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海洋空间规划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下载:56 浏览:498
摘要:
文章系统梳理并比较国内外主要海洋空间规划研究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情况,揭示各类海洋空间规划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异同点,对于海洋空间规划中吸纳生态系统服务知识来促进"多规合一"实践进程,以及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海洋空间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应用各有侧重,国内外相同类型规划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范围和深度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中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技术工具、评价指标和沟通媒介,以构建合理的海洋空间格局、优化管控成效并增强规划协调性。国外研究侧重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来创新规划制度安排,国内学界则聚焦于为区划管控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建议深化海洋空间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维度整合研究,推进海洋空间规划更好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践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与启示 下载:52 浏览:322
摘要:
为满足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的需求,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文章系统总结近年来国际上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原则、方法和应用进展,并提出展望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由部门管理上升至空间管理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的基本特点,在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生态系统管理原则;目前主流的规划工具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情景分析、权衡取舍分析、博弈论决策以及空间制图和系统规划;将生态系统方法运用于海洋空间规划,可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科学的海域空间分配,从而达成多目标的可持续管理,对我国现阶段的海洋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水资源保护策略研究 下载:20 浏览:971
摘要:
本文探讨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水资源保护策略的重要性。河流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生态破坏、水质污染等等。为了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方法,包括预测模型法、多指标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以及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水资源保护策略,包括源头保护、节约用水、法律法规建设、公众参与与监督以及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等方法。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评估方法和加强创新,完善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危机的挑战。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中土地整治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838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服务功能的直接影响,指出其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论述了土地整治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影响,认为土地整治能影响其间的协同或者权衡关系。概括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指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深入研究土地整治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期望完善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纳入土地整治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治理中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70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导致水生态环境自身的使用功能被破坏,如生态水系统被挤占、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在此背景下,相关研究组织也提出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专项计划、海绵城市及湿地保护系统工程等,基于此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鱼道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647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大肆兴起,对河流的生态保护也迫在眉睫。而鱼道和过鱼设施建设是弥补、减缓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阻隔损害的必要措施,使河流能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各种需求。本文详细论述了鱼道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各种鱼道的类型与其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最后,总结了现有鱼道的理论与技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研究 下载:185 浏览:1975
摘要:
探析研究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白血病患儿2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例,使用以生态系统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心理情况、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均有效,观察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依从方面比对照组显著更高,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更少。结论:应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儿中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儿的负面心理,使患儿依从性更高,促进患儿增进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植被恢复与土壤保持效果研究 下载:54 浏览:608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水土保持工程中植被恢复与土壤保持效果的研究,系统评估了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显示,合理选择植被恢复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率,从而改善水土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研究结论为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大豆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下载:94 浏览:763
摘要: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于全球粮食供应和土地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大豆作物在不同农业条件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上,我们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大豆种植对土壤有机质、水分、肥料利用效率和微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植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且该效果与施肥量、水源条件、种植年限等因素有关。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大豆种植可以促使益生菌的增加,对维护土壤生态稳定性和增强土壤的抗环境压力能力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然而,过度或不当的大豆种植也可能导致土壤脱水、营养损失等问题。本研究为理解大豆种植对土壤生态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指出了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施肥、水源管理和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于指导大豆种植实践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中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优化研究 下载:308 浏览:3192
摘要:
研究发现,关中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农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和破坏。同时,部分区域的土地质量较差,存在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土地的生态安全性。通过识别和优化关中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浅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载:383 浏览:4057
摘要: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整治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重新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展望,以期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下载:287 浏览:2897
摘要:
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估算岷江上游各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分析岷江上游近15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究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林地和草地是岷江上游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草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2)ESV总量增加11.94×108元,主要是林地ESV的增加,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是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生态系统服务与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草地呈显著负相关。
水产养殖污染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修复策略 下载:27 浏览:620
摘要:
污染物质的直接排放导致了河口湿地水质的恶化,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药物残留以及粪便等有机物质进入水体,诱发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华,严重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水产养殖对河口湿地的陆地生态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湿地植被的破坏、土壤质量的下降等,这进一步削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更是水产养殖污染的严重后果之一,许多湿地特有的物种因此濒临灭绝。为应对这一严峻局面,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如人工湿地建设、生态工程实施等。这些策略旨在恢复河口湿地的生态平衡与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基于生态修复原理的湖泊污水处理研究 下载:96 浏览:1055
摘要:
探讨了湖泊污水处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对策。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生态适应性,强调了生态修复原理的应用优势。指出了当前湖泊污水处理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局限性、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公众意识与参与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完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以及提升公众意识与参与度等优化对策。旨在通过综合施策,推动湖泊污水处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新污染物质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与效应 下载:65 浏览:865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水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污染挑战,尤其是新污染物质的涌现,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深远影响。这些新污染物质,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及微塑料等,因其独特的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对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将探讨新污染物质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路径、累积效应及其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干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适应性管理策略 下载:54 浏览:673
摘要: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上升和降水模式变化两个方面。这些变化对森林植被、动物种群和整体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适应性管理策略。本文从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森林管理实践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测技术与策略 下载:162 浏览:1758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对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监测技术与策略,以评估和减轻工业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首先,对水体生态系统及其面临的工业污染问题进行了概述。接着,详细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准确评估污染程度至关重要。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制定监测策略的方法,包括监测点的合理布局、监测频率的确定以及数据分析方法。此外,讨论了污染治理措施,强调了源头控制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监测技术与策略的创新和完善,如在线监测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跨学科技术整合的潜力。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成功实施监测与治理策略的实例,并对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下载:71 浏览:955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庇护所,同时也是水资源存储和过滤的关键系统。然而,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湿地生产力、湿地动植物等。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系列适应策略,以期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并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实践 下载:97 浏览:1163
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实践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强调了在公路工程领域实施环保和可持续性措施的重要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是关键,包括土地开发、水资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采用创新的工程技术,如低碳建材和节能设备,可以降低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建立监测与评估系统有助于确保施工项目在可持续性方面取得最佳效果。这些实践有助于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
林草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139 浏览:1290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林草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文章探讨了恢复林草生态系统的潜在益处,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概述,强调了生态系统恢复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影响。其次,我们深入讨论了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可持续林草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强调了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接着,文章探讨了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如何实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协同效应。最后,我们介绍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方法论、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以及地区特定性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林草生态系统管理的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深入理解,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