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结构在渤海海冰环境下的抗冰性能研究 下载:57 浏览:334
摘要:
文章以大连庄河临近的渤海海域为例,基于SACS模型研究大直径单桩基础结构在渤海海冰环境下的抗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静冰力方面,根据不同规范推荐公式设计的大直径单桩基础材料的用量可相差约10%;在动冰力方面,在不同冰速和冰厚的组合工况下,低冰速和大冰厚作用下的大直径单桩基础结构更易产生持续振动。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及潜在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 下载:63 浏览:557
摘要:
为研究渤海中部区域的沉积物中能参与界面交换的生物可利用磷(BAP)的潜在含量,本实验以渤海中部海域的5个区域(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为对象,采用分级浸取法,测定了23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中磷的组分、含量,并计算潜在BAP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主要存在形式,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这5个区域沉积物中,IP含量平均分别占其TP含量的78.39%、79.06%、71.46%、84.60%和81.46%,而有机磷(OP)则均占较小的比例。IP均以碎屑磷(De-P)为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分别占TP的54.02%、52.12%、33.33%、69.41%和57.28%,IP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顺序:碎屑磷(De-P)>闭蓄态磷(Oc-P)>铁/铝吸附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环境是影响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西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平均分别占TP的44.77%、46.94%、64.87%和40.54%,具备较强的向水体中释放磷的潜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物质循环和补充机制及沉积物对海洋水体磷的贡献上限提供理论参考。
渤海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构建问题研究 下载:46 浏览:408
摘要:
随着海洋生态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渤海海洋生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省市的高度重视。建设渤海海洋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目标,在于有效解决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渤海海洋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实现海洋产业与海洋生态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渤海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急需突破以下几个问题:国内海洋环境治理理论体系的突破,国内海洋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及评价的突破,构建新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及决策机制的突破,完善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机制的突破。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以建立"渤海海长制"为龙头,实现渤海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智慧渤海信息系统,实现渤海海洋生态安全信息共享;建立协调联动平台,完善环渤海地区的协商共治机制;发挥市场配置海洋资源主导作用,实现海洋资源配置运行机制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实现渤海海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渤海油田某平台溶气式气浮水质提升研究 下载:41 浏览:735
摘要:
渤海某油田CEPJ平台的生产水处理液量持续增加,但溶气式气浮水质下降,特别是水中含油和固体悬浮物含量的优质率明显降低。这一问题影响了注水水质,限制了油田产能的释放。本研究通过统计和分析CEPJ平台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水质数据,确定了问题的症结,即溶气式气浮罐出口水质的水中含油和固体悬浮物含量优质率偏低。研究发现影响水质的因素包括气浮收油时间、单台气浮罐处理液量、油井出砂量、化学药剂和上游设备水质。为了满足上级考核要求,提高注水水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这些因素,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油田产能。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