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城市跨座式单轨的发展应用及挑战 下载:87 浏览:497

康承磊1 谢淼1 李林飞2 任兴伟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跨座式单轨交通走行系统独特,具有造价低、爬坡能力强、车辆运行噪音低、占地少等优点,能缓解中小城市交通压力以及满足不利地形地质条件城市、景区观光旅游等需求,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应用。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更好的推广以及加深研究者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通过文献收集分析和系统总结的方法,首先介绍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自身发展历史和优点,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跨座式单轨结构动力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发展建议。在总结现有国内外研究基础上,认为目前研究理论研究所得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尚不准确,还需考虑轨道不平整、曲线梁桥、动力系数等多种因素,其次相关数据实测较少以及轨道梁的优化设计研究不足,最后国内相关规范制定内容有限且滞后。

柠檬金耳羹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下载:73 浏览:387

赖路 李燮昕 王宇 罗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主要研究柠檬金耳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基于数学建模的思想,以柠檬和金耳为研究对象,在5、23、33℃的贮藏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总数作为卫生指标,pH作为理化指标,感官评分、色差分析作为感官指标;运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柠檬金耳羹的货架期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柠檬抗氧化和抑菌成分对微生物生长繁殖有一定抑制效果。采用模糊权重法对柠檬金耳羹货架期间的多项品质指标不同的加权系数进行综合评定,品质综合评价的加权关联度=感官评分×0.25+p H×0.25+大肠菌群×0.25+菌落总数×0.25。该模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预测该类产品的货架期。

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下载:57 浏览:22

丁泽智 杨晚生 《能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微波干燥是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具有温升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选择性加热和控制简单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微波干燥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微波动力学模型、能耗分析及非热效应研究上。微波干燥技术被认为是在冶金、化工、石油等多种领域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技术。

断层对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影响机理研究 下载:59 浏览:370

张瑞彬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创日泊里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工作面突水问题,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建立了断层影响下的工作面底板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采用RFPA2D-Flow软件建立了断层工作面的数值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断层倾角以及正逆断层对工作面底板突水情况,得出不同断层对突水情况的影响。

私企同部门技术工人再培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 下载:52 浏览:436

魏玉芬 朱焕 《数学应用》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私企同部门技术工人再培训问题,构建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工人再培训的唯一正平衡点与非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进一步利用Matlab对相关结果进行拟合验证.

具有离散时滞和Crowley-Martin功能性反应的HIV动力学模型稳定性研究 下载:47 浏览:438

刘永奇1 刘德林2 熊建栋3 《数学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三个离散时滞四维HIV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模型使用的是著名的Crowley-Martin功能性反应形式的非线性发生率,还考虑了受感染细胞CD4-T细胞的潜伏特性,也就是说被感染后没有立即具有传染性,只有被外界物质激活或者本身免疫失效后才具有传染性.首先我们求出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通过构建Lyapunov泛函,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得出了无病平衡点和染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对于任意的时滞,无病平衡点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对于任意的时滞,染病平衡点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用Matlab软件对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自适应巡航系统车辆跟驰控制策略仿真 下载:47 浏览:445

翟志强1,2 许进亮1 袁皓1 周永明1 赵龙飞1 王世谦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对行车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间距的车辆跟驰控制策略。建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运动模型,近似估计本车质心轨迹的曲率半径。建立前车目标辨识模型,根据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运动状态判定前车跟踪目标。设计车间距离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车速控制本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驶。开展本车换道、曲线路径的复合工况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车能够快速、平稳地跟踪前车目标。

BPO@Ppy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下载:31 浏览:330

周培1 王元有1 陈锁金1 金党琴1 周国强2 刘天晴2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悬浮-分散聚合法可成功制备出粒径分布在600~800 nm,包裹率高达83%,能在5~17 h之间可控制缓慢释放的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芯材,聚吡咯(Ppy)为壳材的微胶囊。所制备出的微胶囊储藏稳定性能较好,通过对微胶囊的释放过程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其研究结果表明,60°C时微胶囊的缓慢释放过程接近于Higuchi动力学模型。

履带车辆履带预张紧力对平顺性的影响与仿真 下载:74 浏览:477

卞美卉 张洋 杜志岐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分析履带预张紧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履带车辆为例,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对履带预张紧力的不同取值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从平顺性最优的角度出发,该型履带车辆履带预张紧力取车重的10%左右较为合适.

微合金钢碳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仿真 下载:61 浏览:456

李维刚1,2 杨威1 刘超1 严保康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8期

摘要:
建立热连轧过程中复合微合金钢碳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模型,考虑碳氮化物和AlN的相互作用。针对该模型求解变量多、方程非线性、初始条件难确定等问题,采用耦合问题特征的牛顿拉夫森数值求解算法,确定不同成分下的碳氮化物和AlN的析出开始温度与析出顺序,获得奥氏体相中各元素平衡成分、碳氮化物析出成分及质量分数等随轧制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某轧钢厂生产的微合金钢进行仿真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冶金机理,对钢材组织性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小方差自适应的视觉导盲诱导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459

