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政策分析及完善建议 下载:61 浏览:396

徐点点 王彬汕 孙冰颖 孙艺松 《中国城镇》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对国家及各省、直辖市层面出台的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土地管控政策、管控发展政策等四个方面的政策梳理和系统比较,总结特色小镇政策的产生规律、内容方向及实施效果。并对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政策实施效果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对未来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政策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随着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将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知—行”合一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反思与探索 下载:41 浏览:420

闫琳 《中国城镇》 2019年10期

摘要:
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上千年农耕文明文化之根与最宏大快速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冲突与博弈。随着乡村振兴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我国乡村空间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乡村振兴的未来必然是时代发展特征、人们认知变化与社会发展期望相融合的结果。在当前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度认知乡村的复杂性与变化性,并与实践及行动相结合,探索"知—行"合一的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与规划路径,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笔者结合十余年乡村研究和规划工作实践,从"知"的方面,深化认识我国乡村地区的独特乡土基因和随时代而变化的发展趋势;从"行"的方面,反思以往乡村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性提出了未来"知—行"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方向,力图能为当前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若干思路。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乡村聚落类型划分及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 下载:25 浏览:265

杨欢1 何浪2 《中国城镇》 2019年3期

摘要:
乡村空间整合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我国乡村空间类型多样且复杂多元,构建符合地区特征的适宜性乡村类型划分体系及空间整合模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立足城乡规划学,本文融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思路,采用景观指数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按照5km×5km的网格单元对陕西省咸阳市乡村聚落进行空间分析并初步划分其乡村空间类型。之后深入挖掘影响咸阳市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主导因子,并以主导驱动力为依据对初步类型化体系进行调整。最后提出咸阳市乡村聚落空间的适宜性整合模式,为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选思路。

从空间供求关系出发的小城镇适需性设计探索——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为例 下载:63 浏览:360

郎宇茜 詹立宇 冯刚 《中国城镇》 2020年4期

摘要:
由于传统空间资源自上而下的规划配置逻辑与实际诉求的不匹配,造成了建设用地高增长、低效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从现阶段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的问题来看,正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实施成果的"供给侧"与公众的"需求侧"不匹配所造成。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文中简称"西苏")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地域自然环境、社会意识、文化价值下"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提出从空间供求关系角度出发的适需性设计理论,探索优化城市空间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匹配的设计方法,同时从满足自上而下的"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特色魅力展现"和自下而上的"人的生活、交往、认知获得"双向需求出发,解决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中"供给不足"和"供过于求"的问题,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小城镇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生态文明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晋中市东部五县为例 下载:61 浏览:392

汪淳1,2 董晓莉3 韩经纬3 《中国城镇》 2020年1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党的十九大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地区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往往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其中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不仅肩负着生态保护的管控要求,还面临着保护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美丽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东部五县乡村地区发展为例,通过三类空间管控与乡村综合指引、精准扶贫与产业振兴、城乡融合与特色重塑三大抓手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路径,为贫困地区和生态保育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特色风貌营造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以江苏仪征铜山体育小镇为例 下载:53 浏览:341

段莹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住宅建筑是小城镇空间建设的主体。本文聚焦小城镇特色风貌营造,结合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体育小镇的设计实践,从居住用地的规划设计入手分析,探讨落实理想空间高度模型与满足土地出让强度的双重背景下,设计方案的调整历程与困扰。文章建议结合小城镇发展状况的差异,分区域分条件地提出住宅容积率的建设标准。文章对我国小城镇规划技术标准与政策的建立工作,积累了实践素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