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东方电气自主气力输送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下载:69 浏览:492

吴家桦 陈鹏 胡春云 王毅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东方电气中以粉体加压密相气力输送为研究方向,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的物料气力输送专用试验平台。本文阐述了该试验台的主要特点及功能,并介绍了东方电气关于密相气力输送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基于Labview的CAN通信研究 下载:85 浏览:478

练勇 郑喜东 唐刚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Labview是NI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编程方式直观简便、有众多的源码级的设备驱动程序、支持多种多样的分析和表达功能,特别适合硬件工程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生产线工艺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CAN总线是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具有卓越的性能、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的设计,特别适合工业设备测控单元互连。本文介绍了如何在Labview中实现CAN通信。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下载:69 浏览:489

郭盼 刘正宁 李阳 吴家桦 胡春云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危害,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处理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含油污泥处理标准规范来进一步完善含油污泥处理过程污染物控制要求。

金属钠提纯的制备研究 下载:78 浏览:472

朱睿 唐光 盛阴 宛珊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概述了高纯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介绍了提纯制备高纯钠目前的常用的几种方法,对其中利用工业钠电解提纯金属钠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水冷板快速热设计程序开发 下载:70 浏览:495

冯玲 莫堃 任毅 李琼 彭波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传统电力电子产品热设计采用的热控制方法不但完全依赖工程师的经验,而且需要反复试制样机测试进行优化调整。本文通过自主发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水冷板散热设计的程序,能够快速的对水冷板的流道和电力电子器件的温升进行计算,并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和实验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

基于轮毂电机气隙误差的复杂装配体精度设计方法 下载:75 浏览:495

官雪梅 莫堃 张帆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根据误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针对复杂产品的精度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对各个零部件关键尺寸进行误差分配,提高产品加工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以轮毂电机气隙误差精度设计为例,给出了轮毂电机气隙误差精度设计流程和计算过程,合理分配了轮毂电机轴系零部件关键尺寸公差,并制造了样机。经验证样机气隙误差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证明运用该方法对轮毂电机气隙误差进行精度设计可行。本文以轮毂电机为例,给出了轮毂电机气隙误差径向尺寸链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复杂轴系装配体精度设计,对轴系复杂装配体精度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高钠煤钠迁移特性研究 下载:72 浏览:490

刘正宁 李阳 郭盼 刘江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燃煤电站锅炉在燃用高钠煤时会产生严重的沾污问题,本文研究了3个煤种在热解及燃烧过程中的钠迁移特性,并结合电站锅炉沾污样品的XRD测试分析结果,论述了燃用高钠煤锅炉发生沾污问题的过程及原理。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热解+燃烧"的新工艺路线,可解决纯烧高钠煤的锅炉在运行中的沾污问题。

汽轮机中小型叶片机器人抛磨系统研究 下载:81 浏览:494

付俊 陈弈 盛仲曦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汽轮机中小型叶片抛磨,研制了一套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抛磨系统。系统组成包括工件快速抓取装置、工件抓取精度校验模块、抛磨机、离线编程系统等。应用该系统对两个规格叶片进行了抛磨应用试验,工件的抛磨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产品要求。实现了从工件抓取上料到抛磨完成下料过程的全自动化抛磨。

考虑互漏感的海上直驱风电双绕组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75 浏览:497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大,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任意两个绕组间总互感既包括通过气隙耦合的气隙互感,又包括通过定子槽耦合的槽互感,即互漏感。在8~10 MW级大型机组发电机建模与控制中,互漏感不可忽略。本文考虑了互漏感的影响,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全阶模型,对比了考虑互漏感和不考虑互漏感时的电机模型差异,并提出一种参数等效法,将考虑互漏感后的模型转化为未考虑互漏感的模型,便于使用传统模型进行仿真与控制。最后基于模型等价性,给出了从有限元仿真软件参数导出本文双绕组电机模型参数的方法。

超级电容器活性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472

黄兴兰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之间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储能体系,超级电容器具有许多其它储能器件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为多孔碳材料,目前碳电极材料电容器已成功地商业化。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粉的前驱体选择、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综合叙述了活性炭的气体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化学-物理联用等方法制备的活性炭的性能,活性炭表面含氧、氮、硫和磷表面官能团对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总结,明确了活性炭作为新型能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火力发电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设计 下载:74 浏览:483

刘征宇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火力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测诊断技术,结合实际实施经验,阐述了远程监测诊断系统设计的主要思路,介绍了东方电气火力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开发方面的研究方向。

基于离线编程的汽轮机中小叶片机器人抛磨工艺规划研究 下载:79 浏览:489

陈弈 盛仲曦 付俊 董娜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汽轮机中小叶片机器人抛磨工艺规划的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商用离线编程软件二次开发了专用的离线编程模块,可快速生成用于叶片抛磨的离线程序,以及完成运动仿真及机器人标定等工作。实验表明,采用该工艺规划方法生成的程序能够快速、精确完成汽轮机叶片机器人抛磨作业,抛磨效果良好。

