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395

冯旭1 孙红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人眼内各组织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高眼压状态时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是否有区别,从而探讨人眼房水、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PACG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16只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球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同时测定了10例(1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例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房水及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房水β-内啡肽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结果 (1)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分别为(143.33±21.12)、(81.37±13.05)、(84.36±12.64)、(36.67±6.42)、(87.35±16.34)pg/ml。(2)房水β-内啡肽含量:白内障组为(173.20±21.31)pg/ml,PACG组为(106.69±14.07)pg/ml,PACG组明显低于白内障组(t=2.254,P<0.05);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白内障组为(14.98±4.02)ng/ml,PACG组为(10.22±3.20)ng/ml,白内障组明显高于PACG组(t=-2.271,P<0.05)。结论正常人眼内葡萄膜、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中均含有β-内啡肽。高眼压状态下PACG患者血浆和房水β-内啡肽浓度较正常人、白内障人群低,说明β-内啡肽可能是青光眼发病机制和眼压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发生屈光漂移的分析 下载:52 浏览:396

赖钟祺 李惠娜 李维娜 郑彦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屈光漂移产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PACG患者31例(40只眼),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37例(48只眼)。利用IOL Master测量并预估两组术后屈光度,术后1 d、1周、2个月分别验光获得实际术后屈光度,实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估屈光度之间的差值,为屈光误差(RE),RE<0为近视漂移,RE>0为远视漂移。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屈光误差绝对值(ARE)及术后2个月屈光漂移构成的差异。术前测量PACG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分析以上参数与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d、1周、2个月PACG组的ARE均大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均P<0.05),且术后2个月远视漂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P<0.05)。PACG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与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758、0.615,均P<0.01),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32、-0.831,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ARE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相关,Y=3.650+0.013X1-0.609X3-0.098X4(R2=0.847,F=66.562,P<0.05)。结论 PACG组白内障术后RE明显大于正常眼轴组,多为远视漂移,与术前高眼压、浅前房和短眼轴相关。

前节OCT引导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新应用 下载:59 浏览:429

肖凯霖1 方思捷2 王文喆3 陆燕3 施志云1 王振茂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Tomey SS1000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引导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与传统LPI相比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55例(55只眼) PAC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S-OCT组使用AS-OCT测量距离巩膜突750μm处上方周边虹膜厚度,选取虹膜最薄处行LPI;传统组选取上方周边虹膜10~2点虹膜隐窝处或基质层较薄的位置行LPI。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的激光能量、激光点数、术后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AS-OCT组使用的532 nm激光能量、Nd:YAG激光能量、532 nm激光点数、Nd:YAG激光点数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 <0. 05);此外,AS-OCT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低于传统组。结论 AS-OCT引导的LPI与传统LPI相比,显著减少激光能量及激光点数的使用,可作为临床上治疗PACG患者的一种精准安全的新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389

李梅 谢驰 于燕 方严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从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1例(44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眼底C/D≤0.6,动态下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范围≤270°,房角镜检查(Scheie):房角呈窄Ⅲ、Ⅳ,晶状体按Emery分级标准为ⅡⅢ度,在降眼压药物治疗下眼压≤21 mmHg,瞳孔基本恢复正常者]均常规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周,1、3、6个月不同时间段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结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神经纤维层OCT检查、视野及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 40例(43只眼)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眼压下降、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前房角结构加深、开放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神经纤维层OCT检查、视野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角膜水肿9只眼,前房炎性渗出6只眼,经治疗均在3~7 d内好转、消退。无后囊破裂及玻璃体溢出、无虹膜损伤及恶性青光眼病例。1例(1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前房深度加深、前房角开放,但眼压持续在30~40 mm Hg,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65 浏览:664

但文兴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针对患者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即PACG,并且和白内障合并,即Cataract,治疗过程中,结合晶状体摘除术,呈现出的价值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2月份,一直到2022年6月这段之间,在我院接受上述疾病治疗的患者,共92例,展开此次研究。分组过程中,通过随机形式,其中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中,治疗工作开展时,运用小梁切除术,在实验组中,治疗工作开展时,运用晶状体摘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在视力水平方面,变化更大。两组经对比,就并发症来讲,对照组发生率更高。两组相比,实验组无论在房前深度方面,还是在眼压方面,均改善明显。两组对比,在有效率上,实验组相对更高。两组相比,实验组在恢复时间方面,明显更短。结论:PACG与白内障合并以后,治疗过程中,结合晶状体摘除术,具有明显应用价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加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分析 下载:132 浏览:1348

邱凡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加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8月-2022年9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样本来进行本次研究,样本例数60例,在单双号分发法指导下将这6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0例单号患者为常规组,组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另外30例双号患者为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治疗满意度、角膜内皮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指标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满意度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指标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角膜内皮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来说,应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角膜内皮指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113 浏览:1155

但文兴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针对患者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即PACG,并且和白内障合并,即Cataract,治疗过程中,结合晶状体摘除术,呈现出的价值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2月份,一直到2022年6月这段之间,在我院接受上述疾病治疗的患者,共92例,展开此次研究。分组过程中,通过随机形式,其中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中,治疗工作开展时,运用小梁切除术,在实验组中,治疗工作开展时,运用晶状体摘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在视力水平方面,变化更大。两组经对比,就并发症来讲,对照组发生率更高。两组相比,实验组无论在房前深度方面,还是在眼压方面,均改善明显。两组对比,在有效率上,实验组相对更高。两组相比,实验组在恢复时间方面,明显更短。结论:PACG与白内障合并以后,治疗过程中,结合晶状体摘除术,具有明显应用价值。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 下载:218 浏览:2213

刘建飞 全贝子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置入和房角分离的治疗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六个月视力、术后六个月眼压及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六个月视力情况和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六个月前房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高,综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置入和房角分离治疗方法,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探讨 下载:215 浏览:2170

张薇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持续性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随后进行相关功能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都在我院眼科2018年全年接诊的青光眼患者中选出,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该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的剩余患者因病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因其临床症状之间的差异性接受不同的手术治疗手段,随后进行护理。结果:通过进行比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理功能、眼部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进行相关护理具有一定价值。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下载:214 浏览:2161

李志安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计68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需要研究人员将该部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需要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而观察组患者需要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为(12.41±2.14)mmHg,而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眼压为(20.32±2.25)mmHg,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42%,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应用效果 下载:99 浏览:1346

刘建飞 全贝子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并白内障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眼角开放评分、眼压情况及前房深度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眼角开放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和前房深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一定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但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可以实现患者房角开放状态的明显提升,转变以往视力情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