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方法 下载:54 浏览:501

杨琳1 张宇2 刘达贵1 余杭航2 张纪智2 陈丹1 曾立1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解决录井现场火成岩的岩性识别难题,以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成岩的岩性特征和元素录井特征,结合测井、薄片、区域地质认识等资料,提出了可以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开展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二叠系主要为基性、超基性火成岩,整体偏碱性;②应用元素录井资料建立的火成岩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识别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③单井实践印证了岩性解释图版的可靠性。结论认为:①根据TAS图版研究表明,元素录井技术与常规岩石化学分析技术关于火成岩的岩性认识一致,说明元素录井技术能够正确反映火成岩的化学成分;②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和不同类型的火成岩,不同岩性在图版中的位置实质是不同矿物的元素特征反映:③图版法的本质是一种概率统计方法,目前建立的图版仅有两口井作为分析点,随着火成岩完钻井的增加图版也应该随之更新和完善。

基于财务恒等式的致密气开发提质增效思路与途径 下载:43 浏览:480

任丽梅1 辜穗2 高卓月1 杨力3 杨军4 陈怡5 林啸1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国家和国企大力部署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不同行业企业对提质增效的认识和任务重点差异较大。致密气勘探开发作为天然气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理应积极开展提质增效行动。为此,以致密气开发战略成本管理为基础,结合财务恒等式收支核心要素管理创新,提炼出致密气开发提质增效的思路与途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应以收支核心要素为主线抓好提质增效战略顶层设计;②坚持收支要素协调发展实现要素组合创新提质增效;③强化收支要素一体化评价与激励优化提质增效系统等;④持续树立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管理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⑤深化探索合资合作方式,有效管控投资风险;⑥处理好天然气市场供求关系,提高致密气市场竞争力;⑦强化政府与企业政策协调发展,提高致密气勘探开发激励政策水平。最后,针对如何加快"油公司"体制下致密气开发提质增效,提出了3项建议:①强化致密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与布局;②积极探索市场化合作超额收益分享的激励政策;③强化致密气开发智库建设,提高决策水平。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动态监测及认识 下载:47 浏览:452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动态监测及认识 下载:47 浏览:451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页岩气井增压时机的确定——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为例 下载:67 浏览:497

张大双 周潮光 王学华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页岩气田需要不断补充新井,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不断变化的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页岩气井的增压时机,以长宁页岩气田N201井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藏-地面一体化分析方法,通过气藏工程和地面工程联合计算分析来确定目标气井和增压时间节点。按照N201井区初始井口压力进行分类,根据气井压力递减的快慢抽提出四种类别气井的压力预测曲线,通过幂指数模型参数的横向平移,拟合页岩气井快速递减期的压力,校准压力预测模型;然后再根据地面集输管网建模分析,预测地面管网节点压力,最后通过预测井口压力和管网节点压力的比对来确定需要增压的页岩气井和增压时机。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页岩气持续补充新井的模式下,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在不断动态变化,增压时机的确定需要将气藏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联合起来进行分析;②通过建立页岩气井压力预测模型和页岩气地面集输管网模型,将两个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确定增压目标和时间节点;③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长宁页岩气区块的气井井口压力递减至高于输压0.5~1.0 MPa大概需要10~14个月时间,即在页岩气井投产一年左右时就需考虑进行增压。

苏里格气田气井最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图版 下载:43 浏览:455

尹涛 李志超 王俊 张波 但霞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单井产量低,低产井比例已超过生产井数的60%,为了弄清气井开发效益现状和效益开发的界限,基于气井生产指标和实际财务数据,评价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通过静态法评价了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动态法评价单井内部收益率达到6.0%时预测对应气井年产气量,求取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回归建立了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关系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静态瞬时值,随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气价以及开井时率的变化而变化;②若直井建井投资800万元/口、水平井2 400万元/口,反算达到内部基准收益率6.0%时,对应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分别为1520×104m3、4 450×104m3;③所建立的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图版,可以指导气井效益预测和气田效益建产,若致密气补贴能达到0.2~0.3元/m3,预测气田中23.6%31.2%的Ⅲ类井将转为效益开发。

