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水中铝元素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下载:65 浏览:434

王主华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生活饮用水中铝含量的及时准确检测是对饮水安全的保障。光谱法和原子吸收法是目前测定水中铝含量的两大常用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含铝样品进行平行检测,从校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加标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水中铝的检测,且各具特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范围更广,精密度略高;ICP-AES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高效快捷、省时省力。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应用于核级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分析研究 下载:88 浏览:375

林清湖 徐天凤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常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采用将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锂用酸淋洗后测量锂浓度,再计算锂型转型率,存在分析时间长、分析结果偏低等不足。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量核级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利用微波消解实现树脂的完全消解,利用原子吸收仪测量锂浓度,结合氢型树脂湿基工作交换容量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实现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准确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锂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9%,相对标准偏差为0.97%(n=7),锂型转型率达99.20%。方法具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量少、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铅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5 浏览:513

​杨文英1 李甜2 王宝旺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铅的影响因素。方法比较5种基体改进剂的效果并选择最佳基体改进剂及其用量;优化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对标准加入法与外标法及尿样的稀释比例对尿铅测定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基体改进剂及其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尿样稀释及标准曲线中加入正常人尿与否对尿铅的测定影响较大。比较5种基体改进剂的效果,最佳基体改进剂及用量为5μl 5g/L磷酸二氢铵-1g/L硝酸钯。优化石墨炉升温程序,最佳灰化温度为1 200℃,最佳原子化温度为1 600℃,在灰化之前通入空气,有利于清除尿样中的有机物。在标准曲线中加入正常人尿,测定1∶1稀释尿样加标回收率和尿铅参考物,加标回收率在95.3%-112.7%之间,尿铅参考物测定值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尿铅,采用5μl 5g/L磷酸二氢铵-1g/L硝酸钯基体改进剂,最佳灰化温度1 200℃,最佳原子化温度1 600℃,在灰化之前通入空气,采用加入正常人尿的标准加入曲线测定1∶1稀释尿样,可得到更加准确的尿铅测定结果。

地质实验测试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研究 下载:137 浏览:1516

张武萍 蔡祥中 蔚志毅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10期

摘要:
在地质测试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金属检测方式为原子吸收法。该种金属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地质测试工作的难度系数,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运用该种方法取得了最终数据结果也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因此该技术在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地质实验测试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本文将主要以原子吸收法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在地质实验测试过程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策略。

地质实验测试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研究 下载:185 浏览:1832

顾锡龙 张莹 张武萍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7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科技、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也给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条件。地质勘测工作期间,通常在户外开展相关工作,在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展开。为了确保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注重应用先进技术。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地质实验测试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参考建议,希望为提升地质实验测试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地质实验测试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研究 下载:286 浏览:1905

张武萍 蔡祥中 蔚志毅 《地球科学探索》 2022年11期

摘要:
在地质测试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金属检测方式为原子吸收法。该种金属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地质测试工作的难度系数,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运用该种方法取得了最终数据结果也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因此该技术在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地质实验测试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本文将主要以原子吸收法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在地质实验测试过程中,原子吸收法的应用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