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联交易、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 下载:74 浏览:394

史永 李思昊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关联交易由于其双刃剑效应饱受争议,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关联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显著增加了其股价崩盘风险,其中流出型关联交易的"掏空"作用会加剧其股价崩盘风险。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能够抑制管理层的"掏空"动机,显著降低关联交易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和监管处罚力度较轻,本文对相关制度的修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转型期我国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载:58 浏览:410

吕薇 马名杰 戴建 军熊 鸿儒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体制改革尚处于攻坚期。破解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体制机制性难题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发展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新形势,重点剖析了人才队伍、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创新、政府职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政策建议。

隆林地区清水苗女装服饰文化发展研究 下载:42 浏览:343

余正龙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研究清水苗的服饰特征与文化发展历程,弘扬民族服饰发展。经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探究清水苗女装服饰结构特征、材料性能、纹样寓意了解其生活背景。结合对苗族服饰文化的知识,基于文化视域的角度,进一步对"清水苗"女装衣饰文化进行探究。了解清水苗服饰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特征。分析其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并使之与现代服饰设计相融合,丰富民族服饰文化基因宝库。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过程中的居民住房权益研究 下载:85 浏览:478

吕萍钟 荣桂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未来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城乡住房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分析城乡二元住房制度下分割的住房市场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差异和问题入手,对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做了详细阐述,研究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变化和调整机制,以为相应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的三个调整机制:第一,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潜在收入随着土地增值和规模经济而产生,并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第二,产权明晰降低推进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成本,第三,多方利益集团获得现存的外部利润,影响法律或政治等制度环境。由于外部利润的存在使得现存的制度通过变迁能够实现收益,外部利润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通过住房权益成本效益分析比较也进一步证明,实现有序转换以后的城乡居民住房收益和成本要比转换之前更为合理。

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下载:92 浏览:501

庞婷文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高邮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邮民歌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而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立足高邮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影响,针对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的现状问题,重点探讨了其传承的优化路径与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66 浏览:377

张跃松1 张英杰2 贾庆光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确保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选取京津冀保障房和商品住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法,对2001~2015年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已处于良好协调阶段,但还需要不断增加保障房建设才能满足需求;京津冀区域保障房投入主要集中在北京,与河北省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保障房建设,北京商品房市场发展超前而保障房滞后。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府应打破户籍和区域限制,缓解北京住房保障压力,使保障房在京津冀范围内跨区域空间流动起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高等农业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下载:21 浏览:233

孟慧芳 郝建峰 《体育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体育产业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最有可能实现我国在国际上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发展体现。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这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等农业院校要把握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困境,提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希望高等农业院校体育产业能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进步。

不同恢复年限内陆盐沼湿地土壤氮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503

李闯 李琳 刘吉平 《中国土壤》 2020年12期

摘要:
以向海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芦苇湿地为对照、以不同恢复年限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用野外采集土壤样本和室内化验分析的方法获取土壤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三种不同恢复年限湿地土壤氮素含量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含量取自地表向下40 cm深度土层的平均值,恢复1 a、恢复3 a、恢复5 a湿地及自然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取5月、7月和9月的平均值,分别为312.04、526.22、1305.57和1992.45 mg kg-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土壤氮含量增加并且逐渐接近于自然湿地,恢复5年的湿地土壤氮含量与自然湿地间差异已不明显;(2)季节之间比较,7月土壤氮含量最高,9月次之,5月最低;(3)同一土层剖面不同深度土层比较,0~20 cm土层土壤氮素含量最高,越向下层含量越低;(4)湿地土壤氮含量恢复年限间变异性高于垂直剖面土层间变异性,恢复年限间变异系数介于35.77%至81.63%之间,垂直剖面土层间变异系数介于19.15%至48.76%之间。

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研究 下载:58 浏览:346

吴瑞红 刘伟 王爱博 王悦 朱峰 《体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基石,建立传统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整体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此过程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直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传统体育项目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当前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59 浏览:374

高晓松 《体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职业化运动,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竞技羽毛球运动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均拥有着显著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羽毛球运动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之中的优势项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一直处于巅峰状态,涌现出了林丹、谌龙、张宁、蔡赟/傅海峰等一批优秀的羽毛球好手,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不过自伦敦奥运会以来,我国的竞技羽毛球逐渐开始走下坡之路,对于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本文主要对制约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以及推动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究,从而为推动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牡丹江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43 浏览:240

刘梦 《体育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下,冰雪体育旅游是当下的热门产业。牡丹江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冰雪体育旅游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牡丹江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本文来阐述出牡丹江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更好的促进牡丹江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化肥减量增效实现途径及启示 下载:78 浏览:483