川西北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分布及地质意义 下载:65 浏览:383

曾琪 田云英 郑超 王旭丽 李荣容 《天然气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沉凝灰岩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利用区内多口钻录井、测井、岩屑薄片及岩心全岩X射线衍射资料,分析了吴家坪组沉凝灰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成分、电性特征;进而利用岩心物性、扫描电镜及测井等资料分析了沉凝灰岩储层的基本特征;运用残余厚度法恢复了沉凝灰岩沉积前古地貌,明确了其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部地区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在电性上具有"两高一低"的特征;②沉凝灰岩主要分布在SY1-1井—龙岗西地区的吴家坪组中部,推测在吴家坪组沉积中期可能有大规模火山喷发为区内提供了丰富的火山灰来源,其分布范围受古地貌影响较大,而厚层沉凝灰岩沉积为SY1-1井—龙岗西地区吴家坪组沉积晚期台缘滩的形成创造了地貌条件;③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具有较好的油气自生自储能力,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SY1-1井—龙岗西地区一带。结论认为,针对该岩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及开展储集性系统评价是当务之急;同时,SY1-1井—龙岗西地区发育中二叠统茅口组台缘滩、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具有多层系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值得重视。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后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建议 下载:80 浏览:400

何春蕾 段言志 李森圣 《天然气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改革迈入了新阶段。在改革过渡期,积极稳妥地推进天然气行业从"一体化"向"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体制过渡至关重要,需协同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鉴于此,综合分析了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机制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改革过渡期需要的价格机制改革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版《中央定价目录》的实施意味着门站价格取消已为期不远,过渡期建议沿用现行门站价格管理模式,并增加按气源方销售模式,之后视改革进程适时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②现行管输价格面临定价范围和价格体系设计等问题,建议将管输成本按功能区分为"基本运输成本""节点调配成本",成本总和为油气管网公司的准许成本;③现行储气服务价格面临储气调峰成本回收困难问题,过渡期建议按照服务成本法即"成本加准许收益"定价;④我国推行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已基本具备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建议加快制定天然气能量计价实施方案。

油气田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下载:66 浏览:419

赵小森 耿小凯 李啸 杜春 《天然气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深化油气田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有效破解改革难题,在深入分析改革历史沿革、存在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田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新时代国家对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高度重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油气田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迎来机遇期;②油气田企业存在业务结构过于宽泛、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三能"问题有待解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和改革的深入推进;③油气田企业在改革中,应突出抓好优化业务结构和组织架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薪酬分配激励约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等重点任务,加快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和解决"三能问题",才能在改革中取得突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油气田矿区员工培训工作现状及提升策略 下载:78 浏览:357

谭攀峰 李蓓 李建伟 徐扬 熊兰琼 梅琦 《天然气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鉴于新时期我国油气田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搭建更为有效的平台,成为推进油气田人才队伍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鉴于此,通过总结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下属矿区培训工作现状及成果,分析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的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田矿区在人才培训和培养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通过制定并落实培训管理制度促进了培训规范化,通过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促进了培训方式升级和培训环境优化,通过整体部署培训工作促进了全员培训分层推进;②油气田矿区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培训需求缺乏分析调研、培训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以及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等;③针对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进行培训需求特点分析、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优化培训课题,构建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等提升矿区培训工作的建议。

中央定价目录调整对川渝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研究 下载:64 浏览:446

李森圣 段言志 王莅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释放出进一步加速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的信号。鉴于此新规对川渝天然气市场带来的影响,梳理了欧美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经验,结合下一步改革趋势,提出川渝天然气市场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川渝地区拥有良好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和资源市场,具有形成市场竞争的较大潜力,但现阶段川渝地区仍以本地气源为主,尚不具备足够的竞争条件,要想形成竞争态势尚需时日;②川渝地区天然气供应涉及川渝及沿海地区两个主要市场,沿海地区门站价格放开后,会直接导致沿海区域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并加剧川渝地区同业竞争,将重塑川渝地区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③对川渝供气企业提出以下建议,包括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创增量市场,发展LNG产业链促成资源走出盆地以及积极实施低成本战略提升价格与市场竞争能力。

