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臭氧污染特征与防治工作探究 下载:54 浏览:450

王龚博 卢宁川 杨琳 于忠华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臭氧污染问题目前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由于区域贡献、生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防治难度较大。本文在分析近年来臭氧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地臭氧污染防治经验与相关措施,进一步梳理了南京市相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提出了促进臭氧污染防治的建议。

湖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分析研究 下载:58 浏览:429

王龚博 卢宁川 于忠华 姚利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湖长制作为湖泊管理保护的重要抓手已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相关要求也得以明确。在总结国内湖长制起源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实践分析了相关管理的具体要求与特征,根据南京实际探讨了深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与举措,最后提出了推进湖长制工作的有益建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践与展望 下载:56 浏览:449

王龚博 卢宁川 于忠华 杨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已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印发,该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在总结国内试点城市相关工作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的实际分析了实施成效,最后提出了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研究指出,首先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深化环保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整、实施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其次强化制度的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执行要求必须体现出"细、实、严"的理念,需要标准的细、过程的实、监督的严。再者完善赔偿磋商程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磋商十分重要,应该明确具体的磋商时间与次数,确保磋商工作高效,应建立在长期磋商无法达成一致、权利人不积极磋商或义务人故意拖延磋商时间等情况下转向赔偿诉讼的机制,以达到及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磋商过程中磋商内容应向社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让公众全程知晓磋商的进展,从而也能让公众更好地判断磋商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