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贵州雷公山土壤发生学性状的垂直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65 浏览:494

章明奎 邱志腾 毛霞丽 《土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解我国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学性状随海拔的垂直变化特点,选择位于亚热带常湿润气候区的贵州省雷公山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采样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的17个土壤剖面的理化性状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雷公山土壤的众多发生学性状与海拔高度存在显著的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土壤矿物质风化减弱而有机质和养分积累增强的变化趋势。表土层厚度、砾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腐殖质的H/F比,土壤粉砂含量、粉黏比、CEC、ba值、氧化铁活化度、黏粒Sa值、黏粒矿物中蛭石和云母相对比例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土体厚度、表土胡敏酸E4/E6比值、土壤黏粒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氧化铁游离度和黏粒矿物中高岭石相对比例则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土壤酸化明显,pH和盐基饱和度普遍较低,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研究认为,雷公山地区土壤发生学性状主要受现代成土环境影响,随海拔变化的温度可能是控制这一地区土壤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区内土壤主要发生学性状随海拔升高呈波动状变化,多数发生学性状具有协同变化的特征;不同地理发生学分类土壤带间发生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土和雏形土,二者也不存在海拔上的明显分界,而呈现复合分布。

基于CiteSpace的SWAT模型国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49 浏览:424

郭伟1 陈兴伟1,2,3 林炳青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引擎,将2003~2018年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作为数据源,采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进行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分析,绘制有关SWAT模型动态研究的知识图谱,对SWAT模型在中国应用近20年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读,呈现SWAT模型在中国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SWAT模型的研究经历了起步(2003~2006年)、繁荣发展(2007~2016年)、相对稳定(2017年~目前)3个阶段;(2)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是模型的研究热点,目前的重点研究趋向于参数的优化、不同模型的耦合、模型的改进以提高模拟精度;(3)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团队的合作,也将促进SWAT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SWAT模型国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49 浏览:424

郭伟1 陈兴伟1,2,3 林炳青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引擎,将2003~2018年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作为数据源,采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进行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分析,绘制有关SWAT模型动态研究的知识图谱,对SWAT模型在中国应用近20年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读,呈现SWAT模型在中国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SWAT模型的研究经历了起步(2003~2006年)、繁荣发展(2007~2016年)、相对稳定(2017年~目前)3个阶段;(2)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是模型的研究热点,目前的重点研究趋向于参数的优化、不同模型的耦合、模型的改进以提高模拟精度;(3)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团队的合作,也将促进SWAT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