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LID措施的城市设施绿地对雨水径流及污染阻控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366

王洪 王国庆 王鑫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对不同LID设施绿地在雨水径流的接收、传送到蓄存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设施绿地作为系统的整体去除污染物主要机理,展望了城市设施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为设施绿地在城市雨洪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区雨水径流控制管理中的运用 下载:64 浏览:498

李涵1 耿晓明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从雨水径流的源头上着手进行减量化处理,是解决城区降雨径流所产生的内涝与水环境恶化的新途径。将现状城区雨水径流的传统的开发与治理模式转变为采用新颖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既可解除雨水径流造成的城区内涝加剧与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可发挥雨水径流的资源化利用效能。以LID模式的理念为切入点,构筑LID绿色设施,可为城区雨水径流的控制利用提供参考。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研究 下载:44 浏览:451

李晨璐 郑涛 彭开铭 程炜 徐竟成 乔俊莲 黄菊文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城区范围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并以松原市某片区为例,对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碳排放计算和比较,分析其碳减排效果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传统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源头雨水渗蓄;雨水管网建设是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传统规划方案相比,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可使系统碳排放减少3. 5%~51. 7%。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景观化研究 下载:288 浏览:382

孙健 《低碳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海绵城市景观化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在整个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具体管理工作。城市建设过程中,低影响开发是重点,需要明确核心类型,按照实际要求进行,提升稳定性。本次研究中以低影响开发下的海绵城市景观建设为基础,对具体措施分析。

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95 浏览:502

吴园园1 操家顺2 薛朝霞1,2 赵昌爽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核心理念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探究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雨洪管理先进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的雨洪管理措施都因地制宜地促使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洪管理紧密相关。可见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些成功经验对建设海绵城市理论、方向和技术有很深远影响的启示,包括海绵城市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海绵体"建设和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和自然循环的有机结合等,同时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雨洪控制模拟研究——以萍乡市武功山大道为例 下载:85 浏览:484

栾楠1 常乐2 裘鸿菲1,3 《中国建筑》 2020年5期

摘要:
低影响开发设施作为能够有效消减、利用和延缓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以及控制径流污染的分散性单元,正逐渐应用于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中。该文以海绵城市试点——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雨洪管理模型(SWMM)模拟不同重现期(一年一遇、三年一遇、五年一遇以及十年一遇)3小时降雨下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等单一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及低影响开发组合模式对于道路雨水径流削减效果。结果表明,采用LID雨水系统的城市道路在不同重现期下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34.5%、28.2%、26.1%、24.3%,径流峰值削减率分别为37.4%、27.3%、23.5%、19.5%。同时,对于单项LID设施而言,生物滞留设施在径流总量以及峰值削减上均优于渗透铺装,具有良好的雨洪调控效果。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内江市小青龙滨河绿道为例 下载:81 浏览:495

刘谦 倪琪 《中国建筑》 2019年5期

摘要: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对城市雨洪问题,可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滨河绿道进行雨洪管控。该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滨河绿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承担的作用,总结了我国城市滨河绿道建设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主张从源头控制、中途传输、末端调蓄三个阶段对城市滨河绿道进行集水、输水、汇水景观设计,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雨洪管控。并以内江市小青龙滨河绿道为例,探讨了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如何更好地构建城市滨河绿道,以期为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提供借鉴。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低影响开发研究评述 下载:96 浏览:510

肖思贤1 戴妍娇2 《中国建筑》 2019年2期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雨洪灾害的频发严重威胁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几年海绵城市建设与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低影响开发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导理念,是控制城市雨洪问题的关键。基于对我国近十年低影响开发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梳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并从分析诊断、规划决策和技术优化三个层面提出低影响开发研究的总体思路。最后,对未来低影响开发的方法研究指明了应重点探索的方向。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