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立法分析——兼论与中国合作机遇 下载:21 浏览:224

肖冰1 饶远2 刘海波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面对中东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本文系统分析代表性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实践,以协助形成精准化的合作方案与针对性的合作策略,进而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国际影响。研究发现:中东欧诸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活动总体呈现"被动立法"与"主动立法"共存的特点。目前,信息安全、数字化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构成了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立法的主要内容;落实欧盟数字经济领域的各项指令,加强数字货币监管和数字医疗领域的制度建设,正在成为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立法的主要趋势。因此,对于"中国-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而言,应在精准化合作的原则下,合理规避数据保护问题方面法律风险,强化在数字货币监管以及运用数字技术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经济合作。

英国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分析与思考 下载:23 浏览:189

吴晓燕 陈方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先者,英国较早开始布局生物安全政策,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英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控、抗生素耐药性应对、生物实验室管理、生物威胁防控和国际合作七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和做法,总结英国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特点,包括:突出生物安全战略地位,统筹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布局生物风险评估网络,构筑有弹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范双用生物技术管理;协同薄弱地区生物安全防控,承担生物安全国际责任。本文还借鉴英国的做法,提出对于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生物安全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流行模拟研究分析及启示与建议 下载:18 浏览:235

刘昊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推动政府和公众关注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提升政府在大型传染病暴发时的应急管理能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已先后4次举办传染病演习模拟研究活动。本文详细分析这4次演习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政策成果,结合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包括:1)完善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疾病控制体系;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3)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要加强前瞻性公共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 4)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各种传染病预警和应对策略研究; 5)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6)加强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 7)积极在全球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中国影响力。

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制定及启示 下载:31 浏览:258

樊潇潇2 李泽霞3.4 曾钢5 郭世杰3.4 吕琨6 宋伟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科技基础设施兼具科学、技术与工程性,因此路线图的规划方法对其非常适用且行之有效。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2016年路线图的制定方法、过程和内容,深入研究了澳大利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和做法,并剖析了澳大利亚设施路线图的重要制定原则、组织模式、项目遴选程序、重要管理观点以及政府对于路线图的响应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针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基于知识论的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34 浏览:243

刘乐琼1 毕勋磊2 叶中华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创新发展领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对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往往是针对市场环境和制度因素进行的,存在不足。本文基于技术知识论,从技术知识的特点出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种形式,分析技术知识的特征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分析框架,从技术知识主体(企业)和外部环境两个层次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要从资金支持、激励制度改革等向构建更高效的知识网络方向转变。

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下载:63 浏览:276

何传启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还是一个发展目标。现代化国家是现代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要成为现代化国家,需要尊重规律,尊重国情,选择合适的目标、路径、模式和重点。202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中国目标是一个百年目标,包括四个台阶和六化建设,走到世界前列,实现伟大复兴。中国可以选择综合现代化路径,采用"运河战略"迎头赶上。未来30年的模式建议以知识化为主,以生活质量为中心。未来10年的重点建议向生活质量进军,质量优先,双轮驱动,六化协同,共建共享,绿色发展。

成片开发与土地征收 下载:86 浏览:482

黄忠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未采狭义公共利益的观点,仍将成片开发纳入了征收范围。将成片开发纳入征收有助于公共产品供应与规划落实,化解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性,也有利于地利共享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必要基础。基于公共利益本身的发展性,将成片开发纳入征收亦不必然违背公共利益的内涵,反而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但相较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1款前四项,成片开发中的公共利益强度较弱,且有被滥用之风险。预防成片开发下的征收风险,既需规划和审批的事前内部控制,又应强化民主参与和司法审查等外部监督,更要围绕公共产品、地利共享的目标制定实体规范,即要求政府在成片开发中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为人的市民化提供物质基础,并设置议价购买的前置程序,引入留地安置的补偿方式,改革出让金的收支制度,以为城乡融合、地利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合宪性视角下的成片开发征收及其标准认定 下载:86 浏览:483

程雪阳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建立了公益项目征收和成片开发征收两种土地征收制度。成片开发征收制度虽然饱受争议,其基本制度框架却可以通过现行宪法为征收制度设定的"内容规定性规范"和"边界控制性规范"的检验。要确保成片开发征收的制度内容具备合宪性,相关解释性立法必须将其实体标准严格限定为属于"特别重大的公共利益"需要的建设项目。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省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建设、特定的城中村改造、以公益性建设为主的综合开发等特定建设项目类型,符合"特别重大的公共利益"标准,可以适用成片开发征收制度。但上述类型中的具体建设项目能否适用成片开发征收,还需通过定量分析、举证、说明理由等途径加以论证。

基于多级可拓的绿色公建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 下载:53 浏览:366

李辉山 穆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为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4个方面细分,对17项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作为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方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交叉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多级可拓法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综合分析,构建关联函数,客观全面地得出绿色公共建筑资源节约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并在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与模拟 下载:49 浏览:365

