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部位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354

程海利 荣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47例(5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观察组23例(28只眼)行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术,对照组24例(28只眼)行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术。对患者随访6个月,在随访期间,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水平、并发症,复发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移植片均成活,无感染和睑球粘连情况发生。观察组发生移植瓣出血3只眼(10. 71%),对照组4只眼(14. 29%),肉芽增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只眼(3. 57%),予剪除后随访未再复发。手术时间:观察组为(32. 18±4. 9) min,对照组为(32. 04±4. 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2只眼复发(7. 1%),对照组1只眼复发(5.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部位取材自体结膜对于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别。当无法或不希望使用上方结膜作为供体来源时,下方结膜移植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值得在高危青光眼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某泳池上方大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计算与分析 下载:78 浏览:469

张鸿雁1 刘坚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结合某泳池上方大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采用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软件STRAT对其精细建模计算,分析了梁板协同作用下的楼盖整体受力与变形,并与常规查表法、梁板中线对齐的有限元法结果做了对比,找出了三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此类大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探讨 下载:57 浏览:406

赵冰莹 许亚静 龚健杨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其中痊愈患者19例(70.4%),好转1例(3.7%),未愈7例(25.9%),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4.1%,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眼内出血、感染、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由于创伤小,模式化手术流程有利于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术者间差异,手术成功率较高,故适合初学者掌握,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由于本组病例量有限,其实际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地下工程上方沉降槽模型参数反演与分析 下载:64 浏览:344

丁保华1 张亚彬2 朱治国3 杨嫣3 侯焕娜4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地下工程的施工常对地层中的原状岩土产生扰动,出现相应的地表移动,对地表的沉降范围和幅值进行预估,对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尤为重要,为了确定特定地层条件下地下工程掘进对邻近区域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Peck公式作为参数回归模型,将监测点平面位置与沉降值建立函数关系,采用参数回归方法分别研究盾构施工、顶管施工、暗挖施工沉降槽宽度系数,结果表明,相对应于盾构、顶管、暗挖的i值分别为7.45 m, 5.90~6.34 m和12.33~15.77 m,研究成果可用于地下工程掘进前分析施工影响范围、地表沉降量等,也可用于邻近管线变形曲率计算,以便采取可靠措施保护既有地下管线。

动态海面上方船舶六自由度运动仿真 下载:84 浏览:498

陈万紫 张培珍 黄健儿 区丽连 《海洋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Fudide-Krylov假设条件下,依据船舶分离建模理论在固定和运动坐标系中计算海面船只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对风、浪、流的单独建模并进行矢量叠加,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对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构建简化的数学建模,完成实时仿真。基于Simulink和V-Realm Builder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船舶运动模型、海洋表面环境及船只的几何模型,对船舶六自由度运动进行视景仿真,给出了有风无浪、有浪无风和风浪兼有三种情况下船只旋回路径和船舶运动轨迹。在VR视景浏览器中创建动态海面上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模型,不仅易于实现且结果逼真。得到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态船只目标声散射特性的精确预报提供基础。

康复新液气囊上方冲洗防治人工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下载:73 浏览:476

梁晓燕 林兰 连小勤 郑娟 黄梅英 许钦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气囊上方冲洗防治人工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置人工气道并伴气道黏膜损伤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20m L康复新液进行人工气道气囊上方冲洗,对照组则应用等量生理盐水行冲洗,每8小时1次,经纤支镜下观察气道黏膜损伤分度例数及发生率,经实验室检查气道黏膜上皮损伤分度例数及发生率,比较10天和20天时两组气道黏膜及气道黏膜上皮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0天和20天时气道黏膜及气道黏膜上皮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行气囊上方冲洗可促进气道黏膜损伤恢复,并降低气道黏膜上皮损伤程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