海上风电机组的双绕组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80 浏览:491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海上风电机组具有单机容量大的特点,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并采用双绕组并联方式运行。由于绕组间互感的存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比传统的单绕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关系更为复杂,即使双绕组并联运行,也与传统单绕组电机有一定的区别。为深入理解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特性,本文从静止坐标系出发,详细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其全阶模型。最后基于所得到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并联运行时与单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等价关系,为永磁同步电机双绕组并联运行时的控制参数整定提供理论依据。

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电站运行控制 下载:87 浏览:498

杨嘉伟 武利斌 王正杰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电站示范项目为例,对光储充电站设计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服务区长馈电线路的特点,建立了光充储电站简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对由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引起的电压越限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光储充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峰值容量,提出了利用光伏逆变器无功能力提高光伏发电渗透率的方法,并确定了所需要的无功容量。提出了适用于光储充电站的控制策略,结合应用于现场的能量管理系统,搭建了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仿真结果和现场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一种双级径向旋流燃烧器的燃烧特性模拟分析 下载:85 浏览:501

唐豪杰1 朱鼎1 陶舒畅1 王毅1 杨安建2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径向旋流器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重型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用于流动、掺混和燃烧组织。本文针对一种贫预混燃烧室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该燃烧器采用双级旋向相反的径向旋流器设计。通过对旋流器出口及燃烧室内速度场、燃料浓度场、湍动能分布、反应区分布等特性的计算,分析了火焰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目前结构和设计条件下,该贫预混燃烧室流动和燃烧过程组织合理,火焰区域燃料浓度分布均匀并可有效避免熄火,可以有效控制NOx的排放水平。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燃机燃烧器缸内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79 浏览:483

黄仑1 田晓晶2 宋超2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重型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缸内气体温度是气体进入燃烧室前的温度,燃烧器缸内气体温度的分布对燃气轮机出力具有重要影响。对缸内气体温度的监控对新型燃机的开发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传统热电偶对缸内气体温度进行监控由于每个热电偶必须有导线引出电信号,进行缸内多点阵列监控难度较大而且高温热电偶造价高,稳定性较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能够实现单线多点测温,大大减少引出导线数量,高温下稳定性强,很适合燃烧器缸内多点测温。本文报道了在东方汽轮机厂使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燃烧器缸内测温的试验进展。使用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了燃烧器升温和保温过程的测试,试验结果证明光纤传感器测温灵敏,准确,可靠;燃烧器缸内温度的空间变化情况也可以通过光纤传感器得到准确的反应。

基于4G网络的分布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77 浏览:480

武利斌 杨嘉伟 王正杰 刘征宇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电站监控系统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其次从系统构成、技术特点等方面介绍了东方电气的一种基于4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电站的监控系统。最后介绍了这种监控系统在某分布式能源电站的应用案例。

煤粉气力输送经济性及放大规律研究 下载:69 浏览:480

陈鹏 胡春云 吴桦 陶舒畅 江维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利用东方电气粉体加压密相输送试验系统,通过改变输送压力、风量等试验条件,研究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的经济性问题;通过三种管径的对比试验,得到输送系统放大设计方法,该放大方法可用于工业输送系统设计中的粉体流量计算。

“微纳结构”钛酸锂微球结构对储锂性能影响 下载:80 浏览:494

王瑨1 谢皎1 廖晓东1 赵朔2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以钛酸丁酯和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辅助水热然后在500℃下煅烧的方法合成颗粒直径约为4μm的"微纳结构"钛酸锂微球(LTOS);通过改变煅烧时间调控LTOS的孔结构和初级晶粒尺寸,并研究LTOS微观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煅烧时间延长,LTOS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均增加,当煅烧时间超过8 h时,LTOS的棒状初级晶粒才开始出现明显长大;当煅烧时间为8 h时,LTOS的初级晶粒尺寸约为50 nm,比表面积为82 m2/g,总孔容为0. 598 cm3/g,其在5C充放电倍率下的可逆容量为189 mAh/g,经5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为169 mAh/g,当放电倍率达50C时可逆容量仍达158 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特性。

一种双旋流燃烧室燃烧振荡特性的实验研究 下载:84 浏览:480

唐豪杰1 朱鼎1 陶舒畅1 王毅1 李冠2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燃烧振荡是发展清洁高效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针对燃烧振荡问题,本文对一种双径向旋流燃烧器的燃烧振荡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在升负荷的过程中,测量了典型工况的压力和放热率脉动。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提取了燃烧振荡特征,并对典型的燃烧振荡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火焰的存在会抑制燃烧器内固有的流动不稳定过程;燃烧振荡可以存在多种模态,燃料配比的变化,会导致燃烧振荡模态发生迁移;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高强度低频的周期性的脉动过程,在此过程火焰位置会周期性的变化,这也会导致燃烧振荡的幅值的相应变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