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功能在建筑空间里的叙事性——以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南校区规划方案为例 下载:39 浏览:322

李冬1 曹迪2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功能在建筑空间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人行为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设计建筑功能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其复杂和矛盾的特性。而对于复杂和矛盾的事物,想要准确地去定义往往是徒劳的,只有叙事性的描述才能把握其全部内涵。为此在建筑功能性空间的设计中,采用叙事的方式去描述和理解其功能,指导设计时的思路,比单纯地用准确的定义去描述空间的功能更有意义。

感觉真实、叙事性与体感:数码特效时代的“现实主义”影像 下载:32 浏览:453

陈涛 《当代艺术》 2018年12期

摘要:
虚拟特效、三维特效、合成特效、修复特效等数码特效技术,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观。数码特效能够为"现实主义"的影像贡献新的力量和美学维度,传统的"照相写实主义"已经不足以探讨数码影像与现实的关系,而应以"感觉现实主义"来界定和思考。数码特效在突显电影"奇观化"特征的同时,拓展了电影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能性,尤其强化了集群式的空间叙事。数码影像不仅重视视觉快感,更强调全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尤其是身体触觉和体感的营造。以上三点,表现出数码特效时代"现实主义"影像的美学特征。

基于场域状态研究的叙事性规划设计——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 下载:93 浏览:502

吴锋 田达睿 蔡忠原 《中国建筑》 2020年2期

摘要:
场域,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复合概念,以"场域状态"的形式被斯坦艾伦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然而场域状态是复杂的,不同层级对应的是不同的要素与结果,场所、场地都是场域中基础性的所指。该文通过场域状态中不同层级要素认知、提取及凝练过程与方法的总结,结合"叙事语汇、叙事结构、叙事语境"的叙事学研究要素进行了人文要素强调的框表梳理及规划方法探索,并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的运用与实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以电影《都市风光》为例 下载:80 浏览:477

张婉宜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作为早期中国有声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既是电影元素,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特征。本文从音乐本体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电影音乐文本,讨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的戏剧性、叙事性、表情性等美学特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