对于天然气销售推行客户经理制的思考——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销售为例 下载:76 浏览:456

贺志明 杜奇平 袁灿 罗凌睿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天然气管输与销售分离,这给长期以自身天然气管道为依托开发天然气市场的油气田天然气销售带来挑战,需要转变天然气营销观念,创新天然气销售模式,才能稳固和扩大天然气用户群,提高天然气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为例,将客户经理制理念引入天然气销售,并对天然气销售应用客户经理制提出详细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南油气田天然气销售推行客户经理制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西南油气田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中持续获取发展效益,发展客户,创优服务,巩固份额,引领市场,公平竞合,扩销增效;②提出按照西南油气田现有三级天然气营销管理架构,结合其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与发展进程,按3个阶段推进销售客户经理制管理架构构建的建议;③提出加快制定天然气销售客户经理制工作规范和天然气销售客户经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天然气客户经理制评价体系推动客户经理制的构建实施。

灰色回归组合新模型在城市天然气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55 浏览:509

李洪兵 曾轶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季节、气温和人口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城市天然气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而利用不同模型或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将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率。为此,以灰色Verhuls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为基础,利用具有以新替旧功能的新陈代谢原理,构建灰色回归组合模型,以湖北省城市天然气需求量为例,进行需求量预测,以期为建立城市天然气供需平衡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①组合预测模型能降低单一模型的预测风险,使预测结果更稳定可靠,对降低预测误差具有一定作用;②新陈代谢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对原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改进作用,能明显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作为相关企业部门或政府部门做出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③新陈代谢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拟合性好,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更稳定可靠,可用于城市天然气中长期需求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油气企业岗位管理模式构建——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下载:46 浏览:481

曹忠 谢雯娟 于智博 赵小森 常佳 雷现梅 《天然气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鉴于岗位管理模式提升对油气企业发展改革的重要作用,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研究分析了当前油气企业岗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油气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对构建油气企业岗位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企业岗位管理中主要存在岗位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具体操作中表现为岗薪不匹配、干学不匹配、人岗不匹配等主要问题;②提出3个"一体化"(以宽幅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岗位薪酬一体化"、以人的考准考实为核心的"培养考评一体化"、以人岗匹配为目标的"选拔选用一体化")建设的油气企业岗位管理模式构建思路;③提出构建油气企业岗位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包括采用科学的岗位评估方法,建立岗位薪酬一体化与培养考评一体化之间的紧密耦合关系,构建面向全员全职业生涯培养体系、以员工绩效与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考评体系等。

智慧油气田物联网设备价格信息共享系统 下载:57 浏览:456

吴江 曹卫 刘怀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鉴于目前国内油气田设备材料价格信息不完善,造成概预算编制及物资采购困难重重,通过调研油气田物资价格管理现状、梳理油气田材料价格共享信息化需求,建立起基于物联网的设备价格信息共享系统,以期实现油气田已有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改善目前预算编制及物资采购问题,也为智慧型油气田建设搭建起基础数据化运作框架。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置来打破油气田物资管理中的空间屏障,集成所有系统功能,使用户登陆本平台即可完成物资材料价格查询、导出和分析;②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的价格共享平台能够达到精确地进行概预算清单编制等目的,减少后期施工难度及采购难度;③系统建立在油气田办公网上,采用基于Web(B/S)的3层结构,通过Web方式实现,采用Window Server2008(或更高版本)作为Web服务器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2008(或更高版本)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开发框架基于ThinkPHP 5.1开发;④通过功能需求的调研梳理,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2个子系统。

油气企业智慧党建深化分析 下载:56 浏览:479

于智博 谢雯娟 马新平 李蔚 周丹 陈姝 《天然气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推进智慧党建的深化发展是油气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提高党建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建工作创新、解决油气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公司智慧党建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设计深化智慧党建的理论框架与方案,最终提出深化智慧党建的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企业目前党建信息系统已有一定基础,但存在封闭运行、缺乏统筹设计等问题;②要实现党建工作全面高度智慧化,需建立七大系统和四大平台;③通过超前统筹规划、整合软硬件资源、全面加强总体协调管理及增强人才培养等措施的推进,促进智慧党建在油气企业的深化发展与应用。

