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线性文化遗产现状特征及其保护路径——以徽州古道为例 下载:32 浏览:326

储金龙1 李瑶2 李久林3 《中国城镇》 2019年12期

摘要:
徽州古道蕴含历史与文化底蕴,对徽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通过GIS平台选取遗产斑块密度、β系数、空间整合度指标,以徽州古道为例,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量化分析并总结出徽州古道现状特征,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徽州古道与沿线村落密切相关;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从整体出发。并从斑块更新与活化、廊道连接与优化、基质保护与提升三个方面探讨了徽州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途径。

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活化引导策略研究——以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 下载:336 浏览:431

陈伟煊1 储金龙1 陈继腾2 《中国城镇》 2018年4期

摘要:
传统村落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建筑哲学和社会发展轨迹。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对传统村落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将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传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运用文献归纳分析与专家评价意见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家发布的传统村落相关文件及基础资料,综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类型划分为历史积淀类、村域格局类、传统建筑类、民俗文化类和全面综合类五大类,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根据类型特征与村落特色提出活化引导策略,并得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展望,以期实现我国传统村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