魏彤 龙琛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准确诱导盲人跟踪给定路径行走是穿戴式导盲系统安全导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实现盲人的安全出行,对盲人的行走动力学模型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使用者在实际行走过程中,心理生理的差异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导致自身模型参数发生了变化,要求控制器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算法的诱导方法,首先运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被控对象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在线求解Diophantine方程得到控制器的参数,最后根据最小方差控制律求得控制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算法在参数辨识完毕后能够很好地跟踪圆轨迹,实验结果表明多名实验者的平均行走轨迹误差范围为(-0.5957m,0.4811m),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柔性航天器拖拽空间碎片动力学与控制仿真研究 下载:96 浏览:502

董富祥 周志成 曲广吉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空间碎片清除需求,开展了服务星通过绳索拖拽空间碎片离轨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仿真研究.分析了在轨拖拽期间系统拓扑构型,采用递推方法推导了考虑地球J2摄动的服务星和空间碎片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组,建立了基于集中参数法的绳索动力学模型,通过约束方程将绳索与服务星和空间碎片相连接,建立了服务星姿态控制力矩方程,最后形成了服务星在轨拖拽空间碎片期间柔性多体系统多体动力学方程.通过悬链线模型与本文采用的集中参数模型的比较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柔性绳索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与服务星质量接近的空间碎片被拖动期间动力学特性,为这类航天器总体设计及空间碎片清除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470

张东升 于海洋 徐健 博李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以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应用到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中,综合考虑阻尼比和激振频率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运用变步长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系统响应的相平面图和庞加莱截面图。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小,太阳轮位移响应的非线性影响越大;激振频率在一定区间由小变大时,太阳轮位移响应由周期性变为混沌性,再变为周期性。此研究方法为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相关非线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纵向防碰撞策略研究 下载:90 浏览:471

李绪龙 郏瑞 钱立军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目前的汽车防碰撞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防碰撞控制策略.搭建了安全车距模型,分析了路面附着系数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汽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Dugoff轮胎模型,基于双重无迹卡尔曼滤波形成闭环反馈,进而估算出路面附着系数.进行了Car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实时准确地估算出路面附着系数,并且能够准确预警.

全海深ARV动力学建模及简化研究 下载:59 浏览:431

刘金夫1,2 王亚兴1,2 唐元贵1,2 姚湘琳3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Remotely-operated Vehicle, ARV)为研究对象,针对全海深ARV的稳定航行和作业控制需求,借助潜艇标准运动方程建立直航动力学模型,还提出使用多元函数泰勒展开的方法建立独立的垂直运动动力学模型。其次,以节约计算机资源为目的,采用拟合优度分析、显著性检验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剔除动力学模型中不重要的水动力系数项,得到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将初始和简化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全海深ARV直航和垂直运动动力学模型和简化动力学模型均是可靠的。

单点系泊潜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姿态分析 下载:78 浏览:503

齐占峰 秦玉峰 史健贾 立双 《海洋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对单点系泊潜标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编制Matlab仿真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不同海流条件下,分析潜标系统的姿态。文中将一个典型潜标系统的浮球、锚链、重力锚等部件,利用集中质量法简化为节点,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海流流速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设计1~5 m/s的流速剖面分布。将节点的物理参数和海流参数代入仿真程序中,得到各节点的姿态、节点间张力以及重力锚与海底摩擦力等数据。分析仿真结果,海流流速与节点的偏降、节点间的张力以及重力锚与海底的摩擦力成正比,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文中设计的建模方法和仿真程序可以为单点系泊潜标的总体设计、姿态估算、锚系配置提供工程参考。

基于振动模态参数识别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 下载:51 浏览:444

杨怀花 叶庆卫 《天线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将其分成两个阶段(强非线性的瞬态阶段和弱非线性的自由响应阶段),并构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算法。首先通过起始点扫描的方式对脑电信号进行分割来获得自由响应阶段的脑电信号;然后针对自由响应阶段产生的脑电信号,引入振动多模态参数识别ITD(Ibrahim Time Domain)算法来提取特征组合成特征向量;最后利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自适应特征选择和分类。运用此方法对国际标准数据库The largest SCP data of Motor-Imagery中的CLA运动想象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与分类,其平均分类准确率高达90%以上。与现有的特征提取算法相比,获得了更好的分类性能和稳定性。

颗粒简化成核、烧结及成长过程的数值模拟 下载:84 浏览:534

董楠航1 陈石1 谢洪勇2 盛玉美3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通过编制C语言程序在CFD商业软件FLUENT中引入颗粒动力学模型,实现对颗粒成长的数学模拟.首先在FLUENT中计算得到丙烷与空气反应的湍流火焰场(含四氯化钛氧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将气体中的颗粒或者颗粒聚集块看成一种假定的气体组分,忽略颗粒相对流体的影响,通过UDF导入颗粒模型进行计算,对颗粒尺寸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颗粒尺寸的预测与实验数据相差不大.进一步分析了火焰温度、氧化剂流量等对生成颗粒或者颗粒聚集块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颗粒成长越快,单位空间内氧化产物越多越容易长大。

简述汽轮发电机密封瓦引发的不稳定振动 下载:387 浏览:3987

张明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文章从密封瓦的工作原理和力学分析模型出发,介绍了工作时引起的热效应,阐述了不稳定振动及处理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证实:密封瓦是汽轮发电机不稳定振动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振动,以确保汽轮发电机安全运行。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