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伊索克拉底对荷马史诗中神话的运用 下载:32 浏览:233

何珵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公元前5至前4世纪,雅典著名的教育者及演说辞作家伊索克拉底借荷马之口对史诗中的神话进行重新解读,从而宣扬自己的修辞学教育原则,却对诗人关于神话人物不道德的描述提出批评意见,通过歌颂诸神与英雄的美德重述神话。这一做法继承了希腊古典时期智术师们关注荷马并探讨史诗中神话的传统,也是伊索克拉底针对同时期的蛊惑家与智术师利用演说追求个人私利、欺骗受众而置道德于不顾的问题所做出的回应。

科学家在国会的活动与美国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 下载:45 浏览:251

史宏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大多认为在战后要对原子能进行文官控制,才能确保科学自由,并为实现原子能国际控制提供国内立法基础。在国会就原子能展开立法活动期间,科学家通过参与国会听证会、教育国会议员等活动,阻碍"梅-约翰逊法案",支持"麦克马洪法案",并反对范德堡修正案对"麦克马洪法案"进行大幅度修改。科学家在国会的这些活动,对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舟山瘟疫与鸦片战争考实 下载:62 浏览:277

李彬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综合分析新旧资料,舟山瘟疫的爆发,是地理、英、中三方互动的综合结果。衡量三者的比重,气候地理的先天性因素,与英军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舟山瘟疫的主要因素,而清朝定海军民早期锄奸反抗运动只居次要。流传已久的"定海投毒说"实则经不起推敲。侵华英军并非完全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水土不服"。需要重视的是,侵华英军在应对舟山瘟疫上,采取野战医疗、下乡扫荡、反向侦测气候疫病等,摸清楚了舟山气候疫病特点,增强了适应力,为发动新攻势提供了依据。我们要重视战时进化现象。

《庄子》内七篇与惠施考论 下载:50 浏览:406

杨勇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晋元帝永昌改元事考 下载:32 浏览:469

吴南泽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东晋太兴四年末,晋元帝因皇孙司马衍的出生,改年号为"永昌",这是晋元帝的最后一个年号。晋室南渡之后,江东政权主要操纵于门阀大族之手,晋元帝通过刘隗、刁协等人推行了一系列尊君明法的举措,但这加剧了东晋初年政治中皇权与门阀之间、南北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南北士族的不满。永昌改元这一举动,表达出晋元帝树立君主权威、突破门阀政治格局以及试图取得东晋政治主导权的意愿,但触及了门阀士族的底线,成为引发王敦之乱的导火索。

南海更路簿中粤琼航路研究 下载:40 浏览:344

吴绍渊1 曾丽洁2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粤琼航路是我国南海更路簿中所载自广东、海南出发往返于两地间及其周边海域航线的统称。在对现存"更路簿"中所载六份粤琼航路文本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从其文本特征入手,对形成与传录年代、立目特征、格式内容特点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发现:1.现存文献中的粤琼航路形成年代介于清中后期至民国早期;2.篇名立目具有明显的外源性与内生性特征并可依此划为三类;3.条目格式与内容具有五大特点,与"更路簿"中的其他航路记录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更路簿体系产生、发展与完善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随后,通过对97条粤琼航路更路条目的解析,还原了其东西、南北向两大航路,绘制了"南海更路簿粤琼航路图"。此外,还分别就李根深本《广洲更路》中的存在疑问、崖门至钦州航线的定位、相同航线中更路数差异展开了探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