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下载:28 浏览:1058
摘要:
目的:探析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抽取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组织活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观察对象,基于患者的病理切片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分析组(100例,冰冻病理技术),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7200.12±100.37)min,分析组患者诊断结果确诊时间(30.28±10.06)min更短(P<0.05);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常规石蜡切片和冰冻病理技术均有着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且冰冻病理技术在临床诊断时间上更有优势,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用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分析李静 下载:124 浏览:1210
摘要: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的PTC结节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于术前接受常规二维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应变超声弹性成像(SE-US)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并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组:转移组43例、无转移组57例。比较两组结节一般情况(如多灶性、微钙化等)。结果:转移组患者结节最大径(0.78±0.12)cm高于无转移组(0.67±0.14)cm,P<0.05;两组在病灶最大径之和、微钙化数量、被摸接触范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有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对PTC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备的判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miR-133a-3p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研究 下载:290 浏览:3018
摘要:
甲状腺癌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最常见的亚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异常密切相关。miRNA-133a-3p作为miRNA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尚无miR-133a-3p在PTC中的研究。现就miR-133a-3p与PTC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冰冻病理技术的应用观察 下载:175 浏览:2130
摘要:
目的:探究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冰冻病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具体诊断时间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诊断结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诊断时间的缩短,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