善了早诊断及预后。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医学影像技术在体检中心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对于提高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唾液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载:29 浏览:870
摘要:
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尤其是内皮细胞表面。随着研究深入,血浆总唾液酸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高度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唾液酸作为信号分子,是一种持续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此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唾液酸代谢和动脉硬化的诊断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