何立华1,2 崔萧1 胡清畅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公共建筑是城市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相比于住宅建筑能耗量所占比重较大,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目标。然而,传统的建筑能耗估算方法对能耗分析往往在数据的集成化、信息处理的可视化以及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上存在不足。在对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体系,并借助BIM平台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能耗估算软件Ecotect与BIM软件的交互操作对该模型进行太阳辐射、日照遮挡等性能的分析,解决了传统能耗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量化不准确的局限性问题,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可视化。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 下载:86 浏览:503

崔国斌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数据集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满足了数据产业的基本需求,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处在公开状态的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集合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手段。为了避免这一领域的市场失败,同时避免限制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应当为耗费实质投入并达到实质规模的大数据集合设置有限排他权,即公开传播权。这一保护机制既能够满足数据行业的需求,又能够兼顾后续数据利用者的利益,不会损害著作权法等法律所维护的公共政策。

地方政府养老政策的创新与评价——基于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案例分析 下载:72 浏览:412

戴卫东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养老服务是中国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资料来源于2014年和2015年民政部遴选揭晓的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60个案例,从中收集整理了地方政府提交的33个养老服务创新政策。通过理论框架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发现外"逼"与内"压"是地方政府创新养老政策的重要原因;在政策创新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多于中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中,以公私合作输送服务最多,其次是以失能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和以财政拨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并列;所有创新政策当中存在人文环境创新不足的现象。基于此,下一步地方政府应该在尝试"越位"跳出体制外筹资、主动让利推进民营机构成长、多管齐下营造专业队伍等人文环境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养老政策再创新。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23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互联网经济下城市社区快递投送点空间形态与空间联系——基于大学校园的实例分析 下载:73 浏览:400

张祚1 卢新海1 罗翔1 周敏2 陈昆仑3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互联网经济繁荣背景下,网络购物和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改变了大众消费行为特征,甚至重塑了消费过程中的人—空间关系,推动了城市社区景观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以武汉市一所兼具综合社区功能的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数据采集与调研,从不同空间尺度与维度分析了校内快递投送点空间分布与空间形态、快递收件人所在地与快递来源地空间网络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校园内快递投送点在夹缝空间中快速"生长";2)网购与快递投送改变了校园内及其周边的人—空间关系;3)网购过程弱化了中间环节与距离因素,也影响了个体对于传统实体空间关系的认识。最后,提出建议:无论校园还是社区都亟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科学空间规划与管理控制措施,同时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经济下地理—赛博空间逻辑关系的改变,加强商业空间规划布局的更新、功能升级以及对赛博空间的管理。

价值链重构视角下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分析 下载:74 浏览:455

韩霞 吴玥乐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服务经济的大发展以及制造业的服务化,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成为必然。服务化发展是航空制造业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及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航空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创造和服务增强得以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以及价值实现方式的优化。文章从航空制造业价值链重构视角,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和大型飞机制造领域典型企业服务化发展实例,着重围绕服务增值模式和服务整合模式就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进行分析。

构建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理论逻辑及现实展开 下载:79 浏览:499

陈云良1 寻健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公共服务最初导源于"生存照顾"理念,主要体现为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社会的公共服务理念正在向激励并促进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它要求建立面向广泛社会成员的、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覆盖到公共服务的大部分领域,但仍然存在关键领域立法缺位、立法理念落后、可操作性不强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现阶段,我国亟需制定一部公共服务基本法,以发挥立法上的统领和指导作用。在公共服务基本法的基础上,还应制定或完善公用事业法、社会保障法、公共安全法、社会事业法、公共财政法等公共服务单行法,形成公共服务基本法与单行法协调统一的中国特色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市井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下载:19 浏览:206

洪歆慧 胡婷婷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聚焦特定市井空间下人们依靠生活经验或者个体需求对公共设施功能的改造现象,建立对公共设施项目的新设计思维。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居民需求满足下的行为活动与环境的矛盾,全面识别市井空间行为下公共设施的利益相关者们的需求本质以及现象背后的价值。对市井公共空间下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设计启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有助于设计师对公共设施系统性的思考与改良。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过程中的居民住房权益研究 下载:85 浏览:481

吕萍钟 荣桂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未来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城乡住房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分析城乡二元住房制度下分割的住房市场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差异和问题入手,对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做了详细阐述,研究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变化和调整机制,以为相应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的三个调整机制:第一,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潜在收入随着土地增值和规模经济而产生,并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第二,产权明晰降低推进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成本,第三,多方利益集团获得现存的外部利润,影响法律或政治等制度环境。由于外部利润的存在使得现存的制度通过变迁能够实现收益,外部利润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通过住房权益成本效益分析比较也进一步证明,实现有序转换以后的城乡居民住房收益和成本要比转换之前更为合理。

基于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26 浏览:395

岳红岩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互动理论,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发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互动性的缺失和不足,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基于此,研究从"人与景观"互动、"人与空间"互动、"人与人"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性设计的策略。

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空间分布研究 下载:87 浏览:438

赵剑波 金彦龙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在实地调研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制作了公共卫生间分布图。调查发现,拉萨城区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分布呈现中间多、四周少的格局,分布不尽合理。建议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历史和水平、区域内旅游景点的分布及人流量大小,应结合行业标准朝着网格化和高等级的旅游城市方向发展。
[1/3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