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盐知母多糖的抗炎作用研究 下载:38 浏览:239

贾小舟1 苏慧琳2 曾元宁2 王秋红2 匡海学1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炎症模型,探讨盐知母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盐知母多糖对模型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小鼠耳组织HE切片染色,观察肿胀程度、炎性细胞,以及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变化。结果:盐知母多糖中、高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率(P<0.05,P<0.01)、耳肿胀程度及血清免疫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5,P<0.01);盐知母多糖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脾指数(P<0.05,P<0.01)。结论:盐知母多糖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

川牛膝不同组分体内抗凝血活性研究 下载:83 浏览:494

​孟宪群1梁珊珊1赵奕1王秋红2匡海学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川牛膝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的粗多糖在体内的抗凝血活性。方法:用50%乙醇、20%乙醇、水为溶剂回流提取,乙醇醇沉,终浓度80%,沉淀出粗多糖,小鼠连续3 d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川牛膝不同提取物沉淀的粗多糖,测定全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川牛膝水提粗多糖和20%乙醇提取粗多糖能显著延长CT、BT、APTT和TT,降低FIB值(P<0.05),而对PT无明显的影响。而50%乙醇提取粗多糖对CT、BT、PT、APTT、TT延长作用不明显,且FIB值无变化。结论:川牛膝水提取粗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内抗凝血活性。20%乙醇提取粗多糖对体内抗凝血活性不如水提取粗多糖。50%乙醇提取粗多糖在体内无明显抗凝血活性。多糖有可能是体内抗凝血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发挥抗凝血作用,但是否是抗凝血的活性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枳壳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 下载:77 浏览:500

邢娜1 徐炳清2 舒尊鹏3 王秋红3 匡海学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从枳壳黄酮组分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探讨这7种化合物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及现代色谱技术获得橙皮素、红橘素、川陈皮素、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采用MTT分析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变化。结果在1~200μM浓度范围内,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预处理4 h后4种黄酮苷元具有明显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其作用顺序为川陈皮素=红橘素>橙皮素>柚皮素,而3种黄酮苷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预处理24 h后4种黄酮苷元的生物活性变化不大,而3种黄酮苷的生物活性明显增加,其作用顺序为新橙皮苷>橙皮苷>柚皮苷。结论 7种黄酮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强于二氢黄酮类,黄酮苷元的活性强于黄酮苷,极性低的黄酮苷元又强于极性较大的黄酮苷元。推测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结构中C-2,3共轭双键可能是对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母核分子的取代类型,黄酮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可能发挥生物活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