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粪便来源的屎肠球菌潜在降胆固醇能力研究 下载:37 浏览:386

马长路1,2 田玲3 罗红霞1 刘小飞1 李凌燕1 杨新建1 王立晖4 焦扬3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2期

摘要:
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使用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乳酸菌调控血清胆固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健康人群粪便中分离获得1株动物双歧杆菌和5株屎肠球菌,考察了这些菌株的胆固醇脱除能力、胆盐耐受能力、模拟胃肠道条件耐受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屎肠球菌MCLF03和MCLF04对胆固醇的脱除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脱除率分别为(38.9±3.77)%和(61.0±4.75)%。屎肠球菌MCLF04在0.5%胆盐溶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耐受性均高于屎肠球菌MCLF03。屎肠球菌MCLF04具有潜在的降胆固醇特性,可用于降胆固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

双孢菇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作用研究 下载:74 浏览:477

王春丽1 李家磊2 徐晶1 郭淑杰1 王玉梅1 杨磊3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孢菇多糖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双孢菇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急性失血,建立小鼠贫血模型,24h后开始灌胃给药,分别在失血前、失血24h后、给药4d和8d后测定小鼠的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造模使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双孢菇多糖提取物灌胃处理后,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双孢菇多糖灌胃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灌胃8 d后,双孢菇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的3项指标都恢复正常。结论:双孢菇多糖有明显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下载:21 浏览:229

魏来1,2 安可婧2 唐道邦2 卜智斌2 王治同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3期

摘要:
为改善受热不均和局部焦糊的现象,得到高品质干燥产品,对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前后阶段间歇比(PR1、PR2)、转换点含水率及干燥温度对生姜干燥时间、能耗、颜色及总酚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间歇比PR1=1.7、转换点含水率30%、第二阶段间歇比PR2=3.0、干燥温度50℃。

金针菇多糖螯合钙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75 浏览:429

唐秋实1 杨雅兰1 刘学铭2 陈燕舞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7期

摘要:
金针菇多糖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为了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研究以金针菇干粉提取的金针菇多糖为原料,探讨金针菇多糖与氯化钙溶液的最佳螯合工艺,制备出具营养强化功能的金针菇多糖螯合钙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和钙离子的螯合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螯合时间、氯化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金针菇多糖与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溶液pH和螯合温度等因素对金针菇多糖螯合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螯合工艺,并分析了多糖螯合钙前后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多糖螯合钙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钙初始质量浓度5.0mg/m L,金针菇多糖与氯化钙的质量比8:1,p H5,螯合时间5 h,所得螯合率达最高78.3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金针菇多糖中-OH与Ca离子发生配位作用生成稳定螯合物;且金针菇多糖与钙离子螯合物抗氧化性优于未螯合的金针菇多糖。

超声波清洗在柑橘采后病害防治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99

孙思明 林羡 陈于陇 唐道邦 吴继军 徐玉娟 谢春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9期

摘要: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了温度(25℃45℃)、时间(5 min15 min)、功率(350 W750W)的不同超声波清洗条件对采后柑橘表面微生物和霉菌的清除效果,以及对柑橘储藏过程中腐烂率、腐烂面积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波处理的温度是影响柑橘储藏过程腐烂程度和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柑橘的腐烂率、腐烂面积、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同时,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增加,对柑橘的呼吸速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优化确定了超声波清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5℃、时间15 min、功率460 W。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柑橘储藏过程的腐烂率为0、腐烂面积为0、呼吸速率39.47 mg CO2/kg·h,结果与预测值接近,有效地实现了柑桔采后病害的防控,为超声波在柑橘采后病害防治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龙眼膏熬制过程中糖含量及抗氧化性变化 下载:62 浏览:422

卜智斌 李俊 唐道邦 吴继军 安可婧 傅曼琴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8期

摘要:
以龙眼原浆添加不同比例水后熬制龙眼膏,并对其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熬制过程中总糖、蔗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葡萄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糖则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抗氧化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熬制条件下得到的龙眼膏产品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小。初步表明在龙眼膏熬制过程中果糖要先于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添加水量、微波功率对龙眼膏的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小;龙眼原浆与添加水量比为1:1时能有效延长龙眼膏的熬制时间,有利于龙眼膏的熬制,且400 W加热效果要优于800 W。