王晨珲 李婷玉 马林 贾小红 张卫峰 张福锁 《中国土壤》 2020年1期

摘要: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但日本通过科技和政策的带动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农业生产和环境协调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也同样由于过度追求产量,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而后出台的一系列农业环境政策极大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如日本政府于1992年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理念,并颁布许多法案和措施来推动其发展进程,成立了"环境保全型农业对策室"专门负责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的实施和相关技术的试验与论证。此后颁布的环境三法,《家畜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以及《持续农业法》,使化肥及有机肥的合理安全生产、管理及施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日本的节肥增效奠定了法律基础。技术层面,日本通过推广优质品种,采用土壤复壮、机械深施和缓控释肥料等技术实现了农产品高品质和低投入,其中日本农协对技术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有机食品和生态农户的认证制度使得环保型农业生产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日本存在相似之处,解决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可以借鉴日本在节肥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经验,如化肥和有机肥的规范化管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以及环保生产认证制度等。

大众媒体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与发展研究 下载:46 浏览:273

张龙龙 《体育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大众媒体时代背景下,竞技类体育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自身的普及度低的问题,所以在大众群体中的发展非常缓慢,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大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它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总结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99

李银坤1,2 郝卫平1 龚道枝1 夏旭1 李昊儒1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实现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的高产及氮肥的高效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内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CK)相比,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农民习惯施氮基础上减量1/3不会显著影响到生物量和产量。其中减氮配施有机肥(ONM)处理的周年总产最高,相比习惯施氮(CN)和减氮处理(ON)分别提高了1.85%和3.78%。处理CN的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周年变化均值达502.7 kg hm-2,分别是处理CK、ONM、ON的2.95、2.17、1.56倍。与处理CN相比,处理ONM显著降低了剖面(0~18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其中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8.1%~66.7%和37.3%~87.2%。处理ON和ONM相比处理CN,植株周年总吸氮量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利用率却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ONM的周年氮肥利用最高,比处理CN提高了36.9%。综合分析,减氮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降低了0~18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有助于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

大众媒体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与发展研究 下载:21 浏览:212

张龙龙 《体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大众媒体时代背景下,竞技类体育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自身的普及度低的问题,所以在大众群体中的发展非常缓慢,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大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它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总结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在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研究 下载:41 浏览:234

李新 《体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作了详细的分析,首先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地方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并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发现其中很多的不足和优势,最后根据这些优缺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手段和未来地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希望与出路,进而为地方高校体育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丰富提供参考。

不同恢复方式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及影响因子 下载:72 浏览:480

李侠1,2 邵洋3 王润梅1 叶诚诚2 甄莉娜1 苏世鸣4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恢复方式下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情况,选取大同市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以及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对三座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其土壤方面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分布有4科4属4种植物;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6科10属10种植物;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5科7属8种植物;由置换多元方差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结果可知,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与晋华宫人工修复、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显著,而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间植物群落差异不显著,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优势植物均为中华草沙蚕,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优势植物为菊叶香藜,表明地理位置显著影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构建;人工修复10~20年的植物群落可达到与自然恢复50~60年较一致的效果,即人工修复可以缩短煤矸石山植物群落恢复的时间;土壤全氮、有效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

传统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发展研究 下载:67 浏览:404

李新蕊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我国传统媒体发展以纸媒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信息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日益发展需求。因此,新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不断强化传统媒体中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果,逐步改变传统媒体的发展弊端。利用新媒体技术与新兴的互联网相互结合,促使传统媒体不断向新媒体转型,满足新时代人民对于文化的发展需求。

晋华宫矿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下载:86 浏览:479

李侠1,2 任豪1 贝水宽2 何广2 戎婷婷1 苏世鸣3 《中国土壤》 2018年6期

摘要:
为明确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恢复年限约50~60年)为研究对象,对该煤矸石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土壤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共分布有9科14属18种植物,优势种为万年蒿,亚优势种为白茅、狗尾草和猪毛菜;煤矸石山不同部位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密度和盖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物总生产力、总盖度和总密度从煤矸石底部到顶部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有机质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AM真菌是影响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可为今后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智能化改造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26 浏览:277

韩会朝 徐康宁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但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实证研究表明,人力成本压力越大、行业竞争性越强、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越有动力摘取智能化这一新技术"低垂的果实"。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智能化改造使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8.5%,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反事实"与内生性问题后,企业智能化改造的这一效应为3.9%。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智能化改造对非国有企业、大企业与东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揭示了新技术革命在微观层次上对企业的复杂性影响,在政策含义上,我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刺激,更需要培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1/28]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