2019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述评及2020年展望 下载:47 浏览:469

高芸 王蓓 蒋可 胡奥林 《天然气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家协调稳定发展方针的引领下,亮点纷呈。通过梳理、分析2019年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资源供应、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和天然气体制改革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或最新进展,认为2019年中国天然气发展有六大亮点或特点:(1)天然气勘探捷报频传,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创历史纪录;(2)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页岩气上产势头强劲;(3)天然气进口换档减速,对外依存度回落;(4)天然气需求量增速放缓,市场供需平衡、平稳;(5)俄罗斯天然气进入中国,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全面建成;(6)天然气体制改革重磅迭出,市场化发展迈出决定性步伐。研究结论认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展面临考验,但整体依然向好;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将继续保持高峰增长;页岩气产量将跃上新台阶;天然气进口量保持增长,但价格下降;市场供应宽松;能量计量和计价或开始试点。

川西南莲花山地区雷三段储层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潜力 下载:65 浏览:467

刘柏 王旭 丽辛荣跃 樊仕海 孙志昀 田云 英唐明 《天然气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扩大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范围,以川西南部莲花山地区雷口坡组三段(以下简称雷三段)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描述和薄片鉴定,结合地球物理资料,从沉积相、储层特征及源储匹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雷口坡组沉积期受周围古陆交替崛起和海底隆起的影响,川西南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水体能量有限,其中雷三段水体能量较高,颗粒滩发育,岩性为砂屑、藻屑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和晶间溶孔,储集性能优越,局部发育的微裂缝为天然气的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渗流通道;②构造控制面积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发育的断层有利于下盘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生成的天然气侧向运移至上盘雷三段中聚集成藏;③上覆雷四段发育的膏岩为天然气在雷三段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结论认为,莲花山地区雷三段储层厚度大、源储匹配关系好、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可控资源丰富,为川西南部雷口坡组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域。

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与路径思考 下载:78 浏览:383

辜穗 蒲蓉蓉 姚莉 杨丹 李佳 李晓玲 周成效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研完全项目制是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机制,从国内大型国有油气企业试行科研完全项目制的效果和问题出发,结合科研完全项目制的特点,对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市场化条件下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设计,并指出了分阶段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企业在实施完全项目制时存在着对科研项目的组织体系、内控制度、财务核算制度、考核制度方面不适应的情况;②应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集成管理理论、科研项目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组织机构扁平化或矩阵式、项目全要素成本核算、项目监督与沟通机制、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手段、项目绩效评估与激励等标准要件,构建起市场化条件下的完全项目制的管理制度;③根据"油公司"体制特征以及"油公司"体制下的科技管理阶段式发展路径,分阶段逐步实现从准完全项目制向完全项目制的演进。结论认为,油气企业应以科研完全项目制为核心配套实施双序列、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并按照完全项目制的需要完善现有人事、财务、科研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科研完全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审计方法与实务 下载:90 浏览:367

芦絮飞 盛江 杨碧霞 王琳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近几年以商品贸易为平台夸大贸易背景或虚构贸易背景的融资行为暴露出的各种风险问题,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管理层对国企融资性贸易进行风险提醒并做出越来越严格的规定要求。作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研究、掌握融资性贸易的实质,以便在审计实务中能够敏锐地识别出融资性贸易,更好地贯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并帮助企业实现规范管理。为此,通过归纳融资性贸易的风险特点,找到融资性贸易审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通过审计实务案例对融资性贸易的审计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迅速扩张是由银行收紧信贷规模和国际环境下国有企业考核指标完成压力过大两方面因素促成;②融资性贸易审计中不仅存在对大宗商品贸易审计的难点问题,还因为比自偿性贸易融资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其识别难度较大;③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存在的风险包括资金损失风险、法律和税收风险以及经营风险;④结合融资性贸易的特点,通过加强对贸易链条中关联关系、现场监盘存货、合同和发票、大额无动态应收款项挂账、交易货物的来源和去向等的审查力度,可有效辨认是否存在融资性贸易。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