泰和乌鸡蛋与普通鸡蛋维生素含量差异分析 下载:64 浏览:457

尚柯1 米思1 李侠1 张春晖1 范玉庆2 韩东1 刘文媛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7期

摘要:
比较分析了泰和乌鸡蛋与普通鸡蛋外观品质及维生素含量差异,以期为当地乌鸡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选取泰和乌鸡蛋、市售普通鸡蛋各120枚,对其外观指标(蛋重、蛋黄比率)以及维生素含量(全蛋、蛋黄中的β-胡萝卜素、VA、VE、VB1、VB2、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泰和乌鸡蛋平均质量为40.23 g,为普通鸡蛋平均质量的66%;蛋黄比率为32.32%,较普通鸡蛋低7.13%。泰和乌鸡蛋全蛋、蛋黄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2.27、7.83μg/100 g;VB1含量分别为46.80、139.08μg/kg,VB2含量分别为433.11、461.39μg/kg,均显著高于普通鸡蛋(P<0.05)。VE含量均显著低于普通鸡蛋(P<0.05);烟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铸造WE43镁合金低温至高温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481

康跃华1 黄正华1 王顺成1 闫闳2 陈荣石2 郑开宏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铸造WE43镁合金在-196~300℃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及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T6)WE43镁合金组织具有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104μm,晶内主要由细小弥散分布的β′和β1相组成,晶界具有较粗大的第二相,并且在晶界附近形成约300 nm宽度的无析出相区域;变形温度降低至-196℃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仍具有3.2%,表明合金不存在完全的低温脆性断裂,原因可能是晶界附近存在的无析出相区域可以协调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当变形温度从室温升高至250℃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从2.4%显著增加至13.5%,表明合金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原因可能是合金在250℃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的大量启动和晶界滑动能力的大幅增加.

Fe对Al-10Si合金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82

胡治流1,2 黄惠毅1 唐鹏1,2 农登3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采用MM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Al-10Si-xFe合金在不同负载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Fe含量可改变Al-10Si合金的第二相组织.在100 N低载荷时,Al-10Si-xFe合金具有一定的摩擦性能,Fe含量的增加对其磨损质量影响不大,但会减低其摩擦系数.在200 N中载荷时,铁含量较低的Al-10Si-xFe合金的摩擦性能较低,当Fe质量分数达1.5%时,具有一定的摩擦性能.在300 N高载荷时,Al-10Si-xFe合金的摩擦性能较差.该合金不适宜用作高载荷摩擦材料.

罐用铝材研究进展 下载:77 浏览:504

崔利群1 李达人2 章耀平3 韩胜利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铝罐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产品发展迅速,主要形成了易拉罐和气雾罐的两种包装形式.本文对易拉罐用5182罐盖铝合金及3104罐体铝合金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对气雾罐用铝材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讨论了罐用铝材减薄拉深技术在铝罐生产过程中的优缺点,提出了罐体薄壁化尚需解决的问题.

B元素对粉末注射成形304L不锈钢粉末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2

李聪翁 廷李志 周晚珠 曾克里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304L粉末中添加不同量的作为烧结助剂的FeCrBSi铁基预合金粉末,研究其添加量对采用金属注射成形法制备的304L不锈钢(MIM 304L)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密度计、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计等仪器,对MIM 304L的烧结密度、金相显微组织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40℃时FeCrBSi与304L形成了超固相线液相烧结,液相的增加有利于烧结致密化;随着FeCrBSi添加量的增加,烧结密度随之升高而孔隙度逐渐降低,当添加量为3%~5%时烧结密度达到7.80~7.85g/cm3,当添加量增至7%时出现烧结变形;硬度随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FeCrBSi添加量为3%达到最大值75HRB,而高于5%时晶粒长大变粗,硬度开始下降.

