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花鲈冰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与新鲜度变化的相关性 下载:76 浏览:560
摘要:
为研究冰藏期间花鲈鱼片的品质及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变化,通过感官评分、pH、质构、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TVC)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巯基、羰基含量的测定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了冰藏花鲈鱼片理化指标变化,并对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与主要的新鲜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花鲈鱼片冰藏期间亮度值、红度值、硬度值分别由57.92±0.66、-(4.34±0.39)、174.92±16.80降低至46.62±1.54、-(5.21±0.08)、122.25±15.73;pH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TBA值、TVB-N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分别由(0.35±0.01) mg/kg与(9.41±1.03) mg/100 g增加至(0.97±0.04) mg/kg与(33.18±0.83) mg/100 g;贮藏至第16天时菌落总数达(6.35±0.41) lg(CFU/g),已超过二级鲜度标准,且感官分值不可接受。贮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巯基含量分别由(104.21±3.42) mg/g与(145.81±1.02)μmol/g prot下降至(72.03±5.25) mg/g与(137.28±1.29)μmol/g prot,羰基含量由(0.63±0.03) nmol/mg增加至(1.45±0.06) nmol/mg。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在30 ku附近产生新的蛋白条带。相关性分析表明,TBA值、菌落总数、蛋白含量与羰基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花鲈鱼片冰藏至第16天时达到不可食用程度,贮藏后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脂质氧化与蛋白质氧化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菲律宾蛤仔凝集素MCL-T抑制腐败希瓦氏菌机理研究 下载:32 浏览:419
摘要: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凝集素(MCL-T)诱导产生及其抑制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作用机制,以腐败希瓦氏菌刺激菲律宾蛤仔,并利用固相吸附分析MCL-T与腐败希瓦氏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MP)的相互作用,利用非标记(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方法对MCL-T作用于腐败希瓦氏菌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射比浸泡方式产生更多的MCL-T;MCL-T与腐败希瓦氏菌外膜蛋白结合具有浓度依赖性;MCL-T作用于腐败希瓦氏菌后,有74个蛋白质表达量变化显著,其中,16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58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丙酮酸代谢途径、柠檬酸循环途径、氨酰-tRNA生物合成途径和碳代谢途径。研究表明,MCL-T是通过影响腐败希瓦氏菌体内氨基酸合成、丙酮酸代谢和柠檬酸循环等实现其抑菌作用。
蛋白质组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作用 下载:65 浏览:866
摘要:
围生期窒息和新生儿脑损伤仍然是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原因之一,其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目前主要结合临床数据、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诊断和预测预后。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在多因素疾病中运用受限。基于生物学的“组学”方法--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能有助于识别脑损伤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理病理过程、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81 浏览:876
摘要:
目的 围绕2型糖尿病(DM)并发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进行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DM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病将其分为A组(2型DM无肾病患者,22例)、B组(2型DM肾病患者,42例);另在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就三组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对比。多因素分析2型DM患者发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2型DM肾病患者与凝血纤溶、Lp(a)之间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都较C组高(P<0.05);A组的载脂蛋白B(ApoB)及B组的载脂蛋白A(ApoA)都较C组高(P<0.05)。B组的D-Dimer、Lp(a)、Fg水平都较A组、C组高(P<0.05)。Fg、Lp(a)都是2型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型DM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与Lp(a)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对2型DM肾病实施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当作首选临床检测指标。
模型与建模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 下载:147 浏览:954
摘要:
围绕核心概念,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两节课时的教学中利用球棍模型、纸质模型设计5个探究模型并加以构建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类比、实践操作、推理总结,突破“氨基酸结构特点及种类”、“脱水缩合”的重点及“蛋白质相关计算”、“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链状肽与环肽在相关计算上的区别”的难点,同时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蛋白质的质和量与儿童健康 下载:254 浏览:2650
摘要:
蛋白质营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蛋白质的质和量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作为,保障儿童的免疫力和营养基础的关键成分,对儿童的茁壮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缺乏蛋白质的营养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影响,合理补充儿童的蛋白质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根据对蛋白质的质和量进行分析,探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及补充蛋白质的方法,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
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下载:258 浏览:2830
摘要:
微波膨化技术是新型食品生产工艺,其通过微波加热的特性,使物料产生蒸气压梯度,在物料压力大于承受能力时瞬间出现膨化现象,有效解决了以往食品膨化技术能耗大、受热不均和油脂含量高的问题。目前市场上膨化食品的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分析,主要从淀粉膨化食品加工、瓜果蔬菜膨化食品加工、蛋白质膨化食品加工三个方面了解到微波膨化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注重分析原料体积形状、水分和加热时间的建议,避免对膨化效果造成影响,从而提升技术应用和推广效率。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