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 下载:56 浏览:400

王智新1 赵景峰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研究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全球价值链嵌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增强技术创新绩效。这些结论具有非常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同时这些结论保持较强的稳健性。建议,更加重视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作用,积极拓展和获取外部创新信息;多管齐下疏通传导渠道,发挥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绩效促进效应;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均衡协调力度,增强技术创新绩效。

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一定有助于价值链攀升吗? 下载:23 浏览:420

金莹1 戴翔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本质是既定生产环节和阶段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区位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会通过诱发价值链生产环节梯度转移的作用机制,影响制造业分工的地位。对于已经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国家而言,这种诱发作用体现为由高到低的梯度"回流",由于"回流"的部分"低于"其原有的生产环节和阶段,从而使其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有"下滑"趋势;对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国家而言,上述诱发作用体现为由低到高的梯度转移,从而有利于承接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文章选取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以及以"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中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说的判断。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作用,而且对于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也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战略研究——基于内容、技术与制度三维协同创新 臧志彭 下载:35 浏览:413

赵康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建构于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不适用于新兴的数字创意产业,亟须进行理论范式创新。数字创意产业是内容、技术与制度三维协同创新驱动的新型业态,与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至少在研发、生产、产品、审查、营销、物流、消费、特征效应与生命周期等十个方面存在关键区别,并且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具有衍生效应、共享效应、嫁接效应和外溢效应,由此决定一旦某国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被他国"俘获"或"低端锁定",该国未来产业竞争力将被牢牢控制。基于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战略立方体模型的研究发现,对于NVC高成熟度的数字创意细分行业应采取市场优先、成本领先和兼并收购三大"主动出击型"战略;对于NVC低成熟度行业而言,应根据GVC成熟度和行业成熟度采取相适应的战略,逐步提升数字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进而确立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主导者的战略地位。

基于全球创新链构建国际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以中国广州市为例 下载:64 浏览:449

林学军 俞洁 曹紫琳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广州一直是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中,广州的创新竞争力相对较低,整体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乏力,亟须改变其在全球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发挥其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应有的作用。通过全球创新链,广州可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利用全球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广州产业升级。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出口产品竞争力分析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广州建设国际创新城市的现状,并以全球创新链的视角分析广州在建设创新城市中的不足,提出广州必须先强壮本地的创新链,将广州创新链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相结合,然后将广州创新链延伸到全球创新链,积极招揽全球创新人才,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嵌入全球创新链的高端环节,以全球创新链提升广州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策略。

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85

陈贵富1 何喆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在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提出了假设猜想。采用中间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分别采用虚拟变量、税收优惠、政府研发补贴衡量产业政策,利用2001~2014年我国制造业15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鼓励、减税、增加政府补贴均能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是随着政策强度的提高,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的边际效果产生了分化,减税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正向促进影响越来越强,而政府补贴的效果则越来越弱。最后,根据理论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以全球创新链建设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研究 下载:63 浏览:442

林学军 官玉霞 张文凤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低、盈利能力不强、能耗高且污染大、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以渐进创新提升产业地位,以改进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突破创新实现跨链发展,以全球创新链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改变中国国际分工的不利局面,建立起绿色、高质量的中国现代经济体系。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测算 下载:99 浏览:510

韩中1 葛新权2 林梦1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在新型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下,传统的贸易出口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及其贸易顺差,其所造成的"所见非所得"统计困境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基于MRIO模型,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出我国增加值出口、进口及其净值,并将其与传统贸易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出口数据夸大了我国的出口规模,并导致了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问题。相比于传统贸易失衡,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增加值贸易顺差或逆差大幅减少。其中,中国与欧盟地区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减少了近一半,中国与北美地区间的贸易顺差减少了近1/4,而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减少了66%。

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的测算与分析——基于WWZ方法的测算与实证研究 下载:54 浏览:387

董虹蔚 孔庆峰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增加值视角下重新测算与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的利益结构,对解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双边/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前向生产联系和后向生产联系两个角度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进行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值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顺差严重缩水,美方发布的贸易逆差数据严重失真;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落后于美国,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结构性收益在美国;中国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能力远不及制造业,2000—2014年中国主要的顺差产业未发生较大变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不同,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