气雾化Al-5Ti-1B合金粉的显微组织与晶粒细化能力 下载:89 浏览:496

王顺成 宋东福 周楠 陈锋 李继林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气雾化制粉工艺制备Al-5Ti-1B合金粉,研究了Al-5Ti-1B合金粉的显微组织与晶粒细化能力.结果表明:气雾化制粉工艺可以抑制TiB2粒子的偏析团聚和细化TiAl3相,使TiB2粒子和TiAl3相均匀分布在Al-5Ti-1B合金粉内;Al-5Ti-1B合金粉的粒径越小,TiB2粒子和TiAl3相分布越均匀,TiAl3相的尺寸越细小.当添加0.2%的Al-5Ti-1B合金粉并保温2min时,可使纯铝从粗大的柱状晶细化为平均直径为185μm的等轴晶;保温时间延长至120min,纯铝的晶粒平均直径为238μm.表明,气雾化Al-5Ti-1B合金粉具有优异的晶粒细化能力及抗细化衰退能力.

微量Cu元素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7

杜勋贵1,2 尤俊华1 曲迎东1 周楠2 王顺成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微量Cu元素对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由α-Al枝晶和晶间非平衡共晶相组成,经均匀化处理和挤压后,共晶相弥散分布在铝基体上.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Zn-Mg-Cu合金挤压材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先增后减.当Cu质量分数为0.4%时,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当Cu含量为0.6%时,合金挤压板材的抗拉强度为439.4MPa,伸长率为15.9%,与未添加Cu元素的Al-Zn-Mg合金挤压材相比,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5%和9.7%.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及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493

周刚1 奉龙彪2 周志勇1 肖珩1 黎小辉3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概述了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及特点,简要介绍了粉末注射成型工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及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Gd对生物医用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492

戚文军 甘春雷 黄鸿归 黄正华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拉伸试验机等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Gd对挤压态生物医用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室温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镁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Gd元素,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由20μm减少至15μm,合金组织得到较明显细化;AZ31-1Gd镁合金的维氏硬度为56、抗拉强度为280 MPa、屈服强度为186 MPa,分别比AZ31镁合金提高了5.7%,3.7%和13.4%,且延伸率没有降低,表明Gd能较明显提高AZ3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AZ31-1Gd合金的拉伸断裂具有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的特征.

ZTA/A356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94 浏览:518

王娟1 许小军2 邢文超3 王大亮4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TA陶瓷预制体,然后通过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ZTA/A356复合材料,同时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ZTA/A356复合材料的体积损失约为A356基体铝合金的1/4,且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随ZTA颗粒粒度的减小先下降再提高.

时效工艺对Al-Mg-Si合金导线抗拉强度和导电率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508

杨莉1 陆冠华1 康跃华1 王顺成1 翟元辉2 张志敏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采用连铸连轧和拉拔工艺制备Al-0.8Mg-0.7Si合金导线,利用直流双臂电桥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工艺对Al-0.8Mg-0.7Si合金导线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时效时间延长,铝合金导线的抗拉强度提高,导电率下降.当自然时效192h时,铝合金导线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318MPa,导电率为52.5%IACS.随着人工时效时间延长,铝合金导线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提高.在175℃人工时效8h时,铝合金导线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330 MPa,导电率为55.6%IACS.

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研究 下载:58 浏览:971

吉小岗1 罗鹏辉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由于目前中国的航空领域正处于一种迅速起步的时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机械加工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在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加工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航空发动机设备已经成为了航空行业必不可少的重点使用设备,并越来越被其加以重视。当前,我国已经在航空航天产业上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加工技术手段,在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得到领域广泛的应用,能够为航空发动机应用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体系帮助,本文就将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航空薄壁深腔框体零件加工研究 下载:151 浏览:1918

周金磊 《航空航天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飞机零件中采用大量的轻重量零件,同时性能和强度上也非常严格。薄壁零件是飞机零件中非常典型的零件,该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铣削工艺和走刀路线特殊,切削力对零件会造成加工误差,为了解决薄壁零件加工中的变形,尺寸超差等问题,需要采用夹具进行特殊固定,对装夹力进行研究分析,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非标设备设计及加工研究 下载:95 浏览:967

熊伟超 《设计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为了研究机械加工非标设备的设计及加工,探讨了非标设备的特点:定制性,创新性,多功能性,适应性,高度定制化,高度自动化。分析了机械加工非标设备设计的关键因素:需求分析以及可行性研究,团队合作与创新思维,材料选择及安全性考虑,流程设计,测试和验证以及后期支持。分析了运用非标设备加工时的注意事项:安全意识,加工参数设置与刀具选择,注重保养与维护,加强质量控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