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汽车6016铝合金/低碳钢激光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 下载:78 浏览:424

罗兵兵1 张华1 雷敏1 冯艳1 许兰锋2 刘定军1 《新材料》 2020年7期

摘要:
汽车轻量化需求促使铝/钢一体化结构件代替单一钢结构件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然而,铝与钢之间冶金相容性较差,传统的熔焊方法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效连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采用光纤激光器对车用薄板6016铝合金和DC06低碳钢平板试样进行了钢上铝下搭接形式的激光焊接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伸试验机等实验设备对铝/钢激光焊接头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P)为1 000 W、焊接速度(V)为0.05 m/s、离焦量(f)为+1 mm、保护气为高纯氩气且流量为20 L/min时,焊缝中心由大量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铝/钢激光焊接头的平均抗拉剪力达到最大,为94.2 N/mm,接头断裂呈韧性和准解理的混合型断裂模式。铝/钢接头界面生成一定的脆硬金属间化合物(IMC),主要由FeAl2、FeAl和FeAl3相组成。

RH复合脱硫剂的开发及在太钢精炼工序中的试验 下载:54 浏览:482

康彦萍 《冶金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提供了一种适合超低碳钢用RH真空处理脱硫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H真空处理脱硫时存在脱硫率低,对耐火材料侵蚀较大,熔化慢,对钢液有增碳风险的问题。该脱硫剂能提高脱硫效率,稳定脱硫率大于30%,提高钢水纯净度,且能提高耐材使用寿命,与使用配加萤石的方式相比,可提高耐火材料寿命,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两相区形变对含铜低碳钢合金元素配分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43

陈连生 李跃 田亚强 郑小平 魏英立 宋进英 《新材料》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DIQ(两相区形变-保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借助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对一种含Cu低碳钢组织演变、位错密度和Mn、Cu合金元素配分行为与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经历了两相区热模拟压缩变形处理的含Cu低碳钢,随变形量的增加,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均趋于细化,位错密度逐渐增加,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先增强后减弱。两相区变形处理的变形量为10%时,Mn、Cu原子的配分效果最好,二者在马氏体中的平均含量较原实验钢分别提高了62.82%和20.73%。

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的异种钢板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52

岑耀东1,2 陈芙蓉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电阻点焊对1.5 mm等厚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板进行焊接。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为评价指标。利用电子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仪、OM、SEM、EBSD、EDS对所获得的较优焊接参数时的点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呈椭圆形,熔核由SPCC低碳钢侧向TRIP980高强钢侧偏移;点焊接头的拉剪断裂位置发生在结合面边缘近SPCC低碳钢侧的熔合区处,断口为脆性断裂;SPCC低碳钢侧熔核硬度低于TRIP980高强钢侧,但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硬度出现峰值;母材的部分互熔使熔核中C、Mn、Si、Al等元素浓度由TRIP980高强钢侧到SPCC低碳钢侧均匀递减;近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组织差异较大,近母材侧为软相铁素体,近熔核侧为硬相马氏体,这种组织差异导致的应力集中是影响接头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低碳钢丝网施工技术在地暖垫层施工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802

乔青荣 《中国建筑》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地暖采暖环境要求更高,地暖具有较高的舒适性,避免了传统暖气片的局部感温差,地暖无需使用空气来传播热量,避免了灰尘和细菌的传播,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而地暖垫层裂缝控制是采暖地面质量控制的关键,如何控制好地暖垫层质量是建筑人越来越重视和提到的质量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低碳钢焊缝金属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研究 下载:95 浏览:976

薛雄博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根据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 9447-1988),采用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le, CT)试样,通过在Instron 8872疲劳试验机上开展室温下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试验,获得了Q235A钢焊缝金属区域疲劳裂纹扩展的裂纹长度-寿命(a-N)曲线和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K关系曲线,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焊缝裂纹扩展Paris公式材料参数,为相关产品的焊缝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提供材料数据支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